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高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却难以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按T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T型能力目标和课程体系,能较好地兼顾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和日后发展的需要,且能兼容当前各种不同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T"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兼顾了岗位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要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该模式指导下,我们从电力市场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该种模式在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崇本 《职教论坛》2007,(22):12-15
目前我国已形成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各具特色,但在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平台 岗位"课程体系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能较好地兼顾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适应当前学生就业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且能兼容当前各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如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个性化教育方式。结合"2 0.5 0.5"三阶段教学方式能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科学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工程氛围,保证培养目标岗位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和谐统一,是构建人才培养T型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文章研究了人才培养T型模式条件下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和校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基本策略,重点探索了有效发挥实训基地功能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急需大量掌握以数控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人才。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文章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初步构建了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横向拓宽学生的一般能力,以增强其就业适应性;又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纵向深化其专业能力,以增强学生就业的岗位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核心+岗位”课程体系,创建“2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大类专业就业适应性确定核心课程集群,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提高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依据岗位(群)工作的针对性要求确定岗位系列课程集群,满足学生快速适应就业的需要,提高课程群的内聚性。该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较好地实现“既能上岗又能转岗”的高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探讨——基于教学质量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即强调应用型的企业第一线职业人才。要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要建立一种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依据专业群就业适应性确定核心平台课程群,符合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转岗的需要(能转岗),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依据岗位(群)工作针对性要求确定岗位系列课程群,满足了学生快速适应就业上岗的需要(能上岗),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文章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便于实施"工学结合",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能较好地实现"既能上岗又能转岗"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需要,从理论层面上创新性的提出"T"型高职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理论,将系统探究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职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引进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在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互动。通过社会、企业、学校联合培养,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综合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构建"T"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T"型复合人才的目标,为我国经济产业升级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史彦  蒋志湘 《继续教育》2005,19(9):36-38
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从发达国家情况看,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比例应该为4比1到6比1,而我国情况距此比例还相差深远,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国家决定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对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不仅技能型人才紧缺,而且职教培养模式落后,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针对这些问题,围绕着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验证增强式训练提升篮球运动员体能及竞技表现功效,探索提高大学生球员弹跳、灵敏、动态平衡能力的新方法的研究目的。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绍兴文理学院28名校篮球队员作为研究样本,针对2019-2020年度浙江省ZUBA大学生篮球联赛赛前体能训练予以增强式训练。通过对实验前后以跳跃触墙高度、T型测试时间、八向稳定限度等跳跃、灵敏、动态平衡能力运动评估指标的分析。研究发现:1)增强式训练能够有效增加大学生篮球选手的垂直跳跃高度、缩短T型测试时间,增强式训练的频率、时间及强度是影响PT提高垂直跳跃高度的首要因素,其组合方式、设置顺序及对象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它训练效益。2)增强式训练能改善人体姿势平衡控制与神经肌肉适应,其在整体、右方、左前与左后等方向的LOS测试表现,即身体双侧姿势控制及动态平衡能力等方面,应激机制与PT包含姿势控制与快速敏捷性转向动作(急停、冲刺与方向变化)有关。研究显示增强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动态平衡与弹跳能力,可作为赛前体能专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取决于服务面向、专业设置和岗位群的准确定位,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是确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团队结构、实训基地模式定位的依据。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提高学生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5S管理的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针对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缺点,提出将5S管理应用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不断强化和循环运行,从而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素质,这对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的影响发现,拓展训练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较为显著地效果,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各高职院校将拓展训练加入到学生的体育课教学中去,这既能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还能有效的落实高校所要实行的素质教育,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推进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解决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实施1+X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对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措施做了探索、研究和实践,为高职院校推进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校本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通过探讨校本培训,希望能够对继续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呼吁更多的学校参与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高等院校定向士官培养工作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据金登的多源流理论,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相互耦合,促成了定向培养士官育人模式的改革。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军民融合定向培养士官"三为"育人模式,致力于为军队培养思想素质优、专业基础牢、适应岗位快的专业技术士官。  相似文献   

18.
党斌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8):130-133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脱节,所培养学生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短期内不能适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现象,分析了国内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并就如何缩短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从专业定位、教学方法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及体系、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机制、考试模式等五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思考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高职院校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培养目标、广泛调研,在确定所面向的岗位群来确定岗位核心能力,从而改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情境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能尽快融入企业,缩短适应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大量文科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的地方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文章在对应用型人才的特质及其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惠州学院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途径,以期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