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贤来 《吉林教育》2004,(11):11-12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这种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必须彻底改变。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地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探究学习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这种“学而无思,思而无疑,有疑不问”的旧学习方式,从而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成为当前课改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本文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夏平 《中学教研》2004,(2):24-27
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等模式,这些模式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兴趣不高,通过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这样做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丹谊 《河北教育》2006,(10):43-44
小学自然课教学活动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所在。近几年,我市政治教学以合作交流式学习方式的研究为着力点,籍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可以看出,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试图凸显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识活动,促成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表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手段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有效提问。重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黄金明 《考试周刊》2011,(66):69-70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下文笔者将就历史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张茂君 《教师》2011,(34):36-36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探究学习已代替传统的接受学习。本文所讲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去发现问题以期获得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更高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数学不应该是被动接受课本中的或教师的结论,而应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的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刘秀华 《宁夏教育》2005,(11):42-43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改变了原有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论,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往往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学习的条件。学生的学习可以视作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比、综合"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可以得到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可以发现教学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过程。这种学习法以问题为牵引,改变了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种方法允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更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更牢,阅读能力更强,创新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使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接受型学习。在接受型学习过程中,知识被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方式强调吸收和掌握。而另一种是发现型学习。在发现型学习过程中,知识被间接提供给学生。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如果运用得当,自然能相得益彰,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其中任何一种。然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更主张把简单重复、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能动地探索、发现和研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袁妹 《考试周刊》2013,(24):102-102
<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为目的,但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分析、理解并掌握基本结构,学习内容常以问题形式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需要,应互为补充。然而,我国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