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自 1998年以来 ,高考作文一改以往的文体限制 ,相对弱化了审题方面的要求 ,提示“可以记叙经历 ,编述故事 ,发表议论 ,展开联想” ;“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因而 ,近年来一种“高考作文淡化文体”的议论炒得很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而且要“符合文体要求” ,绝对没有“淡化文体”的意思 ,命题者的意图也不是要“淡化文体” ,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体 ,进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作文。笔者…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  相似文献   

4.
阅读一点通     
一、明文体,定读法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知道它的文体,文体划分的依据是表达方式。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无外乎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说明文以介绍、说明为主,议论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以  相似文献   

5.
<正>【概说】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记叙文、议论文不同。记叙文主要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写人记事.并且在具体的描述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主要是通过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所要阐明的问题进行论述。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入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相似文献   

7.
《〈呐喊〉自序》是一篇序言,教材编入议论文单元,而议论文和序言是交叉关系的概念。序言的内容,有阐明写作目的或对内容进行评价的,主要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属于议论文,如《〈农村调查〉序言》;有说明资料来源或编写体例的,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属于说明文,如高中语文教材的《说明》;有叙述写作经过或写作缘由的,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属于记叙文,如《〈指南录〉后序》。那么,《〈呐喊〉自序》属于哪一种情况呢?课文[自读提示]说:“本文既要记叙过去的某些经历,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而  相似文献   

8.
作文范围记叙文,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描写为主,间以说明、议论、抒情;在内容上,则可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两类。本单元重点突出“写景状物”。“写景状物”有一景一物的叙述描写,有一景数物的叙述描写,也有数景数物的叙述描写。例如《长江三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再驶行一段,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记叙文中巧妙地引用诗歌,不仅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种:一深化主题记叙文中引用诗句收束全文,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不要只用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也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恰当配合,如议论、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以此完美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说明文的角度来说,若能确切的了解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议论、叙述等方式辅助说明,就能把说明文写得文采斐然,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1.
奚流同学问:“说明文中除说明以外还会运用其他表达方式,比如《苏州园林》中就穿插了一些议论和描写的句子,它们有什么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这并不代表就只能采用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就好像记叙文中可以有描写和抒情的内容、议论文中可以包含记叙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12.
让初中学生写好说明文,须从区分文体、序列训练、方法和语言要求几个方面加以指导。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法的文章,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区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不同。许多初中学生开始往往搞不清这两者的关系,因此,就要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说明都是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们之间虽有密切关系,但是并不相同。就拿写事物来说,记叙事物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的;而说明事物则是要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和功用等,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为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首先…  相似文献   

13.
中考英语作文的文体有三种,即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给人准确的科学知识或正确思想。下面是一篇说明文的佳作,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如何写好说明文。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用语言表情达意时,往往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要用叙述,描摩物体的状貌要用描写,抒写情感要用抒情,阐述道理要用议论,介绍事物性质状态等要用说明。一篇文章,只采用一种表达方式的情形不多见,常常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因此,记叙中常有描写、抒情;说明中又兼用了记叙或描写;议论中又离不开记叙。《驿路梨花》以追寻茅屋的主人是谁为线索,通过“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的叙述,展示了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全文既有对茅屋故事诗情画意的描述,又有字里行间似奔涌着的激流的情感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一代新人的热爱、赞美、崇敬之情,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说到“记叙文”阅读教学,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其实人教版大纲教材的版本才可以说是“正宗”,那时的初中语文教材按文体进行编排、螺旋式上升且读写基本同步。如初语第一册的前三个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分别是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和了解写人记叙文的特点。在人教版大纲教材(修订)与各套课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等)中,由于教材单元按“主题”进行编排,已经很难找到“记叙文”的字眼,更谈不上有单纯的记叙文阅读教学单元。《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表现出淡化文体的“理念”,也没有关于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条目,全册课标中仅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这一点点内容与“记叙文”有关。但只要有教材存在,阅读教学中的记叙文教学研究就会存在。“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抓手。所以在现实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新的方位、新的视角来研究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下面,就几个话题来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记叙文就是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与说明文、议论文相并列的一种写作文体。关于这类文体的写作,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清楚地表达。那么怎样才能清楚地表达呢?同学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准备。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比较复杂的记叙文?有的参考书说:“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间或还有说明。但是这几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情况并不是篇篇相同,而不同的文章在运用这几种表达方式时是有所侧重的。每篇文章除了采用叙述和描写这两种主要表达方式外,有的议论与抒情多一些(如《纪念刘和珍君》),有的说明成分多一些  相似文献   

19.
今秋使用的初中语文第一册,除了将《东方红的故事》调整下去,换上《驿路梨花》外,其它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动。这一册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主要是让他们领会记叙的性质和要素。全册安排了六个记叙文单元,现将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作个大体介绍。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一件珍贵的衬衫》、《驿路梨花》、《老山界》和《“红军鞋”》,都侧重记事。这些事都是用来表现人的,但写法各有特点。《一件珍贵的衬衫》通过叙述一件珍贵衬衫的由来,表现了周总理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真挚感情。作者选用了一件最能打动人心的事例,以第一人称的口气来叙述,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这种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在记叙文中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适于初中  相似文献   

20.
谈起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最让语文老师失望的是文体不清,即记叙文写成议论文,或一半是记叙文,一般是议论文。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我以为突出语言描写的运用,可轻松走出文体不清的窘境。随便翻开一篇议论文或说明文,要想找寻语言描写的文字是不容易的。可是只要你打开一篇记叙文,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语言描写的影子,除了写景或写物的记叙文。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