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提出问题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认识、引导和解答儿童提出的问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儿童提问的特点出发,对如何认识儿童的提问,如何正确回答儿童的提问,如何提高儿童提问题的水平等几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儿童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最本初的,也是最重大的,是终其一生未必解决得了的问题。提问反映儿童最真实的声音,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假如我们跟踪某一个儿童,将他/她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个体提问生动的演进过程。重返问题世界,就是要唤回被遗  相似文献   

3.
谈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问题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认识、引导和解答儿童提出的问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儿童提问的特点出发,对如何认识儿童的提问,如何正确回答儿童的提问,如何提高儿童提问题的水平等几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阅读》2010,(1):52-53
已有的关于儿童提问的研究,涉及儿童提问的发展特点、相关的自身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本文将对儿童提问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此作为我们改进教育状况,促进儿童提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提问不但可以促进儿童注意力、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儿童学习动机、社会性交往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文章从儿童提问的本质、生成原因及过程、类型和内容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提问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已有的关于儿童提问的研究。涉及儿童提问的发展特点、相关的自身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本文将对儿童提问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此作为我们改进教育状况。促进儿童提问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不断地向儿童抛问题,似乎只要儿童能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课程实施就是成功的、令人满意的。从表面上看,教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其实教师的问题意识并不明显。很多时候,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哲学的胚胎。进入儿童的问题世界,可以发现儿童对本原的追问,对认识的追问,对美德的追问。儿童的“提问”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将儿童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个体“提问”的演进过程。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儿童提问的发展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多数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问题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内容深化,形式复杂。但大都不成体系,缺乏理论探讨。当前,有关儿童提问的规范研究开始引人注目,关于儿童提问的功能、发展规律、年龄特点等都将成为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思维能力即指对事物进行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在对于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家针对儿童智力培养中重现成知识传授不重获取手段培养的弊端,提出学前儿童教育的内容应是见多识广的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儿童对于事物的最初认识来源于好奇心或兴趣,具体表现就是好提问。然而,我常常听到不少家长和老师抱怨儿童提不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通过奖状提供精神奖赏,通过笔记本提供物质奖赏,并和控制组进行比较,探索了不同奖赏对儿童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精神奖赏组儿童的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表现显著的好于控制组,也好于物质奖赏组,物质奖赏组也好于控制组;2.男女性别对儿童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不显著;3.奖赏与性别在儿童的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表现上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儿童是借助提问来探索整个世界的,即儿童的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是通过提问来连接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提问意识却在慢慢消逝。难负其重的学前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偏离与传统捆绑式的教学导致了儿童提问意识的飘零与失落。学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儿童成长的被动式转向能动性,同时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提供提问的对话空间,这样儿童的精彩观念在思维的延展中才会带着惊喜迸发出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儿童提问价值及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提问。本文将对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对儿童提问的含义、价值和类型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提问经常是可爱有趣的,它们记录了儿童求知的生动创造过程,虽然问题充满稚气,但稚气却中包含着最有生气的活动和精神,包含着智慧种子的萌芽和源泉。在学前教育中,儿童提问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提问得法,引导得当,问和讲配合默契和诣,就能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得心应手的讲解,就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要精炼扼要,言简意明;“当”指的是得当。怎样才算得当呢?即所提的问题,恰是教师要讲的重点、难点。语文五册22课《大雪山》中的第二自然段,是提挈全篇、统领全文的重点段。这段共有五句话,五句之间分别是承接、转折、因果等关系,而第二、三句正是揭示全文中心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懂得这两句话的含义和思想感情,对理解全文是关键性的一着。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其提问颇具哲学色彩。基于哲学视角的儿童提问经常涉及到三个领域: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提问、对逻辑问题的提问、对伦理问题的提问。成人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忽略、敷衍儿童的提问,殊不知儿童提问是儿童精神发展的需求。儿童提问有以下五个方面教育意蕴:儿童是一个宝藏,需要用科学的儿童观重新去认识、解读;呵护儿童爱提问的天性,善待儿童的精神萌芽;摒弃优越感,尝试向儿童学习;守卫童年,避免儿童被过早的成人化;以儿童哲学为载体,挖掘儿童的哲学潜能。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探讨了儿童提问能力的培养对生生互动的促进作用,认为提问能力的培养符合生生互动的核心思想,符合儿童好奇、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提问过程既渗透了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交流策略或技巧,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