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话教学是师生交互合作的教学,是学习者在不断地与他人交流、互动、沟通和合作中习得知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视觉文化课程采用了集"课堂教学—论坛交互—创作协作"于一体的"三重对话教学法",注重课堂实时的师生平等交流、基于论坛的交互合作和创作协作的共同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由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伟 《物理教学》2020,(2):50-51
利用自制教具,设计三次探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对杠杆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知过程,弥补了教材仅以直杠杆以偏概全得到结论带来的缺憾,同时借助弯杠杆,建构了力臂概念,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教学线索,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依照教学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而设置的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程序。构建课堂的“教学线索”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由“点”到“面”,由“面”到线、由局部到整体的飞跃。因此,笔者结合本学...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新课标背景下,建构结构化的历史知识体系,实现历史知识由符号表征到意义内核的转化;创设结构化的历史问题情境,实现历史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培养结构化的历史思维,实现历史思维能力由低阶到高阶的转化,是克服浅表学习、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的对话过程。其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应充分调动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性。要达到这一要求,阅读教学中的"三趣"——理趣、情趣、谐趣要引起重视。"三趣"所追求的是给予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注重三趣,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陆超 《考试周刊》2013,(42):7-8
"三步"复习法,就是分三个步骤复习。第一步是书本知识,第二步是专题复习,第三步是中考练习。每一步骤的复习形式不同。特点是由零散到统一,由课本到课外,由理论到练习,这三步复习的内容步步加深,步步完善,逐渐贴近实际。总之,一切以考出好成绩为中心,一切以实战为主。采用"三步法"复习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知道了考试的范围,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考试成绩有了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所谓“迁移’提指“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就称为正迁移”。即已学得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已有经验对新课题的影响。在生物学复习课中,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运用直观法、对比法、整体法等手段,力图实现学生对课本知识由零散、杂乱到系统、有序的迁移;对生物学知识的感知由静态型思维(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向动态型思维(善于分析、综合、应用)的迁移,最终实现由单一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的迁移。能否实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能力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的对话过程.其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应充分调动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性.要达到这一要求,阅读教学中的"三趣"--理趣、情趣、谐趣要引起重视."三趣"所追求的是给予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注重三趣,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夏季红 《新课程研究》2010,(6):53-53,61
"三步一环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我要学。基本上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或谈预习收获;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置情境展开想象,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教育,实现情感观、价值观的升华,实现知行合一,最后的环节就是总结。  相似文献   

10.
张卫东 《甘肃教育》2009,(16):51-51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是以常见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为基础,以物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线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它由个别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分散到集中,穿插渗透。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解决化学重难点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制取氧气"教学为例,由情境设计问题,实现由易到难的突破;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事实,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突破。在渗透科学方法的同时,所有的教学策略都是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务实,就是要在求真上下功夫,花力气,要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品质上做实事,见实效。这就要引导学生发生两个“转化”: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知识又转化为能力和品质。要让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反复诵读课文,注重分析理解。这里一般要有一个由形到神,再由神到形的往返过程,由形到神的过程,就是要在“仔仔细细的读”中,感知文章的语言文字,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逐步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13.
提升教学品质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数学教学品质,由低到高分为知识、方法、思维、文化四个层次。关注知识的整体构建,可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注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可以引发学生探究、反省、评判、察觉、明辨和认同,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关注知识的附加值,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三历史备考复习“四步法”□鄢洪林一、问题的提出1.高考发展的新趋向。高考的考查由知识覆盖到能力覆盖,发展到目前的知识覆盖与能力覆盖并举的高度。考查要求越来越高,中学历史教学改革面临严重的挑战。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实现由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将哲学的经典"三问"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应用在教学中,通过追问知识是什么、知识的由来、知识的应用,从而理解、掌握知识本身及其本质,编织牢固的知识网络结构,构建了哲学三问(3W)教学法,给出教学的具体过程及相应案例,同时提出了哲学三问解题法。通过哲学三问教学法,从现象挖掘本质,不断追问和刨根究底,促使学生不断探索创新,深入理解知识,从而具备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探索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三讲:讲学生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和学不懂的知识点。突出“三讲”内容,不一定要由教师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设计成一个个问题,由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讨论回答,从而达到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华罗庚先生把学习过程精辟地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同样也要经历这两个过程.首先对所学的知识要理解和弄懂,不仅要记住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而且要弄清楚其适用的条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否衍生新的知识,等等,这样细加分析、思考后,就会觉得教材"越来越厚".  相似文献   

18.
知识构建是把书本知识按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把结构化的知识重新激活,呈现生命态。教师是信息之"重组者",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  相似文献   

19.
曹学渊 《学周刊C版》2019,(22):122-122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读写一体化"实践研究,应该实现从知识素养到核心素养的理念嬗变,由碎片读写到整体把握的螺旋上升,由套路模仿到自主自悟的内在转变,以此引领学生在读写一体化的路上渐行渐深。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一直提倡"低起点、小步子、引方法、勤反馈"的生长教学思路,所谓"小步子"生长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小步子教学使学生的知识由少到多、方法技能由低到高的自然生长。本文就高中化学学科如何实现"低起点、小步子"生长教学谈一谈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