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作家都知道,报告文学是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产物.除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新闻知识和采访手段必不可少.在从事报告文学写作之前.笔者也曾在南北方十几家中央级、省级媒体做过一线调查记者,深知舆论监督的艰难.近五六年以来,因工作需要、笔者转行从事专业报告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
石野 《青年记者》2010,(11):1-1
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作家都知道,报告文学是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产物,除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新闻知识和采访手段必不可少。在从事报告文学写作之前,笔者也曾在南北方十几家中央级、省级媒体做过一线调查记者,深知舆论监督的艰难。近五六年以来,因工作需要,笔者转行从事专业报告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3.
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重特色。它是一种年轻的文学样式,敏捷的文学样式,如美国进步作家基希所说,也是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危险,但吸引着记者和作家们去尝试,在于它有着特殊的魅力, 这里只想从写作的角度,讨论报告文学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阅读报刊史可以得知,报告文学是从新闻衍化而出的,有新闻才有报告文学,其最初的物质基础便是报纸。为了满足读者对一些新闻事物新闻人物更加细致的了解,新闻工作者以文学结构、文学语言、文学手法,创造了这一魅力独具的新闻写作样式。同时,其与生俱来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又赋予这一写作样式与众不同的生命活力,并被大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5.
打开《人民武警报》驻宁夏总队记者刘有龙那厚厚的17本刊稿剪贴本,让人惊叹:自1986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军内外数十家报刊、电台刊播各类体裁的新闻稿件、图片2200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70多万字,获奖作品40多件,有5部报告文学被(黄河文学》、相匕京工人报》、猩期天》等连载,他被全国15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撰稿人,是集新闻、摄影、文学创作于一身的优秀记者。今年34岁的刘有龙,祖籍南京高淳县。他从小就对文学、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入伍后,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较高的写作天赋,使他很快成为团政治…  相似文献   

6.
新闻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深不见底的艺术。记得一位资深记者曾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欠缺记者素质的作家不是一个好作家;相反,没有文学素养的记者也不是一个好记者。”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各门学科的交叉渗透,我们的新闻正愈来愈密切地与文学联姻结缘:新闻界有识之士培养“作家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的呼声日趋高涨,更具文学色彩的“现场短新闻”受到全社会的青睐并进入全国性评奖行列,新华社一批通讯被赋予报告文学的韵味……。凡此种种都在提醒广大记者,在新闻采写和创优的竞争中,如一味停留于追…  相似文献   

7.
试论报告文学的新闻属性廉正祥报告文学被文学界称为轻骑兵,笔者却认为报告文学是新闻记者手中的重武器。因为报告文学可以将新闻的真实性,评论的思辩性以及文学的艺术感染力熔为一体,产生新闻和文学的综合效应。报告文学在前苏联长期被称为特写,日本叫报道文学(我国...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转给我一篇报告文学习作及作者的信。作者周自狄在信中说:“……我写了一篇《团旗下的‘花香’》的报告文学……写好后,我送给了主人公及主人公所在的厂党委。他们看后都说:‘写得比较成功’,我拿给周围的同志看,他们都说不错。可是,当我把稿件投到有关报刊时,却给退了回来……”作者看了《新闻与写作》后,希望能帮助他找找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有艺术加工的一种文体.也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还有人说:它是以文学的手段来“你报告我”、“我报告你”。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文学性”和“新闻性”。以常见的报告文学作品来看,它的“新闻性”体现于报告文学本身的“现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中。一、它是信息的载体,是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温度计”和“风向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现代意识的体现者。所谓“现代意识”,就是作者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对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10.
关于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也是一个长期存有争议,有待探索的问题。当前,主要有两种功能论,即新闻功能论和文学功能论。新闻功能论认为,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写的报告。它的社会功能在于报告,主要是传播新闻信息,进行舆论宣传。有的将这种功能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宣传功能;二是理论的指导功能;三是社会教育功能。文学功能论认为,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反映新闻题材的一种形式,虽有一定的新闻性,但它如同文学一样,“是通过文学鉴赏起作用的”。“缺乏艺术鉴赏价值,就不是报告文学”,而且断言,“报告文学的文学功能在逐渐增强,新闻功能在逐渐减弱,文学功能将取代新闻功能,使报告文学进入艺术王国。”  相似文献   

11.
报告文学体现军事记者实力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文体。它既具有新闻的内容真实、主题鲜明、讲求时效的特点,又具有文学的形象描绘、构思巧妙、语言生动等特质,是新闻与文学的融合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种,如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说等。  相似文献   

