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扩招后弱势高校的教学工作质量问题,根源于其内部学术力量的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理解大学存在的本质与学术力量跟进保障的思想,抓好价值观念、发展战略、办学环境的调整工作,采用稳定学术骨干、调整学术力量、开发利用学术资源、引进学术人才等策略来强化学术力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北京语言大学把人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头等大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稳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参与教育市场的竞争.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人才建设作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确立了以拔尖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选拔、使用、培养和管理机制建设为依托,建设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适应国际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的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营造一种宁静而浓厚的学术氛围,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作保障。本文根据研究生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采取措施着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学术职业和学术工作是学术事业的心脏,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即学术职业人才储备为其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以保持其活力.反观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学术职业人才储备在理论研究上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在实践中人才供需双方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学术职业人才储备在我国博士生教育中的缺失根源于培养目标的单一;未能反映高等教育的变化和大学忽视自己所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厦门大学百名教授、副教授的问卷调查,探讨实践精神对个体成长为学术型人才的重要性,以期从理论上完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并在实践中利于广大有志于投身学术工作的研究生明晰自我发展定位,同时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07,(1):41-4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加速培养造就年轻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根据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大学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层次学术人才;加大校内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成才;以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三个方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经费保障作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保障措施,使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总结梅贻琦的“师资为第一要素”、“学术自由”、“通识为本,专识为务”、“培养与利用人才”等高等教育思想。其思想时当前我国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学学术自由、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就业指导等工作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对学术型人才成长所需品质的分析,选取实践精神这一角度,通过对厦门大学百名教授和副教授的问卷调查,探讨学术型人才成长中实践精神的重要性。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基于SPSS16.0统计软件包,采用因素分析、描述统计、差异检验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了实践对于学术型人才成长的重要性。笔者基于本研究,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有志于从事学术工作的硕士生提出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留美博士滞留与回归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国内学术体制与环境的不尽如人意是导致人才回归率低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这个渴盼杰出人才的时代,实现从关注人才引进到重视人才使用和成长环境的营造、从强调对少数高端人才的政策支持到重视对潜在高端人才培养的方略转变,是推动我国人才强国和人才强校战略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人才。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加强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创新性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它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性教育体系、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学术自由能避免教育停留在传授和模仿的层面上,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本文阐述了学术自由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探讨了高校如何创设学术自由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才竞争是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固有现象和本质行为。然而,随着"双一流"战略从国家意志内化为院校行动,高校人才竞争愈发白热化并趋于失序。文章从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审视高校人才竞争问题及其生成机理。研究表明: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因制度性和教育性因素,在院校、人才、学科、学历、职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主、次二元分割状况;高校迫于政策驱动、制度推力、资源依赖、内生发展和同行竞争等压力,竞相扩大人才比较优势,普遍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较大学术人力资本的主要学术劳动力市场,进而引发一系列无序竞争行为,加剧高端人才的非正常流动和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态势。实现高校人才竞争的规范化和理性化,需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姚云  吴敏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2):21-29,109,110
通过分析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经历,揭示博士后制度对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定量研究法,统计分析所有50位博士后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发现博士后制度能够促进博士后成长为院士,使中国科技创新有了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能够缩短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的时间,为他们早日成为学术带头人赢得了时间;有利于博士后院士聚焦专业定位,为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攻方向;有利于博士后院士接受大师指导,促使他们的学术训练受到熏陶;能够为博士后院士提供学术研究的平台,使他们有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博士后制度是一种有利于杰出人才学术成长的国家人才战略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强校"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重点不仅仅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环节,更需要重视和强调使用与培养环节,尤其是整个学术体制的完善和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5.
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是我国主动参与全球高端人才竞争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关节点。海外人才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日益发挥着突出作用。高校迫切需要一批海外高层次师资人才的有效带动和直接推进,促使部分学术学科发展瓶颈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突破、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整体水平较快改善,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9,(5):44-46
自1999年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以队伍建设为核心”推进学科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院长,成立以创新人事管理体制为特色的新机制单位,实施“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北京大学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聘用管理体制,努力营造适合创新思想发生和成长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良的学术环境,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鼓励创造,宽容失败;弘扬批判精神,培养问题意识;克服功利主义,创新机制制度;保障学术自由,提倡兼容并包是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术环境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拔尖人才,是指在本学科掌握系统学问并有突出造诣的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代表着本单位学术水平,决定着本单位学术地位的高低,培养拔尖人才,关系到单位的盛衰存亡。拔尖人才有明显的特征。领导要给能人搭台子,协调关系,优化拔尖人才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不仅有助于有志进入学术职业的人群顺利开展个人学术生涯,而且对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化以及提升各类学术组织整体的教学和研究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谁应来对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的质量负责,学术职业后备人才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及构建怎样的教育模式是大学学术职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生力军,对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建设,努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