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广泛查阅文献和思辨的基础上,回顾与总结了中国运动训练学的体系形成、研究现状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业已形成的“中国流”。认为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理论与模型及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是中国运动训练学在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训练理论基础上的新创造、新发展和新提高,是中国特色的训练学理论研究的精华,也是中国训练学对世界训练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与总结了半个世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我国运动训练学者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运动训练理论的精华,总结了我国世界级竞技运动员成功的训练经验,在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竞技能力结构理论及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五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构成了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期训练阶段基本理论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在对早期科学化训练中的若干热点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训练目标理论”、“敏感发展期理论”、“竞技年龄理论”、“训练过程理论”、“训练分期理论”、“竞技状态理论”、“训练适应理论”、“负荷与恢复理论”、“项群与个体化理论”和“方法论理论”在内的“儿童少年早期训练综合科学理论”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4.
蒋新国 《体育师友》2010,33(1):30-31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出现在体育科学的大家庭中己经有半个世纪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引进前苏联运动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几十年来,通过拓展和创新,目前,在我国对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己初具规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还不尽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以后的路还很漫长。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过多强调的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修养、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马氏周期训练理论的质疑,不应该停留在片面的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来反映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毕竟运动训练的过程还包含青少年阶段的训练。笔者剖析认为:不可以片断训练过程来取代整体过程,必须从运动训练的整体来思考和分析运动训练的问题。针对马氏周期理论探讨了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向,指出了我国训练学研究的两个流派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训练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家对于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建立、完善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前苏联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 ,并对俄罗斯训练学理论的发展现状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关于训练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一般训练学与专项训练理论的关系、理论框架与训练学学派、训练理论与竞赛理论的关系及技术训练等训练学理论问题进行了简单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重塑我国训练理论的运动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生物学知识是训练理论的重要基础,它从自然科学的方面对训练理论形成支撑,是制定训练目标和任务、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控制训练过程和检验训练效果的依据.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状况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差距首先表现在运动生物学理论基础的薄弱方面.训练学发展的先天不足和训练学与运动生物科学之间缺乏紧密的结合,是造成我国运动生物学理论基础薄弱的主要原因.树立科学性是训练理论的核心,应当增大多学科研究力度并加强与训练实践的密切结合,加大对训练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力度和重视训练理论专家的多渠道生成和培养,尽快改进我国训练理论生物学基础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学理论自19世纪在英、美萌芽以来,至今跨越了三个世纪,其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在引进西方训练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本国运动训练的实际经验,不断探索运动训练的内在规律与方法,开创性地提出了项群训练理论.着重从运动训练学的起源、发展、中国近代和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中国近现代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是对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精华的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10.
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3):43-46
训练学是一门对训练规律和行为进行研究的体育学科。长期以来,训练学的研究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德国围绕“训练学学科名词”展开的争论引发了对“训练学”学科范畴和内涵重新限定的思考;对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的挑战使德国运动训练界面临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重新塑造;新的“训练适应机制”的问世撼动了“超量恢复”理论的根基;把“力量训练”作为长期系统的研究课题为训练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的述评,为加深了解德国训练学科研究的新动向,进而把握世界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舟运动项目的特征及探讨龙舟运动训练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体育训练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龙舟赛竞速类项目的生理供能基础、专项技术特征、不同赛段划桨的特点、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等。研究指出:龙舟运动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训练理论亟需完善,正确理解和认识龙舟运动项目能量供应特征、技术训练特点及体能训练特征等,有利于提升我国龙舟赛竞速类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促进龙舟竞赛项目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与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李淑媛 《冰雪运动》2008,30(3):45-4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就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女子整体排名好于男子,处在单项世界排名前列,但中国队单板U型场地滑雪的单项世界排名仍很不理想。目前存在选材局限、运动员伤病困扰以及缺乏高难度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和不足。提出为备战冬奥会,运用项群训练理论为指导,扩大运动员的选材范围、强化基本技术学习及运用综合诊断方法降低伤病的出现等问题,使选材、训练、竞赛更加系统科学,并努力将此“潜优势”项目发展成为我国冬季雪上又一夺金的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13.
认知调节控制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焦虑情绪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认知调节训练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与运动训练学不断发展中而产生的一种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在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结合运动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训练方法。从认知调节训练的理论分析入手,分析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焦虑情绪控制的认知和调节手段,进而建立短道速滑运动项目认知调节理论体系构架,为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华桦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24-626
研究目的:通过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因素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湖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质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二手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基础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课程设置创新、基础理论课老师中有创新能力老师数量不多的问题是较突出影响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走过了引进与本土化努力、自我创新和调整等阶段。训练学科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运动训练用语逐渐科学和规范,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举国体制支持下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直接推动训练学研究的发展;大量引进国外运动训练学研究著作,催化运动训练学的本土化和更新;国内外训练研究与实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薛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4):36+42-36,42
项群训练理论是我国著名训练学教授田麦久先生的经典论述,这一理论对训练学乃至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都起着指导性的影响。而武术且不分什么套路和散打之分,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索武术是否适合于这一理论,将武术(套路)定位于项群训练理论中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是否合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等,以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麦久的项群训练理论,对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的迁移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探寻出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项目迁移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课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考察不同年龄、不同项目、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的运动兴趣分布情况,从运动员兴趣的形成、保持与变化的理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运动员运动兴趣的因素,阐明了培养和维持运动员的运动兴趣,提高训练效果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乒、羽、网)训练学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项群训练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并细化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训练过程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总结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过程的共性特征,阐释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训练过程的个性差异及年度训练过程组织实施的特点,提炼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