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轮滑运动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学生们喜爱程度逐年提高,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的相关问题以实践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轮滑课程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初步形成了轮滑课程体系;普通本科生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很高,认为开设轮滑课非常必要,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还发现,学生最大希望在大一期间学习轮滑,因此大一是开设轮滑课的最佳时期;采取增加课时满足学生需求、多渠道培训师资力量完善轮滑教材、加强受伤防范意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加强轮滑标准场地建设等积极措施,保障轮滑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崔学开 《精武》2012,(35):105-105,107
本文运用文献、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珐,根据普通高校目前轮滑课教学的现状,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抡滑积极性,提高轮滑课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轮滑课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轮滑课产生酿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质量。因此,轮滑课必须从改进教师教学方击,提高任课教师的自身素养,深入贯穿兴趣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轮滑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轮滑运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选修课内容之一.但是在轮滑课教学中发现,影响轮滑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轮滑运动兴趣不高.本文结合教学对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更多的轮滑爱好者选课学习,为促进高校开展轮滑运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国强 《精武》2012,(15):9-10
轮滑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反应是决定轮滑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困素,为了提高轮滑的教学效果,克展学生的心里障碍,对高校女大学生学习轮滑的心理现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根据学生心理、生理、认知规律及特点安排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平地花式轮滑课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起东 《冰雪运动》2009,31(5):45-48
平地花式轮滑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由于平地花式轮滑运动动作难度较大又容易受伤,使学生在轮滑的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畏惧心理。通过研究认为学生在平地花式轮滑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的主观因素有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前准备不足、学生害羞心理、状态焦虑水平高、意志品质薄弱、轮滑的理论知识掌握少;客观因素有技术动作难度大、教学环境差、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当等;并针对主客观因素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运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等克服畏惧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速滑教学时数少,需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速滑教学采用陆地诱导和模仿动作的练习与轮滑模仿滑冰的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和专项素质,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陆地诱导和模仿练习的优点是条件简单,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模仿练习,缺点是缺乏冰上动作的实感;冰上练习优点是具有冰上动作的实感,缺点是练习难度大,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采用轮滑模仿滑冰的练习,显示出速滑教学的优势。用轮滑模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习的自我调控,这对于高校轮滑教学来讲,既是新思路又是新挑战。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学生内驱角度出发,探讨在轮滑教学实践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行为、态度、情绪等方面的影响,并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在轮滑教学的内容安排、目标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和学习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轮滑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轮滑课的技术教学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轮滑运动已被列为体育课程进入中、小学,对轮滑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组织与方法进行介绍,在教学中以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9.
表象训练教学法在轮滑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引入表象训练教学法进行轮滑课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技能水平低,缺乏自信,产生畏惧心理是影响轮滑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将表象训练应用于轮滑课教学中能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淑芝 《中国学校体育》2006,(8):I0003-I0003
黑龙江省哈尔滨铁路第一小学紧紧抓住创建校本课程的机遇,坚持特色办学的宗旨,于2002年底在学校开展轮滑教学。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学校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轮滑学习  相似文献   

11.
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校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占有重要的比例,女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轮滑基础差;身体素质差;动作危险、难度大;教师水平低;男女混班等。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区别对待;对学生加强保护和帮助;帮助树立自信心;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等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表明,导致高校轮滑课教学中女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为主、客观2个方面。森田疗法作为一种认知行为心理疗法,不但可用来救治心理疾病患者,而且其治疗理念也可用来调节体育课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以顺应自然、事实唯真、为所当为、少想多做的森田疗法理念,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对产生心理障碍的女生地进行调控,帮助其理性规划、重塑信心,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勇 《冰雪运动》2007,29(6):38-40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利用轮滑提高速滑课教学效果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尹威 《冰雪运动》2008,30(4):87-89
分析了当前北方高校完成滑冰教学任务的限制因素,针对北方普通高校大多数滑冰场建在室外,暖冬气温对上冰时间长短影响较大,使得速度滑冰教学任务受到影响这一现象,认为应合理安排秋冬季教学内容,秋季教学安排轮滑课教学内容;利用轮滑打好速滑课非冰期陆地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应用CAI课件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滑冰与轮滑相关性、迁移性教学,使北方普通高校在较短的冰期内高效率地完成速度滑冰课教学任务,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建议把利用轮滑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纳入速滑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速度轮滑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影响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有的教学地位.教学实践表明,速度轮滑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增强体魄、活跃业余生活,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竞争的意识;高校开设速度轮滑课程能增加体育教学的场地,促进体育教师一专多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器材多样化,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具有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譞  李迪 《冰雪运动》2016,(4):22-26
轮滑是一项集健身、休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现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新颖、刺激的心理及生理特点,给普通高校开展轮滑运动带来了良好契机。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沈阳市普通高等学校非体育专业本科生轮滑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轮滑课程开设率较低,缺少专业轮滑教师,各高校对轮滑场地、器材方面投入不足,教授项目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开展的竞赛活动少。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重视、增加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建设、加强对轮滑教师能力水平的培养等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高校轮滑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靡全球的轮滑运动,广泛受到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们的青睐。为使轮滑运动在哈尔滨市高校中更好更快地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哈尔滨市高校轮滑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高校轮滑运动的开展存在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设计不够创新、课教学条件不尽完善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师资水平、深化轮滑教学改革、加强轮滑场馆建设、营造课外活动氛围等应对措施,为更好地促进轮滑运动在高校中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