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 ,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 ad r a(~ at 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 ,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 ,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突厥语的文献是公元七世纪的碑铭文献,更古时期突厥语,亦即原始突厥语的面貌,就只能依靠古代文献和方言土语的材料来构拟和推测了。本文就试图根据古代突厥语中保留的某些语言残迹来推测并确定原始突厥语的结构类型。一著名突厥语言学家巴斯卡阔夫指出:突厥语言按其类型是最有代表性的粘着语范例。突厥语的粘着特征明显表现在它们的绝大多数语法形式是通过把后缀附加在词根或词干上来形成的,后缀由于语音和谐律的作用、一般采用不同的变体,以和词根或词干的语音相和谐,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语继承和发展了古突厥语,尤其体现在语音方面。在古突厥语和哈萨克语中有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或在词根与词尾相连时,或构成新词时,在一些词根和词缀中间会出现"-y"、"-n"、"-s"等音素,因为这些音具有明显的过渡作用,我们命名为"增音"。本文通过探讨古代突厥文献语言和哈萨克语言中的增音,旨在分析哈语中增音的来源并阐述其在哈萨克语词中出现的两种情况。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增音在哈萨克语中由来已久,基于古突厥语发展而来,在构词和保护语音形式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各语系中,阿尔泰语系的语种仅次于汉藏语系,而突厥语族则在阿尔泰语系各语族中,语种及人口都占首位。一、突厥语的地理分布使用此语言的民族在地域上西起波罗的海,东至西伯利亚的欧亚大陆。主居亚洲,其中又以中亚及其邻近地区和西亚的黑海、里海最为密集,总人口八千多万,  相似文献   

5.
古代突厥语方言研究(五)--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语文学是广义的哈萨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哈萨克族主要是以突厥语系的克普恰克部为核心,融合了在此之前欧亚大陆的斯基泰人和在此之后的蒙古人形成的。哈萨克语可以分为阿尔泰共同语、上古突厥语、古代突厥语、中古突厥语和近现代哈萨克语五个时期。关于古代突厥语及其碑文的研究,已经构成哈萨克语文学的一个单独分支。  相似文献   

7.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ǒ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求子母题是一个具有古老文化内涵的叙述单元。在蒙古族和突厥语诸民族民间故事中得以频繁出现。从文化视角解读,求子母题与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生育观念、萨满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长期的历史接触、共同的大语言资源、共同人文地理环境、原始宗教信仰以及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因素是蒙古族和突厥语诸民族中产生共同母题形式的主要原因,这是广大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家值得思考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从语音看柯尔克孜语的特点叶少钧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之一,由于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以游牧为主,居住在边远的地区,很少和外间接融,因而他们的语言较多地保留了古突厥语特有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和其它突厥语相比都有不少差别。但经过分...  相似文献   

11.
英国當世界大戰尚在進行之時(1914-1918)·關于退伍军士及当时尚在服务军士之恢复職業問題·嘗加以考慮·且已實施補救之計划·當時第一待決之問題·即退伍軍士之職业訓練问題·此種退伍軍士因服務疆場而成殘廢·不能再事戰爭·於一九一七年由軍中辭退·其为數甚多·初因強壯者須應戰事之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吉尔吉斯(我国称柯尔克孜)语与古代突厥语均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今天认为,现代吉尔吉斯语正是由古代突厥语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发展而来,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形态。主从复合句是句子的一种特殊构造.通过将现代语与原始语在主从复合句上的形态与意义上做一对比,有助于我们总结现代吉尔吉斯语演变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加深对现代吉尔吉斯语句法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
11世纪"突厥语诸的百科全书"《突厥语大词典》是维吾尔族的最宝贵经典书之一。《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全名是麻赫穆德·本·侯赛音·本·穆罕默德·喀什噶里,  相似文献   

15.
现代突厥语在词汇学领或中还没有得到应有规模的历史比较研究。在过去几年里,国内外刊布了许多关于比较和历史词汇学方面的论著,其中涉及到突厥语词汇——语义分化和整化问题的不多。在这些著作中,A·H·萨莫洛维奇的论文“土耳其人民的日、星期的名称”已表明开始研究突厥语词汇分化的问题了。今天还难以精确地说,用什么样的词汇标志使西南(乌古斯语)、西北(克普恰克语)、东北(西伯利亚语)和中亚(卡尔鲁克语)各突厥语组彼此区别开来,这种情况是由于在它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学者、突厥文化的思想家、语言学家玉赛音之子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他闻名于世的《突厥语辞典》中不仅对突厥部落的历史、突厥语的渊源、突厥语的文化遗产等许多问题进行了阐明,而且在地名学考证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全书用阿拉伯字母标音,用阿拉伯文注释,共收词7000多条,按词的语音结构分为8卷,每卷分静词和动词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突厥语大词典》唯一传抄本是在《突厥语大词典》成书的190年之后从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手稿抄写,但是抄写者在传抄的过程中把一些词语的音标抄错了.因为这些拼写错误己存在传抄本和土耳其语译本.翻译的时候一样出现在维吾尔文版《突厥语词典》中。《突厥语大词典》的汉文版是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的转译,汉文版的译者同时也参考了其他文字的译本,其中包括1941年伯西姆·阿塔拉伊的阿拉伯文影印本。所以《突厥语大词典》的汉文版也没能避免这些拼写错误。  相似文献   

18.
突厥语族诸语言(甚至整个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语素(morfema)的分类问题,主要是各种附加成分(affiks)之间、附加成分与助词(ulanma)之间的界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至今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突际问题之一。虽然任何一部研究突厥语语法的著作,包括某一语法问题的专题论文差不多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这一问题,但系统地研究这一问题的专著井不多见。正是由于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彻底的解决,所以使一些突厥语的研究者们在确定某些语素的性质时各持己见,使某些具体的语素在不同研究者的著作中得到的是形形色色的解释。如 dk(-tg)这一使用频率很高的语素,不仅在不同的突厥语里,甚至在同一种突厥语(如:现代维吾尔语)里,也做出了属性完全不同的解释。再如:现代维吾尔语里到底哪些附加成分具有格的品质以及adtdiki,baturlart 等结构是否具有词的品质而应收入词典等等。所以突厥语族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突厥语大词典》中记载的语言为对照基础,对哈密方言中保留至今的古代语言现象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做一分析,为描述维吾尔语的发展过程和注释一部分古词语提供重要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语言自产生之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逐渐变化发展的。现代哈萨克语是继承和发展古代突厥语的结果,是在古代突厥语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哈萨克语在文字、语音、长元音和辅音音位,以及名词语法范畴的数和格等方面与古代突厥文语法相比,都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