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反手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创意地表达"。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即内容和形式两个问题。在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对内容  相似文献   

2.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写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一个难点。而现实是:作文难教,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作文难学。尤其难写,这是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李文华 《现代语文》2010,(8):131-13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的写作策略中被一再强化。语文新课标不仅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首先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且还在以后的学段中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还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5,(7):25-30
根据《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阶级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课标》对写作的诠释有几个关键点应注意:一是“考虑不同的对象”。就是说作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作文题目以及写作的角度,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能够写,也就是让学生“诚心”写。二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9.
谢虹霞 《考试》2009,(4):36-36,38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必须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强烈的现实生活基础,不可一味地把写作当成是构造“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中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要求老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而写作历来被多数师生认为难以创新,但是,如果语文老师能动一点脑筋,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抓住学生的写  相似文献   

12.
生活的每一次经历,都可以写成动人的文章,感动自己,打动他人。这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就写人记事的文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已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想象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一点对于有志把文章写好的人都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3.
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周燕 《广西教育》2013,(6):72-72,85
中学生虽已掌握了写作的一些基本要领,但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的要求:"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可见,写作强调的是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个性化感悟  相似文献   

15.
写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的学生怕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老师怕批,因为学生的文章中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有的写,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目前很多中学生作文中少真情实感的  相似文献   

17.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急功近利、随心所欲、成果虚化等问题。课标在"写作"方面明确提出:"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根据课标要求,当堂作文着重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些要求.对初中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作出了具体的阐述。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锤炼语言,增强作文文采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何谓创新作文?我想,只要是学生作文灵活自如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就是写生活""说真话诉真情""吾手写吾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