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企协同是实现工科类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岭南师范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应用型本科普通高校之一,率先进行了校企协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骨干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保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岗位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宽口径的特点,以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培养方式难以适应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精细化、高能力的要求.以应用型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对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由课程实践、顶岗实习、科研活动、项目运作、毕业论文(设计)组成的校企协同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仰恩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的五点建议:提高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校企合作基地的质量和规范性;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及教学团队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基于专业认证方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问题。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建设要求,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以校内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为载体,通过多学科协同,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协同,解决知识教育和服务社会能力相脱节的问题;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平台协同,解决专业教育和培养目标相脱节、学生与社会相脱节、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社会需求的问题;校园文化活动与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培养要素的多元协同,解决立德树人问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协同,解决双师型师资问题。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重应用”为着力点,贯彻“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实践育人理念,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文科人才。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以联合教育为主要模式,以改造能源动力领域的传统产业和培育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新兴产业为专业背景,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与中广核集团、沈鼓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的良好基础,从运行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本科教学体系等方面,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研究与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程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根本,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机械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及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联合的校内外工程实践培养平台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工程应用与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就业导向,介绍了校企协同创新"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内涵及构建的重要性,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明确校企双导师职责,优化校企协同创新"双导师制"育人模式,以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高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教学任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相结合、全面开放实验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等方法出发,以学生为本,突出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创新实验室正常运转,建设全面开放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针对唐山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等进行了创新和实践,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进一步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专业)设置背景和建筑节能工程领域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认识,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探讨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分析了校内外实习平台的实践教学内容,表明校企合作平台是建环专业学生未来工程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模式,为新建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与烷基糖苷(APG)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进行复配,配制高效、温和、环保的浓缩型餐具洗涤剂。通过正交试验,以去污力作为优化标准,确定最优配方。测定目标产品的性能并进行了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祖籍襄平曾被定论为东北辽阳。这里根据种种典籍史料推断出其祖籍应为湖北襄阳。其主要理由有:辽阳只在秦汉时被称襄平,而清朝时襄平则指中原襄阳;其祖宋初曹彬迁居河北———客族先民北徙,语言风俗随之流传于迁入地;曹氏宗谱旁注从无辽东房之标记;“辽阳三碑”中有二碑刻有曹振邦之名,非其墓碑,实惟记录塔、庙落成或改修时的参与人员;按文人惯例,曹寅诗文集署名“千山”并非地名;早期《红楼梦》手抄本保留诸多客家风俗。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基于信息化数据通讯流转原理和现场自动控制理论,研究了冶金制造企业大宗原燃料、成品、半成品和产品新计量信息流转模型和新自动计量模型设计与实施的现代信息流转和自动称量达到自动、稳定、正确、可靠、合理、可追溯的问题,通过在本钢集团公司ERP、EMS系统配套运行和现场轧钢线计量称重实施等线上操作的手段来实现应用研究。解决了企业新计量信息流转模型和新自动计量模型设计与实施的问题,达到了计量信息系统的提出"数出一门,量出一家"和"网络化自动运行"要求,为冶金制造行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实验台在教育教学方面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既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文章设计了一款基于生产过程的创新型实验台,以小球在各种机构中穿梭为主线,生动的为同学展示了多种机械传动和结构,可用于solidworks、机械原理、单片机等多门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又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绝佳的平台。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众说纷纭,因此探索能够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道桥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创新设计能力要求高的课程特点。通过对学院在钢结构课程上的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所存在的教学问题,探讨了推进钢结构课程创新改革的具体方法,这对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钢矩形坯生产的含硼钢,在铸坯及轧材产生了皮下角内裂缺陷。通过对炼钢工艺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查找出了影响皮下角内裂的影响因素有化学成分、过热度、拉速、冷却制度及设备状态等。经过对设备和工艺调整和改进后,大幅减少该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因此,构建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优化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从法律专业入手,探索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普及速度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通信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详细介绍了PID的控制算法的功能的基础上,借助MATLAB仿真软件,编制了电采暖智能控制系统的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程序,并与连续系统的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可以改善控制系统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