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法国教育学专家梅迪契在《新教育》一书中所展示的有关教育学学科资格、“新教育”对教育学科学化的影响、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和基本问题、教育学与其边缘学科的关系等教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笔者就这些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什么——兼论教育学的责任伦理立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省思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不是要进行一场教育学学科划界与领地捍卫的“圈地”运动,也不是要发起一场教育学学科性质厘清与科学性捍卫的“保家”运动,而是要形成一种自识———作为“教育学研究者”的治学的基本态度与所秉持的关于教育的基本信念的自我省思及其明确化。因此,教育所指涉的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发生了的、发生着的实质性、意向性关系。因而,教育即意味着责任,教育学就是责任之学,教育学的基本学科立场应是责任伦理立场。  相似文献   

3.
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仍处创建阶段,有必要在学科性质问题上形成一些基本认识。本文扼要评析了国外学者关于教育社会学科性质的三种观点,即“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和“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结合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评析,本文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第二,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第三,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相似文献   

4.
研究一门学科的学科属性 ,意在揭示一门学科的特质 ,确立一门学科在学科之林的地位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新的学科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其学科属性 ,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学视域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 ,主要是运用社会学中的分析理论来进行观照。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软”度明显 ,“硬”度较淡的多范式的软学科。从学科的基本范畴、核心内容和服务领域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都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本体论或认识论范畴 ,而是一门多范式的软性科学。2.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纯”度较低、“应用”较强的实践学科。3.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1984年创办以来,学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学科体系逐步完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10,(3):F0003-F0003
《教育学的“理论-实践”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程亮博士在探索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本理论性著作。该书主要从实践哲学的立场,沿着教育学史的脉络和知识分类的框架,系统考察了五种取向的教育理论及其内含的教育实践观。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史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理论学科。它主要是通过研究教育学自身的理论运动 ,为现代教育学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启示。教育学史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七个目标要素 ,即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理论综合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科整合意识、启迪学生问题意识、开启学生的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史”是一门以历史上的教育学理论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研究教育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探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规律,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繁荣教育理论提供历史借鉴。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许多人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这一目的出发,对“教育学史”的研究给予了  相似文献   

9.
《怀化师专学报》2013,(6):F0002-F0002
人文教育学学科是怀化学院进行”综合专业”改革的产物。该学科创建于1997年,是在“综合文科教育”、“人文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追求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与本土原创性方面,中国教育学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三大悖论:教育学研究中的“说”—“做”问题、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合”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我”—“他”问题。需要矫正教育学中只“说”(教育)不“做”(研究)的偏颇,克服各分支学科过于强调独自与独特而忽视相互关联与合作的痼疾,警惕研究中对西方话语的尊奉抑或在中西之间相互“套解”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从教育学的未来境遇、现实境遇两个视角对其进行反思,提出构建“可能”的教育学学科境遇:教育学应具有学科独立意识;教育学应从实践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教育学要彰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未进入本文阐述之前,先有两点说明是必要的。第一,在日常行文中或科学分类中,人们常将“教育学”与“教育科学”视为同一概念,都属于一级学科。属于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包括了“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这里...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原理、教育原理、教育概论等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但长期以来存在着称谓的混乱和内容的重叠,严重地影响了学科自身的建设。因此,应对其进行如下学科改造:教育学原理改称为理论教育学;教育原理是关于教育的一般的科学原理;取消“教育概论”这一学科称谓,或改造为“教育学概论”或者“教育学科概论”,或改造为一种教育常识。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设置“基础教育学”学科已成为教育学科研和教学的突出问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机构中,设立了基础教育学科规划机构,但在学位专业目录上基础教育学科仍然是空白。在现行专业目录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内,有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但没有基础教育学。专业目录中没有设置“基础教育学”,既说明对该学科尚未给予应有的学术承认,也使得高等院校和专门科研机构难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基础教育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这些均不利于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关园园  吴原 《教书育人》2009,(11):21-23
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在业内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离开教育学界,却并不被“其他严谨的学术同侪”所承认,在教育学者努力构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同时,教育学却被其他人看做是一门“次等学科”,这确实令人难堪。事实上,相对于“非次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教育学者的付出并不少,但得到的认同却不多,“在讨论学科问题的真正学术著作中,你不会找到‘教育学’这一项目”,并且,“多年来‘教育学’已逐渐接受屈居次等学科的地位……无法找到一种显示出其学科地位的声音去作出回应”阻教育学处于一种迷失自我与学术缺位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这一名称究竟指代什么样的教育学存在,这就是教育学的范围问题。搞清楚教育学的范围对于人们确立明确的学科意识和清醒地进行教育学术研究很有价值。我们考察了“教育学”名称的应用情形和教育学学者对教育学范围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认为,史、论、用,就是教育学的基本层次和范围。换言之,当我们提到“教育学”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它包含这三种类型的研究,即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历史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通过考察教育学的范围,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学的名与实。  相似文献   

17.
比较学科——理解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可能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比较”学科大量涌现这一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着重对比研究了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两个“比较”学科共同面临的“四个困境”:比较困境、母学科困境、学科性困境和国界困境,进而提出“比较学科”的可能性,并展望了从比较学科的视角观照比较教育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方法的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蕴含三层旨趣,即作为课程的教育学、作为理论的教育学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目前作为课程的教育学已基本成熟,作为理论的教育学也处在发展中,但作为方法的教育学才刚刚萌芽。教育学只有在“课程”与“理论”之外,在学科方法以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学科视界与理解方式,才能称之为完备的学术性学科。文章认为,成熟的教育学不仅意味着一门课程、一种理论,而且代表着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世纪末对我国教育学进行反思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角度出发 ,提出要建立“中国教育学史”学科 ,并对中国教育学史的学科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具体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任务和内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特征来看,教育领域都无法拒绝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由此,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向:其他学科研究者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而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探讨的“教育的立场”;教育学专业研究者力图通过研究,提高教育学理论水平,建立、完善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立场可以并行不悖,并有可能相互促进各自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