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历史学副教授史瀚波(Brett Sheehan)先生的新著《乱世中的信任:民国时期天津的货币、银行与政府社会关系》(《Trust in Troubled Times:Money,Banks,and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Republican Tianjin)))已于2003年由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的骄傲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最优秀的民族是中国人。据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的各民族中,华人的平均文化程度最高。美国学者出身的参议员莫尼汉说:"美国最优秀的民族,个是过去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而是中国人、日本人及犹太人。"而中国人的智慧高超,"优于日本人...  相似文献   

3.
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看美国公立大学的若干社会职责及特点王孙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美国著名公立大学,1849年建校。1992-93学年度学生总数41,948人(其中本科生27,46...  相似文献   

4.
麦迪逊的宪政思想是美国宪法最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对美国的宪政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研究,认为麦迪逊的宪政思想主要是围绕着联邦制、共和政体和分权制衡等问题展开的,它们既相对分立,又相互渗透,共同构筑了麦迪逊宪政思想的核心体系。  相似文献   

5.
1812年战争的起源问题,既有自身的重要性,其解释又富有挑战性,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起源问题主要包括海洋解释和边境解释。海洋解释是关于美国的海上中立权利益(自由航行、自由贸易、船只被扣与海员的强行征用);边境问题集中在加拿大和印第安上,也包括党争和地区因素。不同的起源解释反映了民族感情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开国先辈的大陆扩张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开国先辈的大陆扩张思想承袭于大英帝国。在北美殖民地以及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中,美利坚民族逐渐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扩张思想,即移民始祖的清教使命感,以麦迪逊为代表的“民主扩张论”以及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农业帝国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大约有270多个民族、使用着200多种语言。在美国历史上,政府对少数民族及移民的语言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南北战争之前,对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采取不干涉政策;种族隔离时期采取的是"英语唯一合法"政策;民权运动以后则是英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合法共存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是美国教育政策研究中心(CPRE)成员之一。美国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自1985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Auan Odden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主任,美国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的合作主任。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与伊朗的对峙中,美国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武力和恐吓达不到目的,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萌生了借助伊朗反对派制约伊朗现政权的想法。在伊朗核问题发展过程中,美国越来越倚重包括支持伊朗反对派,通过以色列对伊朗的政府官员和核科学家进行暗杀等在内的手段达到瓦解伊朗现政权之目的。美国对伊朗的"秘密战争"加重了双方彼此间的仇恨,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加强了伊朗的民族凝聚,它还可能促使伊朗领导人由目前追求核技术发展为追求核武器。  相似文献   

10.
正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始建于188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综合性科研型大学。近年来,麦迪逊大学积极探索科研体制创新之路,从科研管理、人才培育、科研活动等几方面入手,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麦迪逊大学的领导者认为,为青年学生提供学术研究条件,是大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理所当然应当将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与重点。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2005年,麦迪逊大学成立了学术研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全校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委员会由11人组成,其中4人为学生代表,以此确保学生的利  相似文献   

11.
绿意麦迪逊     
沈黎明 《留学生》2014,(6):48-49
正麦迪逊市,位于美国中北部,人口将近30万,是威斯康辛州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商业中心,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自然风光秀美,而且科教机构众多,学术气息浓郁,其中最著名的威斯康辛州立大学,享誉全美,有美国"公立常青藤"之称,由于其麦迪逊分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总数约占城市总人口七分之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城市,因此麦迪逊也有"大学城"之美誉。  相似文献   

12.
巴格达时间3月20日5时30分(北京时间10时30分)左右,美国海军发射的6枚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首都的部分重要目标,巴格达上空响起爆炸声和防空炮火声。随后,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行动已经开始。国际社会担心已久并试图避免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爆发。这是继上次海湾战争12年之后美国对伊拉克实施的再一次军事打击。上次海湾战争的导火索是伊拉克突然入侵科威特,而这次,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是以“反恐怖”的理由打击伊拉克。美国在取得阿富汗战争胜利后,政府强烈倾向进入反恐战争“第二阶段”,而这个阶段被设想和规…  相似文献   

13.
试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民族基础教育不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成本过高、政府供给不足等问题。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应采取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民族教育结构,完善"双语"教学,实施"三语"教学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美国悍然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美国为此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代价:政府形象和外交地位严重受损;经济复苏受阻,财政负担沉重;安全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达尔在对精英主义民主、平民主义民主以及麦迪逊民主思想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利益集团兴起的政治现实,从民主的政体含义出发,把民主定义为"多元政体",即所谓"多重少数人统治"。他关于多元民主困境的分析与探讨,使得他主张把政治民主过程运用于经济领域,由此产生了他的经济民主思想。经济民主开创了民主理论的新形式,展示了西方民主政治在当代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持续10年的伊拉克战争一直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节选了部分英国与美国几种主流报刊在过去十年间对"伊战"报道的标题,总结出头韵、拟人、借代等七种运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段,进而对这些修辞手段在此类报道标题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类报道标题的风格及准确含义。  相似文献   

17.
繁荣、战争、迷惘、逃避──《太阳照常升起》论析崔万胜,张蓊荟1924年夏,旅法美国女作家格特露特·斯坦因(GerirudeStein,1876--1964)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交谈时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两年后,当时在场的欧内斯特·海明...  相似文献   

18.
“天赋人权”与“人权外交”吴倬"人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历来各国思想象、政治家在涉及这个问题时都对此各持已见、众说纷云,争论不休。美国自1977年卡特政府以来,一直举行所谓"人权外交",动辄以维护人权为由对其它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甚...  相似文献   

19.
我任教的是高一年级一个成绩较好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思想活跃,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对探讨问题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讲授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先给学生介绍背景: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南部的李承晚政权邀请美国出兵援助,美国杜鲁门政府于1950年6月27日宣布援助李承晚政权,以武力干涉朝鲜内部事务,并且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使朝鲜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正当我准备引导学生来分析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时,一位同学突然举手,我想他肯定有什么疑问,遂示意其站起来发言。他提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是受李承晚政权的邀请出兵朝鲜,而我国是受金日成政权的邀请出兵朝鲜,为什么我们讲美国是干涉朝鲜内政,是侵略者,而我国则没有干涉朝鲜内政,不是侵略者,而是保家卫国呢?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究竟合不合法?”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两大强国,面对如何划分势力范围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美国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两届政府,对朝鲜政策的变化,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既有美国内部的原因,也有苏联、中国、朝鲜等外部因素,本试简要论述这一时期美国对朝鲜政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