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2)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在校畲族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分析畲族大学生体重指数(BMI)与体质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畲族大学生的BMI总体处于正常范围;BMI的升高对畲族大学生的形态指标呈显著递增;超体重组身体机能,素质指标中的肌力和耐力明显比正常体重组差,说明BMI的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揭示了浙江畲族大学生BMI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改善畲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体质指标的分布特征的比例。女生BMI值偏低的达到17.87%,远远高于男生的9.34%。由于受到现代审美观的影响,女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比较注重体型的发展,甚至盲目地追随社会上的各种“减肥运动”,“减肥方法”,进行不合理的饮食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BMI值偏低。2.BMI指数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的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河北省大学生BMI与其各项体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多数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且体重指数正常组的体质指标多数高于体重指数偏低或者超重肥胖的组别,偏轻组也较高于超重肥胖组。说明超重肥胖组的各项体质指标的下降与其体重指数过大相关。  相似文献   

5.
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运用文献资料调、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等 5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 (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 (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 ,大部分分布在 18.5~ 2 4的标准之间 ,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 2 )BMI值与肺活量 /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 ,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何琳 《西藏体育》2009,(4):44-4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西藏自治区2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BMI值基本分布在18.5—24之间,但有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BMI偏低或偏高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低于MBI正常的学生;BMI偏高的学生又低于BMI偏低的学生身体素质。MBI异常都可能会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BMI偏高的主要影响是使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下降,BMI偏低会使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BMI值与唐山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唐山市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河北省成年人(20—24岁)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唐山市大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测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8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BMI值基本分布在18.5~24之间,但有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BMI偏低或偏高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BMI正常的学生;BMI偏高的学生又低于BMI偏低的学生身体素质。BMI异常都可能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BMI偏高的主要影响是使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下降,BMI偏低会使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的关系,以220名普通大学生(男女各110名)为实验对象,通过测量其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结果发现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之间相关性极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WHR)与身体成分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1)《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身体成分;(2)建议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价身体成分的指标宜选体脂百分比、BMI和WHR,首选为体脂百分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学生步行量与体质的关系,建立大学生步行量参考标准;方法:使用计步器调查302名大学生1周的步行量,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Person相关法分析步行量与各项体质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法建立大学生健康步行量参考标准;结果:大学生步行量与BMI、台阶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及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之间有低度相关性,采用ROC曲线法可建立台阶指数及格、肺活量体重指数及格和体质健康测试及格所对应的步行量切点;结论:11 000步/天可作为大学生步行量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群体质指数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此类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群超重与肥胖的防治,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该群体的平均体重指数为23.80kg/m2,高于全省均值水平,人群中BMI指数正常的占49.13%,体重过低者占4.13%,超重率37.25%,肥胖率9.5%。BMI指数越高,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患病率也越高,人群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率最高。结论:该群体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50%,体重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患,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贾丽娟  赖其军 《精武》2012,(35):9-11
以湖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体重过轻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和正常体重士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体育课成绩、三项素质成绩及体育敏珠习惯的对比分析,研究我国体重过轻套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状况,分析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主客观困素,并导求相应对策,以促进我目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正常发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对身高标准体重各等级学生机能、素质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在总体上集中分布在较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身体形态对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和握力、握力体重指数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台阶试验和坐位体前屈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指数分组,分析BMI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高校体育教育提高理论依据,从而使教师对BMI指数有正确的认识,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质。  相似文献   

15.
哈佛大学医学院朱安·曼松博士在对30至55岁妇女连续16年进行追踪观察后指出:身高相同时,越苗条的,死亡率越低。但人只有在超重时才会增加发生疾病的危险。应防止短期内(1年)体重大幅度增长9千克以上。根据曼松博士研究,美国政府制定出“健康体重”的新概念:不把注意力放在标准体重上,即只要体重是在健康的范围内就不必减肥。 此范围可以根据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用现实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的值称为体质指数。体重健康的人这一指数应在18-26之间,超过26就说明该人确实是肥胖了。 如果您的体质指数真的超出了上述范围,并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任一项,那您就只得去减肥了。  相似文献   

16.
陈志坚 《体育世界》2014,(12):130-131
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年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个体素质发展单一,大多数大学生很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结论: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年级越高体质指数越低,年级越高锻炼积极性越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取得体育成绩,对体育课兴趣不高,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10所点校大学生2013年的体质监测数据中的部分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江苏省大部分学生BMI值处于正常水平,小部分学生BMI值不在正常区间内,其中,女大学生的低体重率较高,男大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比例较大.此外,通过将2013年的数据与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对比发现,江苏省大学生的BMI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务必引起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多管齐下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也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体质指数分组,釆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调查部分体质指数异常的大学生摄食行为和休闲行为,目的是发现该人群存在的医学问题,旨在为肥胖或过瘦人群提供相应的科学健身指导方案,进而为大学生良好摄生行为(摄食行为、休闲行为等)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等级体质指数(BMI)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探讨BMI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规律.结果:(1)BMI对男大学生应对方式求助(F=3.623;P=0.014),问题解决纬度(F=2.738;P=0.045)影响显著;BMI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求助(F=2.904;P=0.043),逃避纬度(F=3.398;P=0.036)影响显著.(2)男大学生在求助、问题解决纬度中,低体重组别均数都高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三组均数.(3)女大学生在求助纬度中,低体重组别均数高于正常体重组;在逃避纬度中,低体重组别均数低于正常体重、超重两组均数.结论:低体重等级BMI对男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具有负面影响,应加强对BMI低体重等级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江苏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就当前江苏省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从江苏省200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部分评价指标、项目设置及评分标准尚存在某些亟待改进之处。按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指标,测试样本在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偏态分布,严重偏向于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的学生一侧。在进行二选一测试和评定成绩时,不同项目及男、女生同一项目评分标准之间的相关度不高,造成项目评分标准之间差别较大,导致评定等级不一致。建议加强不同测试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加强男、女生相同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同时,对体重的评分标准及比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充分体现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