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古诗十九首“东汉”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古者主要为建安说和西汉说,现当代以来,才渐次形成东汉说这第三种说法。西汉说之衰落,是东汉说与建安说合力的结果。在西汉说被彻底否定之后,学术界才有可能开始进行东汉说和建安说这一细致的辨析,西汉说质疑的十九首中有使用非太初历的问题,在建安曹魏说中反而可以得到圆通;五言诗体的成立,在建安、黄初之间.作为五言诗冠冕的十九首.应该是建安、黄初及其之后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王西德 《寻根》2008,(3):28-32
近代以来,掌故学盛极一时。只是因为用通俗眼光来看,治掌故学的专家中,多为旧式学人,于是学界多以别样眼光看待,甚且摒之于现代学术之外。实际上,这些人中不乏我们眼中的新式学人。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治学的格局气象决非简单的新旧一语所能概括,其治学范围之广阔与方法之精微,更非传统旧学所能涵盖。  相似文献   

3.
鲍鹏山 《寻根》2001,(5):25-30
“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从汉末至西晋,除了短暂的建安时期外,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为保命而不断退却的路。他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正义,放弃了良心,最后甚至放弃了是非判断力,放弃了现实感受力(如果还有感受力就往死里喝酒),他们仅想退守活命的一隅,就是这样,也很难逃脱被屠杀的命运。而官场的肮脏险恶倒着实教育了他们:“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他们恍然大悟,终于“鸟倦飞。  相似文献   

4.
凉山州博物馆近日请我为他们正式出版的《中华化论坛金沙江化专号》写上几句话。通过他们的介绍,我知道凉山州博物馆和川滇两省的许多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专家学已为这个课题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我为学们一如既往,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十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短暂的一刻。学们不计名利默默地为金沙江化的研究奉献出自己宝贵的十年光阴,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  相似文献   

5.
松林 《世界文化》2006,(4):35-35
在美国旧金山,有一群与纸为伍的人,他们设计不同的纸张,他们开设纸专卖店,他们教授如何以纸为媒材做成相框、笔记本等工艺品。这些以纸品为业的人,形成了一种新行业。  相似文献   

6.
就像我们不能合理地希望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被保存下来一样,我们也不能保存每一种语言。或许我们也不应该去保留每一种语言。这个道德和实际的问题是很复杂的,语言上的差异可以是一个国家统一的致命伤。假如某一世代的人愿意转去说主流人的语言,因为这样带给他们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利益的话,谁有权力来强迫他们一定要学他们的母语呢?但是当3000种语言消失时,我们可以确定许多不是心甘情愿而且可以挽救、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赵玫 《世界文化》2014,(3):34-36
<正>她问,无论谁,你认为一生只爱一次这样的说法真实吗·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无论对谁。然后我回答。那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就是一条长长的路。我们要经历很多的男人才能走完这条人生的路。而且要经过很多男人才能让我们变得成熟而完美。我是说一个人一生可能只爱一次吗·很多人穷其一生仅仅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激情使他们不断掀开生活的新篇章。总有最美好的在后面。而最美好的一旦得到便又不再美好了,甚至令人失望。于是那些有着进取心和生命力的人,便会永不停歇地追求下去,直到他们生命的停止。  相似文献   

8.
初春的夜仍有一些寒意,喧嚣的城市已渐渐平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大多回到了自己的小屋。然而在一个叫作网吧的地方,有一群人却迟迟不愿归去,他们已被那一闪一闪的屏幕引到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们正尽情编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据了解,本市现有注册网吧777家。这些大大小小的网吧可以说遍布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其中又以市中心和高校周围最为集中。而这些网吧大多是24小时营业的,夜晚正是网吧生意兴隆之时。网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人们在那里流连忘返呢?让们走进这群都市网吧人,跟他们—道经历一次网吧之行吧。上网只是为聊天。  相似文献   

9.
金钱与幸福     
金钱与幸福申明义编译如果说,金钱能买到幸福,人们通常是不会同意的,但如果说钱多点儿,生活就会幸福些,大多数人是会接受的。那么,有多少钱才会幸福呢?问年收入在1.5至3万美元的美国人,多少钱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22%的人回答需要5至6万,当问到那些年收...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7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学组织——“梅塘集团”。一群崇尚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青年作家,聚集在盟主左拉的麾下,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自然主义学运动。他们于1880年推出的短篇小说集(《梅塘晚会》,被看作是这个学团体发出的自然主义学运动的宣言。这些青年作家是:阿莱克西、塞阿、埃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他们以丰富而成功的创作实践,在法国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左拉、莫泊桑是其中的佼佼。  相似文献   

