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耐力素质的训练应注意年龄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于青少年耐力的训练更要注意结合其自身特点。主要以一般耐力性练习为主,也就是耐力基础训练。训练中以有氧代谢为主,同时结合有氧和无氧混合性代谢训练,方法和手段体现出多样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耐力训练中 (有些运动项目称为体能训练),耐力素质的训练应注意年龄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于青少年耐力的训练更要注意结合其自身特点。主要以一般耐力性练习为主,也就是耐力基础训练。训练中以有氧代谢为主,同时结合有氧和无氧混合性代谢训练,方法和手段体现出多样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在短跑训练中,短周期训练的计划安排、手段及方法选择与创新、训练的效果关系到队员成绩的提高,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短期内提高短跑速度训练方法和手段1、训练的几个阶段和内容安排(1)基础训练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分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基础训练中有氧代谢训练(耐力练习)比较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要想提高冬季两项滑雪项目的成绩,必须同时提高越野滑雪和射击的技术水平。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切实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加强上坡地段和下坡地段的滑行训练。(2)加强射击训练,要特别提高运动员抗干扰的心理训练。(3)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加强基础训练(即加强有氧训练)和实战训练。  相似文献   

5.
从笔者多年带队训练实践来看,不少高中400米跑运动员对有氧耐力训练不重视,甚至感到厌烦,这导致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效果不好,影响了专项水平的提高。下面,笔者就简略谈谈有氧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并将我们常用的训练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有氧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从400米跑的供能特点来看,虽然有氧代谢只占5%左右,但运动员却不应忽视有氧耐力训练。因为从生理上来讲,发展有氧耐力会对血液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产  相似文献   

6.
邱俊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09,30(1):57-61
有氧耐力是人体从事耐力性运动的重要能力一,最大摄氧量是客观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本文对有氧耐力的重要测试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有氧耐力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梳理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新方法。耐力性项目的连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紧密,而无氧阀在评定有氧耐力水平、制订有氧耐力训练强度等许多方面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有氧耐力训练在很多项目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科学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部队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江西省武警机动中队武警战士体能训练的情况,对武警部队战士的有氧耐力采用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法进行测试,根据不同的有氧耐力水平,将武警战士分组,并进行五公里的耐力测试,对武警战士的体能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耐力水平和训练成绩呈正比;不同有氧耐力水平武警战士的训练成绩进步幅度不同。有氧耐力水平优秀的武警战士,训练前后的成绩对比不明显,有氧耐力水平良好的武警战士的进步幅度为最大,有氧耐力水平较差的次之。由此我们得出,有氧耐力,它决定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有规律且持之以恒的训练对体能的维持和提高起决定作用,部队在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应该坚持进行体能训练,保持训练的连续性,保证武警战士有一个良好的体能。  相似文献   

8.
有氧和无氧耐力是耐力项目训练的重点,也是当前运动训练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并极具争议的问题.专项耐力对有氧和无氧能力具有不同的需求,它们二者之间的比例是专项耐力形成的重要依据.同时,有氧和无氧能力在横向和纵向还呈现出相互支撑和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该关系对耐力训练,尤其是专项耐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问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问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相似文献   

10.
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动气体分析仪和遥测心率计对20名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达3 6±0 32L/min(60 9±4 23ml/kg·min);无氧阈摄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79 8%,接近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水平;但一般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同比则有显著差异,提示武术基础训练中应注意加强有氧代谢能力训练,以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膜铁转运蛋白1(FPN1)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功能指标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以期能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效果和制定个性化有氧耐力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2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健康男子进行为期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使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其训练前后安静状态和递增负荷运动下的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应用PCR-RFLP技术解析受试者FPN1基因rs1123110、rs4145237多态性.采用association studies with training response phenotypes方法,分析rs1123110、rs4145237多态性与训练前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变化的关联性.结果:经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rs1123110的CC型群体100W/SV和100W/SVI的增加量显著高于TT型群体、CO和COI的下降量显著大于TT和TC型群体;rs4145237的CG型群体训练前安静时CO和Re/EF的增加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研究表明,rs1123110的CC型和rs4145237的CG型可以作为预测部分心室功能指标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对如何进行游泳基础训练进行探讨,指出有氧训练是基础训练的重点,在少年基础训练中,以有氧为主、自由泳为主、长距离为主是贯彻运大运动量训练原则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观察本队8名少儿游泳运动员中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中训练强度与血乳酸、血糖、尿蛋白的变化,发现有氧耐力训练中血乳酸随强度变化而呈正相关,随距离增加而降低;中长距离训练中血糖比正常升高20%-30%,但与强度和乳酸间无明显的关系;3000m及5000m有氧耐力训练后12h内尿蛋白总量虽然有所增高,但仍然在正常范围。血乳酸也可作为少儿运动员训练中控制有氧耐力训练的客观指标,并证实在有氧训练中5000m耐力训练对12-14岁小儿运动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中长跑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项目,其突出特征是"高速度""持续跑专项速度耐力"。根据这一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有氧--无氧混合代谢的能力以及无氧代谢及相应的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1耐力素质及其训练耐力素质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最基本的身体素质,分为有氧代谢供能的一般耐力、混合代谢供能的速度耐力、无氧代谢供能的速度耐力。其中有氧代谢供能  相似文献   

15.
<正> 400米跑的专门训练主要是发展速度耐力。在制定全年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结合采用大强度间歇训练、广泛间歇训练和重复间歇训练三种方法。速度耐力训练必须以一般耐力训练为基础。广泛间歇训练是用来发展一般耐力的,即提高持续的有氧耐力能力的最佳方法。在训练中衡量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大小的最基本方法是测量心率。每次训练承受一定负荷之后都必须认真地测量心率。测量心率的方法有两种:1.运动员用秒表自己测量心率——每次练习后两分钟,测自己的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测10秒钟)。2.教练员  相似文献   

16.
德国《竞技体育》2005年第1期以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为例,对世界和德国的耐力性运动项目训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文中将训练实效性的提高作为耐力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作者对多名世锦赛和奥运会奖牌获得者的训练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从总体上说,训练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运动员个体能力储备的挖掘和对项目特点的注意,即在训练中强调“区别对待”和“专项能力”。在提高耐力项目训练实效性的问题上,当前主要有以下4个趋势:1.训练负荷的增长与机体有效恢复的密切结合;2.有氧和有氧-无氧基础耐力训练质量的提高;3.专项力量耐力、速…  相似文献   

17.
耐力是竞走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那么,如何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使其具备长时间快速走的能力,是摆在教练面前的首要问题。1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应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随着年  相似文献   

18.
曹洪宇  李军 《冰雪运动》2010,32(2):6-8,31
有氧训练是提高优秀女子速滑1000m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基础,良好的速度耐力基础是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速滑1000m运动员在比赛600~1000m段落降速较国外运动员明显,表明速度耐力不足是运动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改变训练理念,通过控制有氧训练的强度、有氧训练的比例、有氧训练的质量有效掌握有氧训练的负荷;采用风阻式速度滑冰专项能力训练器、高住低训等新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我国优秀女子速滑1000m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培养耐力素质的教学法在冰球运动中,训练耐力素质必须要考虑到比赛的特殊性。负荷时间和负荷强度要求运动员有高水平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经验表明,做为专项耐力基础的有氧用力最好是通过中等强度的长时间负荷来发展。因  相似文献   

20.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