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促进学术创业和创业教育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仍缺乏理论指导。兼顾组织和制度层面,采用一个双元分析框架,对芬兰阿尔托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两所大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论上提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架构与构建路径,深化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促进学术创业和创业教育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仍缺乏理论指导。本文兼顾组织和制度层面,采用一个双元分析框架,对芬兰阿尔托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两所大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论上提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架构与构建路径,深化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效率及其社会价值,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创业型大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作为全球领先的创业型大学,其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有效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促进学生创业培育了理想的支持环境。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从多个维度剖析了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构建思路,提出了对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杰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2):16-19
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农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引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提出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目标及原则,对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主体、环境和资源逐一分析,并从主体、环境和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中国创业型大学的现状,探索更有效的大学“知识与技术溢出”途径,本文对我国高校院系的创业导向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和创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343份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中国高校院系的创业导向受到学科、国家资助情况、技术转移人员和机构支持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而经济区域和大学声誉无显著影响;(2)高校的创业导向将显著激发师生参加创业活动,主要体现为专利发明、衍生企业创办、产业合作、毕业生创业和博士生校外择业方面的创业绩效。研究结果在丰富创业型大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理论基础,整理归纳近4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深入调研了西南地区5所综合性高校(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双创教育实践,探讨生态系统中各主体要素间的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武健 《现代情报》2013,33(8):40-42
本文在探讨创业型大学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创业教育的现状,围绕图书馆对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用户驱动的、适应创业教育发展的全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科学学研究》2021,39(4):695-702
女性创业活跃度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整合创业生态系统的6大要素,采用基于组态视角的fsQCA方法,以62个国家为样本,挖掘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女性高创业活跃度的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创业生态系统要素并不构成女性高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但高社会规范在产生女性高创业活跃度方面起着更普遍的作用;(2)产生女性高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5类,即社会支持下的政府驱动型、社会支持下的人力资本驱动型、社会支持下的人力资本与政府驱动型、社会-政府-人力资本支持驱动型、社会支持下的市场与基础设施驱动型;(3)产生女性非高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4类,且与产生女性高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存在非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陆香港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小敏  阮秀庄 《科研管理》2005,26(Z1):40-45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今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创业型人才培养依赖于创业教育的发展.各国的教育机构及教育学家都在围绕这个主题来研究有利于创业教育理念的科学的教育机制.本文通过对大陆香港两地高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侧重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中港两地这些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再通过这些特点的归纳来对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静 《大众科技》2011,(6):195-196
文章分析了建设创业型大学,必然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符合创业型大学基本要求的创业教育体系。要寻求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实现途径,需要树立学术和市场结合的教师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竞争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大学教师面向市场的专业素养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二者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关于怎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问题.首先应该是解答好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思考怎样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问题才有了源头活水和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以安徽省某地方高校为个案,研究发现:创业社团具有推动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职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发挥效果并不显著。为了推动高校创业文化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学校应不断地完善机制,从组织建设到智力支持等方面全面加强创业社团的建设,提升创业社团开展活动的质量,丰富创业社团的活动形式,强化创业社团推动校园创业文化发展的作用力度。  相似文献   

13.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硅谷的发展历史中,斯坦福大学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硅谷的“心脏”。基于对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实地深入考察,从其发展背景、具体课程和非课程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就其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斯坦福大学良好的创业教育,强化了其师生的创业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技能的创业企业家,这是硅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硅谷的发展历史中,斯坦福大学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硅谷的“心脏”。基于对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实地深入考察,从其发展背景、具体课程和非课程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就其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斯坦福大学良好的创业教育,强化了其师生的创业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技能的创业企业家,这是硅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高校亟需构建相应的绿色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本文提出了高校运行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1234”实践体系:以“生态道德为导向、生态经济为核心”为理念;以“让经济人道德,让道德人经济”为目标;构建“课程平台+实践模块+孵化窗口”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绿色”共识、争取“绿色”支持、培养“绿色”师资、营造“绿色”文化四个保障。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有效推动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徐丽媛 《科教文汇》2014,(36):219-220
艺术院校扩招使得艺术类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出“创业带动就业”口号,各艺术院校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做好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并及时宣传创业政策,为有创业愿景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帮扶。本文结合南京艺术学院创业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阐述了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相关措施,希望以此推动艺术院校创业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1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作为国内创业教育的先驱者,在三年多的创业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即从知识的特点、课程的设置、资源的整合、团队的组织等几个方面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业人才孵化班进行深入地反思,希望能带给同仁们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李壮 《科教文汇》2013,(13):196-197
自从1989年创业教育概念提出以来,首都各高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实践创业教育,目前已经发展出了校内就业教育和校外收费培训两种模式。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与社会之间有效的资源流通和配置平台,可以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实践环境。如何利用科技园平台发展创业教育新模式,已经是创业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自立水平是其心理成熟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和大学生创业关系密切,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因素。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心理自立与创业认知、心理自立与创业情感、心理自立与创业意志这三个方面初步探析了大学生心理自立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最后简要阐述了提升大学生心理自立水平对创业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当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中,教师应在工作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思想,它既紧迫必要,又行之有效,也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