12.
New Journalism有译"新新闻学"或"新兴新闻学"的,也有译"新新闻写作""新新闻报道"或"新新闻报道文学"的."新集纳主义"是音译,是介于新闻和小说之间的一种写作体裁,意译以"新新闻写作"较好.本世纪60年代,美国文艺评论界流行过"现实与虚构混合"的理论,认为要真正反映现实,最好是用新闻的形式报道真人真事,但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即用虚构的手法来写,于是兴起了"新新闻写作".这类作品的作者,被称为"新新闻记者"."新新闻写作"是用小说的技巧、文艺的笔法,报告所见所闻,既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又允许作者在描写事实  相似文献   

13.
对于广大新闻爱好者来说,报告文学的创作实在太富有魅力了;掌握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是许多青年记者、通讯员的一个愿望。本刊发表的《头雁之歌》,就明显地显露出北京日报记者李培禹在这方面的尝试与追求。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对这篇习作进行了认真评点,其中谈到的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报告文学的创作特性以及通讯如何向报告文学“过渡”等,都是爱好新闻写作和报告文学创作的青年朋友们所关心的。为此,本刊在刊登《头雁之歌》的同时,特发表陈祖芬同志的信,希望能对有志于报告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张志安 《新闻大学》2007,(4):108-115
【访谈实录】真相不足,需要通过报告文学来弥补张志安(以下简称"张"):记者和作家两个身份,您会把哪一个放在前面?为什么?卢跃刚[1](以下简称"卢"):记者。就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价值、理念而言,当然是记者在前,虽然记者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当作家和我的经历有关。80年代,虚构和非虚构的东西我都写,写了很多报告文学和非新闻类作品。1986年,我以小说家的身份进入报社后,还在写先锋小说,但一年以后,我就转型了。因为见证了大量中国的现实,但不能都通过新闻的形式报  相似文献   

15.
杨升 《声屏世界》2005,(7):58-58
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相合的产物,它以文学手法来描写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不能像小说那样塑造典型、虚构人物和情节,而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挖掘典型。这对于每天都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坚持在第一线采访的记者来说,是可以及时发现和挖掘典型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而且,在保证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也非难事。  相似文献   

16.
一、提出一个问题 长治江雪等文友,原先做新闻工作.近日收到她寄来的报告文学集,伴有真诚来信.她和不少记者朋友一样,有写作才情,有追求信念,也很勤奋.但他们不约而同谈及一个困惑:新闻记者采写报告文学,具备媒体优势,原以为与这种写实文体算是"近亲",几无隔阂,因而感到难度不大.但在写过几年又发表了一些报告文学之后,却发现读者反映一般,社会效果不强,各方面评价难尽人意.这时,感到真正写好报告文学并不容易,极欲提高一步.五月里,山东作协举办报告文学高研班,学员中有不少报社和电视台业务骨干,竞也纷纷提出了这一难题.我在济南与班上文友交流一课,发现此类问题超过一半.  相似文献   

17.
南京政治学院举办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江宛柳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对于加强解放军报社记者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及全面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江宛柳同志是解放军报社一位非常优秀的记者,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记者。她几乎垒下了新闻和文学的所有重要的全国全军大的重要奖项,比如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等。她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说她是金牌记者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新闻采写百家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资料室编纂的《新闻采写百家谈》即将出版,它是一本文摘性的新闻业务读物。内容包括:列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论新闻采写,记者修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通讯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报告文学写作七个大部分。共摘录了自1913年到现在七十二年间两百多名中外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记者面对的工作,天天都不一样。因此,记者要"吾日三省吾身":自己的能力适应这种"日新月异"工作的需要吗?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式途径各异,但殊途同归,依作者从业体味,从建立新闻信息库、培养社会学家的眼光、锻炼以小写大的技能入手,可以不断有效提升记者新闻操作能力。建立新闻信息库某种意义上说,新闻的写作过程,就是新闻信息的整理过程。新闻作品的多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战线刮起了一场报告文学的旋风。人们偏爱这一文体,是因为它既具有新闻的时效性、战斗性,又具有文学的生动性、可读性.在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的今天,报告文学成为真实、全面、深刻反映生活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这股报告文学热的浪潮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之作。然而,也有许多冠以“报告文学”之名的作品,读来感到枯燥无味,令人失望。因此,提高报告文学的品位和可读性,已成为摆在新闻界作者、编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