11.
顾炎武与人书顾炎武曾在与人通信中说:“一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学问,不是一天天长进,就是一天天退步。独自一人,没有学习上的朋友,就会因见识浅薄而难有成就。在.个地方呆得久了,就...  相似文献   

12.
在宁夏回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自娱性乐器。别看他们的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却十分悦耳动听。这些乐器制作简单,学起来也很容易,但他们却有着上千年的久远历史,蕴涵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感情。一、口弦幽曲动心扉口弦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自娱性乐器,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有流传。中国黎族人称为“口方”,纳西族称为“响笛”,高山族称为“嘴琴”,赫哲族人称为“空康吉”,印第安人称为“口号”。(北史)卷95中说:“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皇朝文献通考》中说:“以铁为叉,中置一簧,鼓之成音”。古文献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儒家的道德之学方光华儒家的道德之学,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分析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存在状况人在宇宙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人有什么特性,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家各派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一致。道家庄子就认为,人在宇宙中好像毫毛依附在马...  相似文献   

14.
卫绍生 《寻根》2010,(5):12-18
<正>随着安阳西高穴曹操墓的发掘和电视剧《三国》的播出,曹操再一次隆重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关专家学者在评论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或屏幕艺术形象时,常常会说《三国志》中的曹操如何如何,并以之与西高穴曹操墓中的曹操和电视剧中的曹操进行对比。其实,《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并不是最早的曹操形象,最早的曹操形象出现在王粲的《英雄记》中。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十三  相似文献   

15.
北岛 《世界文化》2004,(1):45-46
威士忌:苏格兰生命之水。一说起威士忌,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具有各式各样独特滋味和香味的琥珀色液体,它是苏格兰人引以为自豪的特产。苏格兰人称他们心爱的威士忌为“生命之水”,其金黄色泽被誉为“太阳的光芒”。英国人讲究餐前和餐后喝威士忌,席间则以葡萄酒佐餐。他们认为:品尝威士忌一定得专心致志,因此绝不能边吃边喝,要一口一口慢慢品尝享受,这样才能喝出威士忌的真正味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天人之学”□孟昭燕由于与人类的切身生活息息相关,“天人之际”——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受到思想家们的关注。他们探讨这个问题,往往从论天开始。从先秦到东汉,在我国思想史上就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峙的天道观。前者以战国时期的自然天论为代...  相似文献   

17.
“学”从字源上来讲,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专家认为“学”字,“当从爻取义兼声”(徐中舒《甲骨文辞典》),是个会意字,篆文作“斆”字。许慎《说文》:“斆,觉悟也。从教,冖。冖,尚矇也,臼声。学,篆文斆省。”段玉裁《注》,认为“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常相混用,既然“学”本身已经包涵有自觉与觉人,即学习与教人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为一个学大国,不仅为世界学奉献出数不清的大师,也为世界坛贡献了千余种名目繁多的学奖项。其中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非龚古尔学奖莫属。龚古尔学奖的创立是龚古尔兄弟。与化学家诺贝尔不同,埃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和弟弟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都是法国的作家,在法国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100年后,安卧在蒙马特墓园的龚古尔兄弟一定不会想到,人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小说,而是因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学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学习体育舞蹈.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审美愉悦享受,夕阳岁月过得很充实。学舞的兴趣步步上升.由学社交舞到学国标舞已成必然。但我们毕竟是老年人.如果学习成绩的增长与年龄的增长只能成正比,那就意味着没有进步。因此.需要抓紧宝贵的夕阳光阴多学多练、苦钻苦研,才能逐步提高。虽然国标舞技艺较高、难度较大、规范较严.步步有法有准。然而艺无止境亦有径.学不守成才有成。功夫不负有心人。  相似文献   

20.
大江健三郎、渡边淳一、村上春树堪称当代日本学三大家,在学消费性洪流的冲击下,他们始终坚守了严肃学的阵地。虽然三大家的写作风格各异,但是他们所关注的主题是相同的,他们都书写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状态,都探索着死亡的意义,都把笔触伸向了以往谈之色变的性领域,等等。而这些无疑代表着当代日本学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