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而人格特质则是影响个体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对江苏省六城市563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人格特质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宜人性""开放性"人格特质越明显.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可从教师个体、教师教育和社会评价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影响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角色冲突、工作负荷、家庭平衡以及民办高校招生对象的特殊性和管理体制的欠缺都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针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个体、家庭层面、民办高校和社会几个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职业的特点、各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既要通过教师个人自身努力,同时社会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也要予以深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尤其表现在低成就感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个体人格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采取积极对策来缓解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便会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因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所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是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实施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的群体之一。本文概述了个体因素、情绪劳动、职业压力、人际关系和组织特征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介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及身心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梳理了中小学教师的被援助需要、职业倦怠改善意识以及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双向应对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奇台县一中高中教师为例,通过实证研究调查目前新疆农村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其原因并寻求减轻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教师整体呈现职业倦怠,且三个维度的倦怠程度相似;年龄在20-30岁,具有初级职称的农村高中教师在教师职业倦怠方面表现最突出,但其它个体因素如性别、教龄、婚姻状况等对对职业倦怠并无显著影响;社会因素是造成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且与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