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伶  赵洪 《精武》2012,(7):10-11
随着举重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举重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差距越来越小,但比赛时的成绩却相差悬殊。在技、战术水平相近的情况下,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正常发挥主要是由自身的心理素质高低决定的。因此,如何提高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及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是当前举重训练工作中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侯媛媛 《游泳》2011,(1):64-65
跳水是一项力与美相结合的项目,其对动作优美、稳定的追求以及比赛中的多变,都对运动员的竞赛心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增强跳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稳定性,保证他们在赛场上稳定发挥、高质量地完成全套动作、取得好成绩,成为跳水运动员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因此,在技术和力量的训练之外,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是提高其训练水平、确保竞赛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比赛当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干扰到运动员实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由情感培养入手,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从技战术训练入手,强化运动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强化回忆能力训练,加强运动员的思维与技术水平等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勇 《冰雪运动》2005,(2):8-10
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态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自我效能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成绩的影响,提出自我强化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暗示训练等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5.
高校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与技术提高是紧密相连的。力量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助于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技术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提高比赛效率。文章分析了力量训练与技术提高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传统力量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方法。此外,还探讨了动作技巧分析、模拟训练活动和教练个性化指导等技术的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红 《中华武术》2013,(11):24-25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能合理地应用技术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运动员利用能量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划船教练员,不但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等各种素质,还要努力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培养少年运动员比赛时过硬的心理素质?就我多年的训练做法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动作技术,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保障,尤其是在当竞赛双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势均力敌时,心理素质往往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因此运动员体能、技术的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获得以及战术的有效运用,均应以良好的心理训练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散打运动也在飞速发展。运动员取得好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散打比赛赛前、赛中、赛后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心理素质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并找出克服的方法,从而为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犇 《游泳》2013,(5):64-65
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决定着整个比赛成绩的发挥,其作为竞赛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运动员平时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日常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构成训l练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 着现代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和强竞争的方向发展 ,跨栏运动员要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专项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又与跨栏运动员的意识、心理控制能力、情绪稳定等心理素质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大量实践证明 ,一个跨栏运动员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达到应有的水平 ,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 ,在比赛中也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在跨栏比赛中 ,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有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战术水平 ,而且还要具有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 ,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飞跃发展,运动员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拳击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水平越高,比赛就越激烈。在双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伯仲难分的时候,往往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心理素质是拳击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赞  刘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868-869,88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成套动作稳定性及竞技水平提高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加强蹦床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由蹦床项目的特点和规则要求所决定的;运动员成绩的稳定及竞技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确的感知觉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伍珺辰 《健与美》2023,(7):118-120
射击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运动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比赛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射击水平,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本文针对射击运动员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训练方法展开了相应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比赛中,如不能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从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方法入手,探讨提高冬季两项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跳高是一项克服一定高度障碍、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跳高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决定了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有当运动员具备了良好技术能力以及比赛心理准备和能力时,才有可能成为比赛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训练,指的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心理教育过程。在武术比赛特别是在同一组别的比赛中,由于各队学生运动员之间的各项身体和技术因素相差不多,这时候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比赛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比赛前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就成为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关键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中小学武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具有学生和运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心理品质、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往往渴望与强手竞争,在比赛中敢于拼搏,他们能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而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则对比赛,尤其是与强手同场的比赛表现出恐惧心理。这些运动员往往由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而发挥失常、技术变形。因此,在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和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摔跤是竞技双方运动员身体上进行直接对抗的重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运动员掌握技术、提高成绩的基础。力量训练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结果,所以摔跤运动的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摔跤的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密切结合摔跤的力量训练;对于摔跤的力量训练并不只是的增大力量,而应在训练运动员最大力量的同时训练力量的爆发性与速度性;力量训练的方法对于运动员力量的增加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训练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训练成果,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铅球是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为基础的速度力量性项目,集速度、力量、爆发力于一体。推铅球时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绝对力量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技术和意志品质。推铅球训练指导思想的确立,训练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运动成绩的提高等都依赖于对铅球项目特征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对男子铅球运动员李振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高校部田径比赛前的短期强化训练过程的分析,说明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