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行互助听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听课研讨活动,是授课者与听课者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对话、互动与合作.小学教师专业化既是小学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社会为提高小学教师专业水平而努力的过程.同行互助听课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师质量提高的主导运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教师教学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且往往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文章试图从教师教学效能感这一角度来谈其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其内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教师专业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对教师专业化重要性的认识、构建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一体化模式和重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高低是影响中小学生成长和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影响因素、提高途径是不同的.基于教师专业化和小学教师专业已有研究,着重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标准、影响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途径和措施,是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的补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一线人员以一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制定不仅给小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也给学校调整培养教师的发展策略给予参考。教师是主体性的人,是有个性的人,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学校的要求外,也有自己的需求,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而学校更应该根据教师的专业需求制定积极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和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包括通过教师教育使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年轻学生和专业素质不符合要求的在职教师成为合格教师,使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包括通过政策手段,减少不合格教师和吸引优秀专业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教师教育既需要大学化、开放性、综合化和一体化,也需要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发展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育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才能提高社会地位。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笔者认为: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把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永远追求的内涵,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积累自己的想法并深入进行探索与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广泛开展教师在职培训,实现教师专业化,是推动师资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发挥自身培训职能,为提高全县教师专业化水平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通过对教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成因剖析以及对策探讨,初步探索形成了"多维立体"教师培训模式。"多维立体"教师培训模式,是一种涵盖教师知、情、意、行的培训方式。在培训目标上,它以重理论传授向重教师专业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9.
当前实现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是提高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明确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与标准。在总体上,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相对薄弱,专业化水平不高。为此,要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高职院校要为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搭建发展平台,职业指导教师要努力养成专业自觉,构建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更高级形式,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教师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教师专业伦理被赋予更深内涵与意义。我国高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但在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方面还是存在认识不清、专业化程度不高、制定主体单一等问题。因此提升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水平,需要正确认识教师专业伦理内涵,更新教师专业伦理观念,重视教师专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