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2.
谢永广 《武当》2013,(4):34-36
王芗斋是一代武学巨人,身处中国社会和武术发展的特殊历史转型时期,他的武术体系和武学思想的形成,是与中国武术发展进程,和他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对王芗斋武学思想的研究,从侧面也能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武术家的命运沉浮,反映了武术发展的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解读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的发展轨迹,及其中国武术核心价值的本真存在。王芗斋武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再谈王芗斋     
瀚海鹤 《精武》2009,(10):56-57
最近看到车星辰所写之文章对王芗斋先生的武功及人品提出了质疑,而大成门人却不屑与之辩论反驳,我作为对意拳(大成拳)感兴趣的门外人出于公平之心,想要在此谈谈我眼中的王芗斋先生。  相似文献   

4.
张树新 《精武》2003,(3):16-16
大成拳是宗师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经数十年实践和理论研究,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一种极具搏击意义的实战拳学。该深遂的武学哲理、丰富的养生内涵、简捷的修炼方式以及突出的搏击效果,在海内外产生着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按照大成拳家的说法,大成拳的桩法是郭云深先生秘传给王芗斋先生的。 王选杰在《忆先师王芗斋》中说: “中秋佳节,众多弟子共同赏月。郭老又独自走出村去。先生(指王芗斋——笔者注)很不放心,……便进屋取了一件衣服,追出去要给郭老披上。当他追到村边,只见郭老远远地直奔坟地而去。……追到坟地一看,竟见郭老正在练与‘三体式’不同的桩法,其他的练法也与他平时所教不大相同。先生暗喜,很  相似文献   

6.
车星辰 《精武》2009,(5):72-73
“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这句话,是大成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王宇僧)先生所提出来的。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大成拳(意拳)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王芗斋的好多拳学观点及拳论文字,被广大大成拳(意拳)爱好者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这句“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大成拳(意拳)的创立和传人大成拳(意拳)由王芗斋创立。意拳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创立于上海,四十年代大成拳创立于北京。主要流传于中国的北京、山西、天津、上海、河南、香港等地和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1918年,王芗斋正值33岁,为探讨中国武术去河南  相似文献   

8.
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意拳)以强烈的实战性著称于世。大成拳外形简单,内涵丰富,我们在练功之余,一定要多看王芗斋先生拳论,反复揣摩。在王芗斋拳论中,以《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为其代表作,在该作"论信条与规守"一节中,芗老提到了大成拳五字诀:"......再以恭、慎、意、切、和五字诀示之......恭则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圆身。虚无求实切,不失中和均,力感和透电,所学与日深。"下面就本人的练D体会,采阎革谈谈这五字诀。'巨目巨,,即藻酸。四枉、试办、友力寻一"郡一定要恭恭颤抖.知阿拜舍四…  相似文献   

9.
吴振华 《精武》2007,(12):62-62
大成拳(意拳)是上世纪30年代由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因其功力深厚、朴实无华、科学实用,被人们誉为"大成拳"。当年芗老凭此拳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震惊武术界,至今仍被习武之士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大成拳自问世以来,以其技击性闻名武林。大成拳创造者王芗斋先生40年代在《实报》登报比武,大败中外拳坛高手令人信服(芗老的弟子赵道新、姚宗勋诸先生也以赫赫战绩证明了大成拳的威力)。为弘扬真传武术,芗老将中华真传武术的核心功法站桩大白于天下。于是,成千上万求真功实技者开始重视站桩,想以此步人大成拳正轨。  相似文献   

11.
意拳曾名大成拳,是由王芗斋先生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自幼8岁随我国拳学巨擘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芗斋先生从小聪敏过人,又锻练刻苦,故很受郭老赞许,得其拳学真髓。正如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中所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12.
王红宇  张伟 《武当》2003,(12):8-10
大成拳的开山鼻祖王芗斋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战拳法大师,卓越的拳学改革家、理论家,在武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王芗斋自小跟随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学艺,弱冠之年功成艺就,后游历大江南北,与各派名家高手交流切磋,取长补短,集各家拳术之长创立大成拳,一生所遇武林高手逾千人,无不称其功夫出神入化,武德高尚,在外强入侵时,他多次击败国外拳术家,大长民族志气,被近代武林尊称为一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武当》2003,(12)
大成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由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于20世纪四十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早年曾跟随形意名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后又入少林寺随恒林上人习“少林心意把”,进湘研“桩功”,转淮南而学“健舞”……一生研习名拳甚多,尽得精华,与人较技,未有败绩,故晚年的芗老在传艺时把自己的拳法称为“大成拳”,意为集诸家拳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1):39-39
2005年11月26日,北京市意拳研究会、北京市王芗斋意拳发展中心在青年湖畔举行了王芗斋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大会邀请海内外意拳(大成拳)组织共同参加,举办了学术论文报告、意拳推手、散手交流比赛,以及扫墓活动。本次活动参会人员有200多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1,(1):18-18
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  相似文献   

16.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大成拳练家何镜平先生在《聆听芗斋先生教诲纪实》中提到这样一段故事:五十年代,芗斋先生为个别弟子分别教功时,对教功的求力整体观和局部观的学术问题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的焦点,在于芗斋先生认为,大成拳的练功求力,从整体出发求击的即是整力,有了整力,也就具备了局部各项力的要求。个别师兄则认为,如先从  相似文献   

17.
以技击家而兼理论家,"逝去的武林"应首推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芗翁对中外武技均有深入研究,在借鉴、陶融"它"法方面,他始终恪守着"拳本无法,有法也空",顺人不失己的根本原则来完善发展大成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大成拳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中国的实战拳法,这与大成拳门人特有的实战训练是分不开的。本文作者径直落笔在拳击与大成拳的对抗上,不仅具有强烈的主观攻防意图性,还隐约流露出对大成拳发展方向的主张(大成拳有实力和拳击一争高低),既是一种诚实,更是一种勇敢,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8.
削掌,原为八卦掌中的练用方法,经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老先生融会贯通与研究改进,成为大成拳独具特色的攻击方法。我祖籍河北沧州,自幼体弱多病,曾随本地拳师习飞虎拳,身体日渐康复。因此,对武术非常喜爱,因无名师指点,进步缓慢。20世纪90年代到德州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康 《武当》2003,(12):6-7
大成拳作为中华武林绝技,自20世纪四十年代创建以来,遂成一大门系,形成了完整的功理功法和架构体系,在中国武术史学上承续着深厚的学理渊源。 大成拳的创立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王芗斋先生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及其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与丰功伟绩,早已为武术界和武术史学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20.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11-12
常志朗先生是大成门中地位最特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后学走近王芗斋,研究大成拳所应了解的关键人物。 常先生家居京师,自幼与王芗斋先生为邻。常先生髫年好武,崇侠尚义,而北京武坛历来藏龙卧虎,能人辈出,武风浓郁,积淀出深厚的武术文化,这一环境无疑使常志朗感染甚深,饱受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