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枪由矛演变而来,成为古战场上的一种重要的格斗兵器.宋代以后枪的形制向专门化发展,形制多样.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论述了武术器械的枪形制演变经历了混沌期、分离期、专门化期和形式化期等几个阶段.古代武术器械枪的形制从兵器枪中的长枪形制蜕变而来,现代竞技武术用枪的形制是兵器枪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三国演义》中武将使用的作战器械与随身佩带的器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佩戴器械以短器械为主,主要是刀和剑两种器械,作战器械以长器械为主,主要是枪和戟。长器械更能体现武术中"一寸长一寸强"的特点,而在古代短器械佩带在身侧更是武将等高贵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穆圣奇门枪     
穆圣奇门枪是回族武术杨氏教门拳器械秘传套路之一,此枪乃一代宗师杨公士鹏先生(1779~1870年)所创。至今已传七代,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杨氏枪包括:双头双尖枪、阴手枪、双头枪、六合枪、小径断门枪(总套、十三枪、七星枪)、阿里大枪、月子枪、奇门枪、追魂夺命枪等单练对练套路。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孩童时期就对武术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压腿.踢腿、窝腰、劈叉等基本功练习。在上世纪70年代,学习了国编套路长拳、刀、枪、剑,棍等。8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武术热,我又学练了简化太极拳等.以后相继学习了国家竞赛太极拳、剑和传统太极拳、器械套路等。  相似文献   

5.
<正>一、加强校园武术文化建设,营造武术文化氛围为加强校园武术文化建设,营造武术文化氛围笔者学校做了以下事情:1.为师生积极创造习武条件,营造习武氛围;2.开设武术课程,成立校武术队,建造了武术展示馆与习武馆,安排全校学生参观场馆等,并,体验武术;3.保证物质条件能够满足基本训练,购买武术地毯,刀、枪、棍、剑、功夫扇等器械,购买武术服,让学生,体验专业武术设备,体验武术技术动作;4.开展与高校的合作,编写武术校本  相似文献   

6.
《武当》2010,(1)
武术院校推介武当山传真武术院该院由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武当松溪派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清(道号信玄)创办,是武当山唯一一家当地人办的武术院校。主要传授武当太极、八卦、形意、太乙、三丰、玄武、纯阳及刀、枪、剑、棍、拂尘等武当派功夫和道教正宗内功拳法及器械,开设有文化武术班、武当武术专业班、武当武术短训班、武当气功短训班等。在景区、城区均设有练功场所,环境优美,食宿方便  相似文献   

7.
在武术器械中,棍与其它器械相比,是较易掌握的。拳谚有"月棍、年刀、终生枪"之说,是指学练棍术要比学练刀枪相对容易些。这是由棍这种器械本身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棍身细且长,坚韧挺直,梢细把粗,无刃无刺,故其运动方法多长扫远挑,猛抡长劈,以大肌肉群活动居多,因  相似文献   

8.
怎样练长拳     
长拳,是武术项目中一种主要流派,其内容丰富,方法多变,锻炼价值大,很适合广大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锻炼。练习长拳,不仅可以学到长拳本身的一些技艺,而且还可以为学习和掌握长拳类型的刀、剑、枪、棍等器械,以及其它拳种打下基础。怎样使更多的武术受好者练好长拳呢,对这个问题,我仅就自己在训练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历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对器材的规定和要求'的分析、比较发现,现行的武术器械存在标准模棱两可,器械的材质、设计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武术器械应当进一步规范化,同时应当融入科学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改进思路,为武术器械的标准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0.
自明代始陆续在一些军事著作及大型类书中有关于武术器械及拳术的记载,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专著。以明代武术文献为基础对明代武术发展进行考查,梳理出明代刀法、剑法、棍法、枪法、武术杂器械及拳法特征。从武术文献梳理发现,中国武术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阵武艺,还是明代中晚期的民间武术,武术器械技艺是中国武术的主流,明代中晚期至清代拳法跃居诸艺之冠,并成为拳种及流派的统称。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中华武术》2005,(9):17-19
翻开马灵娟的运动成绩:2003年,全国武术冠军赛枪术第一名、剑术第一名,第五届城运会枪、剑个人全能第二名;200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枪术第一名、剑术第二名,第六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枪术第一名;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预赛女子枪、剑全能第二名。在高手如云的全国竞技武坛,马灵娟已经稳居枪、剑翘楚。  相似文献   

