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它以立意的多元性和广泛性而受命题青睐。写好材料作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准确提炼主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命意作”。考生须经阅读、分析、提炼、联想,并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提示、要求来立意和表达,完成写作任务。它既能多个角度灵活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又能保证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具有定向性、多元性、灵活性的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主要考点之一,它主要考查考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原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一考点,充分体现了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命题原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分省命题以来,高考命题始终坚持“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多考点想,少考点算”、“新增知识重点考查”、“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问题”的命题思想,虽然高考命题“年出年新”,但始终是“稳中求新”,形成了“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历史材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目前历史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以考查的知识面广、命题灵活、所占分值大。成为每年中考前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材料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复习策略和解答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思想上的一个转变,也是一个大的突破。语文科的“以能力立意”,就是命题着眼于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在编制试题时,把考查能力放在主要的地位,如语言的辨析和运用能力、文章的阅读能力、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思维的表达能力、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能力……根据能力考查的不同方面,选择恰当知识内容,来搭配各种题型,多角度、多方式地询问。  相似文献   

6.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历史材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目前历史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以考查的知识面广、命题灵活、所占分值大,成为每年中考前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材料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复习策略和解答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中的热点之一.其命题形式与特点是:提供阅读材料,要求考生先阅读,后回答问题.而提供的材料往往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构思新颖别致,综合性也强,是一类能力考查的好题型.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是:认真阅读材料,将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相互联系,通过类比模仿、加工、归纳总结,从而得到答案.针对阅读内容,大致可将这类题分为以下三类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考语文试题中议论文的命题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考查课外议论文阅读比例达65%。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9.
“阅读理解”是语文训练的重要题型。“阅读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一篇阅读材料及五年级一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命题:美国当地时间20点50分,她,像风一样)中过终点,夺得冬奥会女子500米速滑的金牌。她,让中国体育代表团摆脱了六届的阴影,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她,就是年轻的短道速滑名将杨扬!  相似文献   

10.
一、从福建高考考试说明看文化经典命题方向 《2012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指出“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考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考查不能偏难偏专,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1.
一、纵向观察:命题重传承。考查全面。侧重新闻与传记近六年来。广东语文卷选考题中的实用类文体阅读题,基本上对实用类文体的新闻、传记等各种类型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但我们发现,传记和人物访谈成了考查的重点对象,尤其是传记相隔一两年又成了考查内容。例如:2009年,阅读材料是刘作忠的《黄侃先生二三事》,类型为传记。考查的三个考点是信息筛选与概括,要点归纳,写作意图探究。2010年,阅读材料是梁衡的《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类型为新闻评论,考查的三个考点是修辞方法(分析语言),内容分析,标题含义(主题探究)。  相似文献   

12.
自话题作文淡出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的考查方式闪亮登场,至2013年,此种作文考查的方式已在分省命题中一统天下,即所谓的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试题是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改革的“创新点”,它有效地契合了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因而备受命题者青睐,本文介绍高考考查探究性意识的六类题型及其求解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作为新课标“培养探究能力”目标的评价形式,新高考“探究题”正在成为命题专家、中学语文界师生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李阳海 《中学文科》2004,(11):43-43
材料作文是近些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大家都知道,材料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审题是关键,也是写此类文的难点。难在哪里?难在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难在对材料精神实质的准确挖掘与表述,难在认识范围的开拓与迁移。据2004年河北省中考考生写的材料作文来看,有一些考生读不懂材料,抓不住实质,审材料偏离题意,结果被打到四类文之列,断送了“半壁江山”。由此可知,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必须把握好审题这一关。材料作文审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原则是在阅读材料中给出初中课本中没有遇到的新概念、新方法、新规则,要求解题者通过阅读、观察、归纳、探索,读懂新概念,理解新情境,获取有用的新信息,并利用这些新信息进一步演算和推理,进而解决问题。这类题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独立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倪铭辰 《求学》2004,(4):8-13
高考的年轮已经转过了20多圈。纵观20多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越来越扑朔迷离。感觉命题者越来越“诡计多端”。毋庸置疑。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万物都在发展嘛!然而高考试题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规律——螺旋式前进。正如一根弹簧。既有圆周上的反复。又有纵向的伸展。所谓“反复”,高考有命题大纲,有固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一些命题内容是不可回避的,只不过几乎每年都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查罢了;所谓“伸展”。即随着高考的不断成熟,命题者的“伎俩”也越来越狡猾。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丰富是必然的。但其中也不乏“花瓶”式的试题。我们结合着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窥探一下命题专家的惯用“伎俩”——  相似文献   

18.
"定义型"函数创新题,是指通过给出阅读材料,设计一个陌生的数学情境,引出一种新函数的定义或一个函数的新性质的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函数创新试题命题的一种趋向.由于这类题题意新颖,构思精巧,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语言转化能力,又考查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青睐.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近年来的理综卷化学学科试题,你会惊喜地发现,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材料源于课本,通过拓展,把相关的实验的原理、基本操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成一道道新情境试题,以考查同学们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  相似文献   

20.
[考查内容] 现代文阅读是阅读的主体部分。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的考查,珍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