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义近形符的通用常被说成是一种构成异体字的手段和方式,其实应当是异体字的性质所决定的必然现象,即异体字中形成差异的形旁往往是义近的。但不能反过来,由意义相近的形符构成的有差异的字形就一定是一字异体(即相通)。《说文》中由"止、足、走、辵、彳、行"等六个义近形符构成的文字,通用与对立同时存在,且对立远多于通用。  相似文献   

2.
战国形声字之异体与战国古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6):101-105
战国文字的谐声现象是研究战国语音的重要凭借。从异体字不同的声符入手来研究战国古音,也是比较值得肯定的办法。战国形声字的异体字有三个种类:换用不同的声符、换用不同的形符、换用不同的声符和形符。在声母方面的特点是:以本组声母自谐为主,舌上音本组之间的关系密切,尤其是余母、定母更为突出。唇音帮、滂、并关系密切。喉音见、溪、群及影、匣关系密切。在韵母方面的特点是:以本母自谐为主,这种现象比声母更突出。  相似文献   

3.
记录一个联绵词的两个汉字,往往存在偏旁相同的现象,这种相同的偏旁具有"类聚显意"功能,通过它们可以推测这个联绵词的词义,这种偏旁近似于形声字中的形符(意符)。也就是说,这些具有相同形符的联绵字,在字形上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我们也可以"望文生义",训诂学中"义存于形"、"依形求义"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这部分联绵字。所不同的是,联绵字中形符的表意功能是半独立的,这些单个的联绵字也只是半独立的形声字。本文进一步论证了这种观点,也进一步分析了联绵字形符类聚显意功能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楚简文字存在着大量异体现象,楚简代表字形和异体字形共同组成了楚简文字的字形系统。文章通过对同一楚简文字的异体字形和代表字形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形体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楚简异体字形繁于或简于代表字形、楚简异体字形更换部分构件、楚简异体字形变换构件位置、楚简异体字形的整体形变。分析总结楚简代表字形与其主要异体字形之间的形体差异,既可以深化对楚简文字形体特点的总体认识,又能进一步揭示战国时期"文字异形"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李帅 《现代语文》2008,(1):119-122
蒋斧本《唐韵》残卷为手写本韵书,存去、入两卷,均不完整,其中保存有大量的异体字.在汉字构形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异体字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对异构字采用直接构件分析法加以分类研究.采用不同的构造方法而造的异构字有象形与形声的不同、会意与形声的不同;采用相同的构造方法而造的异构字有同为会意字的异构字、同为形声字的异构字.同为形声字的异构字中,对形符不同的异构字,从选用表义功能相同的不同形符和取义角度不同选用不同的形符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对声符不同的异构字,从音韵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许慎把各种不同写法的古文、籀文、或体等字体附在正篆下称之为重文,重文大多数但不完全是异体字,主要来源是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和奇字等,重文研究对汉字构型学和字用学具有重要意义。巾部的重文由两个古文和六个或体构成,且都是异体字。文章通过对《说文解字》中巾部字重文的产生规律、形体来源及其研究意义的探析发现,巾部字重文产生规律主要是更换声符或形符,主要产生于古文和或体。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 “多形多声”说理论上的颇 “多形多声”说,违背了形符表示单一义类,声符表示单一声类的构形原则,违背了形符、声符的矛盾运动的原则,违背了形声字在时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多层次积累的原则。 (一)违背形符表示单一义类、声符表示单一声类的构形原则。 汉字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在记录语词时,既要求用字形区别音义,又要求形体简  相似文献   

9.
异体字可根据其形音义关系分为:完全异体字和不完全异体字。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探讨,为研究异体字提供某些资料。  相似文献   

10.
纳西东巴文主要是纳西族东巴用于记录东巴教经典的文字,东巴文是自源型文字,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分析《纳西象形文字谱》,得出异体字共489组,具有字形1172个,约占整个文字体系的一半。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东巴文异体字关系特征进行归纳,梳理记录同一个词的异体字之间的关系类型。并旨在通过这些探讨对东巴文异体字以及东巴文体系的特点、性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人文品格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1世纪,大学不仅是经济的推动力,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建构时期,以此产生的负面文化功能带给大学社会庸俗化和市侩化的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重提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精神品格、教学品格和学术品格并从哲学的层面给予重新理解:即三种品格的实质是大学教师的人文品格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论教学的审美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审美品格表现出追求自由、超越功利、体现和谐、凸显个性、富于创造、充盈情感等特征,是教学的科学品格和伦理品格的升华。在教学中应通过呈现教学的生命之美,让教学过程灵动起来,建立审美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审美品格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3.
解读《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了作品中的3种人物形象塑造,即童话式人物、双重性格人物、内涵丰富的圆形人物的塑造;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应针对他们的审美心理特征,审美活动的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切实制定实施审美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造字法的理论,以徐铉校订版的《说文解字》中的"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字的共时和历时材料,通过对"视"及构成"视"的部件的分析,指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视,从见示,神至切"的不足,"视"应该从见,从示,应归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16.
在汉字构造史上,象形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象形字是汉字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学界对象形这一概念历来有争议,关于象形字的性质和特征,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表述。文章尝试全面细致地论述象形字的含义、范围、特征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喃字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和产物,无论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还是对越南语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喃字分类是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但至今仍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文章总结了前人的各种分类,指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喃字重新分类,进而对喃字的每一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和析字法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阐述几点看法:汉字研究方法与汉字难学、汉字落后与否无关;安氏“汉字是道地的会意文字”的理论和他的“新析字法”属字素分析法研究范畴,与“突破《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模式”无关;字源分析法与字素分析法两者的作用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英语的体具有复合性,即英语的体性不仅体现在英语动词本身,也体现于与动词相关的主语和宾语,以及影响动词的状语成分。英语句子的体义会随着体性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属于精神—文化—心理层面的一次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它在新文化运动中达到了高潮。通过批判国民劣根性,探讨国民与民族、国民与国家的关系,把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革新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高潮;通过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关键是弘扬新的国民精神、塑造新国民,即实现人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国民性”思潮就是一场人的近代化运动,在思想理论方面为今天国民精神的重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