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是不是互文? 答:不应是互文。虽然初看起来,当成互文是有道理的,牵牛星似乎也可以用“皎皎”,河汉女用“迢迢”也无妨;但仔细推敲,则会发现,本诗是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离别之恨的,“迢迢”形容其远,常用来指游子,对于织女而言,“迢迢”自然指的是牵牛。同时本文既然重在写织女,那么必然要写到织女的容貌,“皎皎”用来描写女子的容貌之美更为合适,如诗经《月出》:“月出皎兮,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 诗人以第三者的视野,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基础 上,细腻而充分地表达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 哀怨,突出了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诗  相似文献   

3.
历代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迢迢牵牛星》《鹊桥仙》便是其中的代表性诗作。我们不妨将其比较鉴赏。一、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出了牵牛和织女夫妇相距之遥远。然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正面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怀。接下来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又写织女的内心独白,那阻隔了他们夫妇的银河既清且浅,相去也并不甚远,…  相似文献   

4.
薛吉辰 《语文知识》2006,(10):13-14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此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将人间织妇的离情别恨抒写得哀婉动人。开头两句分写牵牛星与织女星.继而由织女星联想到织女纤细洁白的手在摆动着机梭织布.将织女的手巧与她“终日不成章”加以对照.突出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如雨下。最后写织女与牛郎的分离和相思之苦是由“清且浅”的银河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古诗文修辞方法之一,其前后文中某些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合指而兼顾。其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用《仪礼》疏的话就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它的基本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上句中就含有“皎皎”,下句中就含有“迢迢”,它们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只有瞻前顾后,不偏执一端,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含有互文的句子。互文的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本句互文:同一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句中“秦”、“汉”、“关”、“月”四个字交错使用,应解释为  相似文献   

6.
李翔 《江西教育》2006,(3):24-24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选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全诗如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抒写了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开头两句交代了本诗的抒情对象牛郎和织女。三、四句写织女织布。为什么要写织女织布呢?因为天庭规定,织女只有织好了布,才能与牛郎相会。五、六句写织女整日都织不好布,就只好在那里痛哭流涕。那为什么会织不好布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些…  相似文献   

8.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与秦观的《鹊桥仙》都是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但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迢迢牵牛星》是通过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世间思妇的不幸,应归入思妇诗之列。诗中主要借织女的相思之苦来表现人间思妇的闺怨。对于织女着墨并不多,只用  相似文献   

9.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这里的“古诗”并不是古代诗歌的通称,而是指汉魏时与乐府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乐府诗是伴乐而歌的,古诗则多不能人乐。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音乐的变迁,很多乐府诗也不能歌唱了,与古诗也就不易看出区别。《古诗十九首》都在《昭明文选》中有所著录,却没有写明作者。梁启超先生认为,《古诗十九首》“所诠写  相似文献   

10.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2],皎皎河汉女[3]。纤纤擢亲手[4],礼和弄机杼[5]。终日不成章[6],泣涕零如雨[7]。河汉清且浅[8],相去复几许[9]?盈盈一水间[10],脉脉不得语[11][1]《古诗十九首》之一首。[2]牵牛星:天鹰星座的主星,...  相似文献   

11.
恒星漫谈     
恒星的距离 恒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常被人们提及的问题。我国有首古诗这样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右人把银河叫做河汉,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河汉女指织女星。在古代诗人的眼中,把牛郎星和织女星相隔开的银河不过是又清  相似文献   

12.
何惠英 《甘肃教育》2014,(15):118-118
正诵记教学是由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决定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诵记方法因人而异,下面就常用高效诵记的六种方法作一介绍。一、首字诵记法首字诵记法就是把要诵记的诗文,用每句的首字引领,逐句连缀,仔细诵读,以至熟练。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诗词的诵记。如,《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相似文献   

13.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所编《文选》中的一组诗。它们大约作于东汉中后期,而作者无从查考,且应不止一人,题目应为编者所加,均为诗篇的首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其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是以诗歌的体裁叙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情人分离的不理解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诗人用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于银河鹊桥的故事为蓝本,并加以细节描写和议论,使传说得以丰富,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迢迢牵牛星》一诗的注释提出三点不同看法:其一,“迢迢”有“深邃”之意,“皎皎”有“清纯”之意,两词当与人物性格特质相关;其二,“纤纤”与“擢素”匹配,主要用以反衬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其三,“终日不成章”意谓整天也织不出象样的布匹来,并不是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主要指织布的质量,而非织布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2010年4月一、显示多样化信息,回忆已知民间故事(教师分别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出示古诗片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相似文献   

16.
1.河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韦应物《调笑令》)2.星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相似文献   

17.
一、城空.(每小,1分,共20分)1。《诗经·兼截》:“溯徊从之,道阻且右。” 其中a右”的意思是_。2。屈原的代表作《______》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长 的抒情诗。8。《季氏将伐顺臾》出自《_》一书。‘。“守株待兔”一典出自韩非的《_》。6。_的《典论.论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篇 专门讨论文学的文章。6。“迢迢牵牛星,_。纤纤报素手,札札弄机 抒,”是《迢迢牵牛星》中的句子。7。《蹭白马王彪》中的白马王_是作者的异母 弟。8。陶渊明诗多清淡幽闲之作,但也有“__”式 的作品,《咏荆柯》即属此类。9。被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是韩…  相似文献   

18.
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开始就把情景设置在离散后,抒写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女主人公绵长无助的思念之情。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提到织女如何思念牛郎,但其思念之情已自见。唧唧的织机声,在苦恋的心灵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响;清清的银河水,不但未能稀释刻骨的相思,反而使情倍增、愁叠加。一水之隔,相视而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即难道不是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吗?越是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见出织女的哀怨之深。《白马篇》年少爱追梦。《白马篇》展示了诗人的军人梦。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诗词是姐姐口袋里的"糖果"。每每遇上我哭闹,姐姐只要哼几首小诗,我就会破涕为笑,合不拢嘴。我天真地问姐姐:"为什么会知晓如此多的古诗词?""因为我把诗词藏在口袋里呀!"姐姐笑着回答。童年时期,诗歌成了我成长的伙伴。坐在河畔,数着天上的星星,嘴里吟诵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便会不由自主地对天空产生莫名的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