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认为女性形象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失真现象,表现为:女性形象被忽视与扭曲、女性人格被贬低、宣扬传统的性别角色、过度强调女性的外貌。通过分析体育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失真的产生原因,继而从社会环境、女性自身、媒介和法律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析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全球媒介的娱乐化趋势和受众的需求,使得体育新闻的报道也越来越娱乐化。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具体表现,体育新闻报道呈现出武侠式、“兵家语”式、幽默化及暴力倾向等多种形式的描述。但应避免过度娱乐化、低层次化。  相似文献   

3.
当今,网络体育新闻深受受众欢迎,但同时,在网络媒体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等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这些对网络体育新闻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该文归纳了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并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进行了举例浅析和反思,力求对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现象进行了冷思考,指出了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内容的庸俗化;语言的失度战争化等,同时指出这一现象会给媒体带来的影响:影响传媒的公信力;误导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社会风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大体育深度报道的力度;重视情感因素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试论体育新闻报道策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体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使得体育新闻的受众群体日渐庞大,其巨大的"注意力经济"效力使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乃至移动媒体手机等争相加入体育新闻报道的阵营,虎视于体育新闻背后这块可观的蛋糕。多方的竞逐使得体育新闻报道雷同现象严重,缺乏新意,如何在激烈的体育新闻报道中突出重围,形成自己的优势是众多体育媒体或从事体育报道媒体应该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策略——体育新闻报道策划,并对体育新闻报道策划的必要性、策划的意义及如何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策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新闻报道的意味、体育事实的编辑加工过程、体育事实的恒久性、体育新闻报道的阶段性、体育新闻报道的立场问题进行了阐释,提出了研究体育新闻必须澄清的一个质性问题,即体育新闻与体育事实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体育虚假新闻产生的核心理由,即无意识的扭曲事实和有意识的捏造事实,最后简述了中国体育虚假新闻产生的其它理由。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受众对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的需求为基点,对体育新闻以及他的精神品位和受众者的需求进行逐步的研究和分析,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上表明,在当代社会,体育新闻要想发展,必须要满足受众者的需求。受众对体育新闻的需要,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精神需要,提高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应该及时把握和满足受众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准确定位,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报道制作出体育新闻精品。通过研究体育新闻其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总结出现代体育新闻的发展方向,改善体育新闻此目前的发展状况,希望国家能够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增强其自身的发展力,进而促进体育新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进行了探讨,娱乐化、大足球化、技术性偏误增多是我国体育新闻转播的主要态势,掌握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态势,以便使媒介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推动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新闻传媒理论为研究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中国国情以及近年来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基本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新闻报道具有政治、信息双重性、社会性、休闲娱乐性和商业性等基本属性。建议:体育传媒机构和体育新闻记者应该正确分析、把握体育新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属性,使体育新闻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0.
立足当前体育新闻报道发展的实践,详细分析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二律背反(即专业化和去专业化并存)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此基础之上,还针对当前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当前中国体育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面对体育传播研究中的新问题,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新挑战,来自16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媒体的21位专家学者于2019年11月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五届国际体育传播会议。论文将围绕会议的"中国体育新闻传播行业新格局""互联网时代的历史记忆与体育文化""奥运传播与营销的变革与发展""媒介融合下的体育新闻伦理、冲突与新趋势""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传播职业化"五个主题进行综述,以与大家共飨会议思想盛宴。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闻失实现象的存在,对体育媒介报道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破坏,影响了体育的和谐发展。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归纳了体育新闻失实的种类,透视体育新闻失实现象产生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体育新闻失实治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体的视野,将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置于广泛的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以及西方传播学的多学科框架中加以多元审视及理性解读,从而在理论的角度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判别,肯定体育新闻娱乐化存在的合理性及社会进步性,从而澄清对此问题的模糊认识,为中国体育媒体的娱乐化发展在理论上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国近60年来,体育新闻报道既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其参与者和建构者。本文通过对体育新闻报道在新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的表现及作用的分析,说明体育新闻报道形态的变迁研究是认识和理解建国以来体育事业发展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明星"就应是当代重要社会现象,不仅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体育文化传播和交流,同时也是影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体育明星"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农民参与健身热情,"体育明星"的新闻报道活跃了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氛围,"体育明星"的形象激发了农民追求体育健身,"体育明星"改善了村风,和"体育明星"增强了农民爱国主义的精神等方面来研究体育明星对新农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人民日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比较分析入手,探析近20年前后我国亚运报道视角以奥林匹克观发生历史演变的路径。研究表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我国官方纸媒亚运报道经历了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呈现出的政治图景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的多元体育文化图景,从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到以体育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从以关注我国优势夺金项目到重视对冷门项目以及非奥项目的报道,反映出近20年前后我国媒介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重大历史政治节点为界,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分为二战前、“福利国家”下、“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第三条道路”下四个不同历史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着重分析了新时期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作用机制及特征,主要涉及竞技体育政策形成机制及特征、精英运动员培养机制及特征、竞技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及特征、竞技体育资金分配机制及特征。最后则指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若干启示,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层面:构建民主、科学、连贯的竞技体育政策决策机制,强化竞技体育政策的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层面:完善教体融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国家彩票资金和政府拨款向社会基层竞技体育事业的倾斜,培育社会主体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公共服务层面:营造面向大众的竞技体育产品及服务供给机制,以高质量的精品系列体育赛事为平台,促使竞技体育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资金分配层面:提高竞技体育财政预算的科学性与激励性,加强竞技体育财政资金分配的监督审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蜀文化孕育下的成都民俗体育有其鲜明、独特的文化品格。在史料研读的基础上,从历史变迁及其演进过程的视角,对成都民俗体育所承载的蜀文化内涵及精神价值进行分析与阐释,揭示成都民俗体育具有"亲近自然、包容并蓄、浪漫趋新"等蜀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