12.
峨嵋武术中峨嵋枪法的历史渊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武术中的峨嵋枪法是有专门武学史书记载的,具有峨嵋武术独特风格的,自成体系的,在中国武术器械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武术器械之法.本文通过对峨嵋枪法的历史记载,枪法起源.枪法特点,以及在中国武术枪法史上的历史地位的全面考证,使我们对峨嵋派武术的最有代表性的武术器械之法-峨嵋枪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郭贵志,1933年生于山西省怀仁县。10岁开始跟随外祖父朱国选先生在有武术之乡美称的吴家窑村习武,曾经练过金刚拳、八法拳、太祖拳、弹腿等,精于单刀、双刀、虎头钩、枪、棍、绳鞭等器械。当时朱国选老先生已经是怀仁、左云一带有名的拳师,俗称拳棒手或拳把式。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全国武术大型比赛,创新指定动作的加入,不仅给武术运动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给武术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加大了难度。剑术、枪术早已被列为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全运会比赛项目。那么,作为一名创、枪全能的优秀选手,在新规则的实施、发展中,应该具备哪些身体条件?也就是说,什么形态的运动员能够兼顾剑和枪的运动特点呢?至今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究。因此,对在全国武术锦标赛剑、枪比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运动员进行身体测量与研究,对今后剑、枪运动员的训练及选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把全国武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技术自身的内在演进轨迹,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尝试研究中国武术由器械至身体的技术演进内在规律,文献研究表明:明代军旅武艺及民间武术器械为主的武术流派逐渐显现,表现为明代各善其技的名家器械流派、军旅武艺向民间武术器械变化的转变;拳种的兴起以及作为民间武术诸艺之冠地位的逐渐确立。由此展现出由器械至身体的明清中国武术技术演进的内在逻辑:脱枪(械)为拳的技术原点、器械理论及术语是拳法之源的理论原点、器械在拳种流派中的神圣技击地位以及器械使用演进为身体操练统一的中国文化哲学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6.
正刘金根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武术六段。一级健身气功裁判,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从六岁学武随名师李志荣先生学习长拳、红拳,随张振明先生学习少林拳、刀、枪、剑、棍,1970年进太原市少体校武术队队员,拜张希贵先生为师学习形意、八卦、太极、杂、软器械,曾参加太原市第三届、第四届武术比赛获第一名,获山西省第二届职工运动会武术比赛,刀、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在杭州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对浙江省永嘉县武术器械厂选送的武术运动器械和武术服装进行了技术鉴定。对武术运动器械和服装的技术鉴定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为成功地开好这次会议,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了充分的准备,并邀请了来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奥运设项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武术的项目设置。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最具代表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是:武术运动大项下设7个小项。它们分别是男子全能(拳、长器械、短器械);女子全能(拳、长器械、短器械);男子对练;女子对练;散打大、中、小三个级别。  相似文献   

19.
索命断魂枪     
索命断魂枪是武术中的一套久享盛名的长器械套路。其套路招势刚劲有力,节奏分明,变化多端,连贯通达,技击点神出鬼没,取其要害,索其性命,断其魂魄。主要枪法有拦、拿、扎、挑、刺、崩、抡,还有舞花等。全套共为两段。第一段主要是拦拿扎枪;第二段主要是舞花、抡扎及长枪短用等。其练习决窍是身走灵如猫,枪出迅如镖,枪扎一条线,枪抡不见面,收枪如捺虎,枪摆似游龙,手眼身法步,气力达枪尖。 笔者深得索命断魂枪之真传,经二十余年的刻苦演练,精心琢磨,稍有小乘。今将其套路整理成文,介绍给同道,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于一九八七年一月和七月在杭州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对浙江省永嘉县武术器械厂选送的武术运动器械和武术服装进行了技术鉴定。对武术运动器械和服装的技术鉴定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为成功地开好这次会议,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了充分的准备,并邀请了来自上海体育学院、浙江省体委、浙江省武术协会、杭州市体委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了评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