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2.
1945年二战结束后不久又爆发了另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冷战,是美国和苏联(现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它并不是室外的武装战斗,而是秘密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之间的战争。虽然这次战争中科学家们研发了许多技术,生产出了比过去更强大、更具摧毁力的武器,但冷战其实是一场政治战争。美国人相信他们拥有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最先进的设备,但是在1957年10月4日美国人却被震住了。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战略框架内形成了亚太安全战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在全球层面的结束,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美国必须重新评估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并据此制定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本文主要论述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安全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并对此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宣布"中立"的土耳其政府实际上执行了亲德反苏的政策.大战爆发后签定英法土三国互助条约,明显针对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前夕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沉重打击苏联;在参加对德作战问题上一再拖延,源于亲德仇苏;战争后期苏联意欲在黑海海峡问题上惩罚土耳其,却适得其反,将其推向西方,对自身利益构成危害.二战期间的苏土紧张关系表明,一国对外政策以国家利益为依据,但以尊重它国利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二战初期,美国政府对英帝国表现出不妥协的立场。随着二战的进行,美国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反殖民主义态度开始软化。在艾德礼政府时期,美国由于自己的外交与战略考虑对英帝国表现出不同的政策,但是在这些不同的政策背后是美国对英国财政的支持。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采取了支持英帝国的政策。但是随着冷战的加剧,基于与苏联竞争的需要,美国又在一定程度上敦促英国加快非殖民化的步伐。纵观英国非殖民化的全过程,美国政府对英帝国的态度是复杂的,而英国政府的考虑才是英国非殖民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南非的核政策随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调整而演变,同时又与其核不扩散政策的变动保持一致。二战后,美国为了与苏联进行全球对抗,积极地推行与南非的核合作政策。冷战缓和时期,美国迫于压力对南非核武器研究采取了适当的核制裁。随着冷战走向结束,美国采取对南非核制裁与帮助其改善周边紧张局势的政策,推动了南非终止核计划并最终销毁核武器。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共同的敌人被消灭,美国和苏联因双方利益的激烈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极大反差而从战时的盟友走向敌对。美国的遏制政策和杜鲁门主义相继出笼,苏联的反美宣传、意识形态大战此起彼伏。几经较量之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冷战,形成了东西方两极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为获得在冷战中足以与美国对峙和抗衡的有力武器,苏联出台并实施了核计划。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这种对峙的基本特征是: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双方以不促发战争为基准。在国际关系中,我们通常将美苏对峙的此种格局称为“冷战”格局。然而,1948年,柏林危机的发生却是两大阵营欲突破“冷战”的一次尝试。柏林危机是由苏联在柏林实行封锁引发的,如何处理和对待苏联的行为?怎样保证西方国家在柏林的战略利益?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处理,英美两国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此间,在联合和坚定西方盟国的政策和行为中,艾德礼工党政府以及外交大臣贝文起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使美国在柏林危机中与英国合作一致。柏林危机中,艾德礼政府的政策导向对此后美国和英国在德国问题上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远东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产物,也是东、西方“冷战”在亚太区域的“热战”表现,虽然在侵朝过程中美国始终唱着主角,但是不可否认在所谓的“联合国军”的旗帜下,美国的西方盟国也在相当程度上起着作用,其中美国的主要盟国英国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朝鲜战争时期的英美关系对整个战争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拟对之作一些研究和分析并求教于大家。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夕,东、西方冷战已在欧洲全面展开。英国的工党政府在二战后经过短暂  相似文献   

10.
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积极寻求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与苏联对抗,心理战成为了杜鲁门政府热衷的一种手段。为了在国家政策的框架内策划制定、协调和评估美国对外心理战计划和项目,杜鲁门政府于1951年创建了心理战略委员会。心理战略委员会先后提出了冷战形势下国家对外心理战的理念和设想,制定了美国对外心理战总体计划,策划了针对苏东国家、西欧国家、中东国家、东南亚国家的一系列心理战计划和项目。但是,由于参与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各部门代表之间的权力纷争,使得心理战略委员会精心策划制定的心理战计划和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导致美国在心理冷战战场上处于不利的局面。该委员会最终被艾森豪威尔政府用行动协调委员会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几经曲折,看起来充满了变数。但如果从二战以后美苏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冷战”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又十分的合情合理。二战之初,美苏的战时合作,决定了美国对国共双方均采取了合作和友善的政策;二战结束前夕,伴随着苏矛盾的日益公开,美国在华扶蒋反共从而在远东遏制苏联的政策逐渐形成;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在中国选择了公开美反苏的蒋介石政权进行反共内战的政策;解放战争胜利后,扼杀新中国是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而中共倒向苏联则是多年联俄战略思想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中东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国际热点问题.90年代初,以美苏两大阵营对抗为显著特征的冷战结束,美国进一步主导中东事务.本文主要阐述了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二战后美国中东政策演变的背景.指出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中东政策,既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和一贯立场,又反映出时代的变化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是国际关系演变中的一场灾难,作为中立国的苏联与这场战争的爆发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其谋求远东战略利益与美国争夺的结果。苏联的拒不出兵政策,是从民族利己主义角度出发的,是自私和现实的,它对整个远东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消极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谈美国朝鲜战争政策中的苏联因素尚鸿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在远东的升级。苏联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没有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订却无时不受着苏联的牵制与制约。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1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时,美苏两国为了在远东地区达成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二战后到60年代初国际形势日趋多极化、复杂化的发展变化特点,指出美国在苏联军事力量强大和中国政治地位提高的情况下,认识到了其“冷战”政策给它外交政策带来的“僵硬性”,越南战争的后果,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赖以维持侵略战争的国内基础,在这样的内外原因下,促使其调整外交战略;同时指出他们的“均势”政策与“和平结构”就是主要实行“三角外交”政策,而中美关系解冻给中美双方及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德索赔政策是在东西方对抗逐步加剧,直至冷战爆发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制订、实施的,其索赔政策与冷战在欧洲的起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探讨上述两者的关系问题,可以揭示出冷战起源的复杂性,层次性,区域性特点,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性质与内涵、冷战的起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史泽华 《大学生》2013,(21):56-57
正两党会再一致?二战以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有几次对外政策一致的时候。第一次共识是冷战时期,无论内政、外交,两党都取得一致,使其在二战以后虽然经历了巨大的政治损失,但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第二次共识是冷战以后到1994年,也叫做冷战后共识,这次共识不像冷战那样有凝聚力。由于苏联解体,美国首要的敌人消失了,美国人迷失方向,功利主义重新泛起,当时美国国内全球责任论和孤立主义辩论了很长时  相似文献   

18.
在美苏冷战日酣之际,中苏同盟的形成不仅使美国分化中苏关系的目标在短期之内变得不可能。而且使美苏在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出于冷战的考虑,美国将对华政策从属于对苏战略的需要,对台政策的改变已成为必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为其转变提供了契机,美国对台政策由此发生逆转并长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痼疾所在。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呈现大和平、小战争交叉并存的局面.从全球范围看,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过渡,全球趋于和平.从地区角度看,由于冷战时期长期被压抑的民族、领士矛盾及宗教纠纷,随着冷战结束而爆发出来,地区战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抬头.因此,冷战后维护国家主权仍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战前在国际格局中霸占话语权的欧洲国家纷纷衰落.美国却倚仗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力量,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当时唯一具备与美国抗衡实力的国家只有苏联。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冷战由此开始。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霸.其结果是美国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