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方面,较其他专业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的诸多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在体育方面学会竞争,而且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也展开全面竞争,使他们在思想、知识、体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高校体育应面对目前大学生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困扰,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所涵盖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为他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加速大学生的适应过程,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使他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并在内化竞争的意义、规范、道德等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各种竞争的社会意义。培养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有效缓释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促进个性形成和完善个性发展,形成现代人的意识,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调查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大学生竞争意识与参与体育因素的相关程度进行初步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态度、竞技比赛、业余训练与竞争意识的培养相关程度最大,体育价值取向、体育情景、练习频率、训练水平与竞争意识的培养相关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冬季体育中的滑冰课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滑冰课程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运动技能能力的提高,对建立乐观的情绪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竞争意识、培养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现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运动能力、创新意识、承受挫折能力、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高校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体育情商教育功能能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竞争意识和协助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验法对辽宁省21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5027名本、专科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兴趣特征、自我意识、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恋爱观等8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表明:辽宁省体育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自我意识、兴趣品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特征。在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比较中发现,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大学生。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组别的辽宁省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比较结果表明:男生优于女生;一、四年级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二、三年级则相对较差;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城审与乡村学生心理存在差异并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陈明学 《精武》2012,(8):64-65
体育群体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产物,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体育群体的内涵以及目前体育群体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如何通过体育群体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是培养体育健康意识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文章拟就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问题,分别从学校方面、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心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进行讨论,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调查表明 ,现有的体育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以及体育习惯方面还存在着种种不足。本文在探讨其原因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所产生的心理价值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纠正学生竞争弱化的心态、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宣泄学生紧张情感的压抑、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开发学生应付万变的智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心理价值,应在教学过程加以开发和利用,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中阐述了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涵义及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提出了高校体育应把体育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从教学思想、内容体系和方法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走坊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领导者有力支持”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双面发展对策,以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赵华兰 《冰雪运动》2012,(1):74-76,81
冰雪运动是北方高校冬季体育课程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参加冰雪运动对于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在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需要具备的素质的基础上,指出冰雪运动在提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促进积极心态构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有利于培养合作与竞争精神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杰  姜同仁 《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106
本文以研究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系统地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等进行了理论性研讨。并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课程总目标,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体育学术界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关于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乏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成因及培养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滞后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改革的整体效果。因此,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一、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现状与特点体育参与意识包括直接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意识和观赏性体育项目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7.
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是:心理承受能力弱,社交能力弱,依附性心理强,自尊心过强,易产生焦虑情绪等,并据此提出了培养学生基础体育的能力和终身锻炼的意识。举办体育集体项目活动比赛,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心理调整训练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心理训练等对策,以便能使独生子女成长为21世纪所需求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樊伟 《体育师友》2010,33(3):71-72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任务之一。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培养其健康的个性,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是所有高校都必须关注的问题。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能为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个性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体育教师可以从体育游戏的规则性和公平性中塑造学生的公德意识和规范意识;可以通过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可以运用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武术散打竞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的对抗性、体育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决定了在高校进行散打竞赛是可行的。另外高校开展散打竞赛既能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对发展大学生的心理智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调查、对比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可得性心理能力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成就动机、工作综合素质能力、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作用。运用卡氏16PF、个体成就问卷、陶国富成才心理问卷,对52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人文素质方面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存在差距,揭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利于认识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