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刘爱萍 《山东教育》2005,(23):74-74
嘉嘉认真地画着向日葵,在收笔的时候,不小心把起点的线头丢在了画好的圆盘里,破坏了葵面的完美。“唉,这可怎么办呢?”嘉嘉着急地说。我知道嘉嘉画画非常认真,出现这样的失误她肯定会重画一次。果然她将纸翻了过去。“嘉嘉,为什么不接着画了?”嘉嘉显得很不开心,小声地告诉我:“我想重画一个。”我拿过她手中的画看了看,“别着急,我们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有什么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芳官是元春省亲时贾府从苏州买来的十二个专门唱戏的女孩子之一,后来她们被遣散,她被贾母分到宝玉房里做丫头,最终和晴雯一同被撵出,拼死出家做了尼姑。芳官的人生高开低走,令人扼腕。风正一帆悬芳官演的是正旦,俗称青衣,在元杂剧中多担任主角。可见,芳官才艺出众,是梨园里的优等生。贾母元宵夜宴,点名芳官就着琴和管箫清唱《牡丹亭》里的《寻梦》,足见其入了富有艺术品味的贾母法眼。  相似文献   

3.
清风 《中学生百科》2012,(31):35-36
陈泯然路过沈葵葵身边时,瞄了一眼她桌上的画,那画上彩色铅笔画的向日葵小婴儿般扬着笑脸向着太阳。不知为什么,陈泯然从那些向日葵的笑脸里读出了悲伤。陈泯然从没见过像沈葵葵这么喜欢向日葵的女生。她的画不用说了,她的QQ头像,书本上的贴纸,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向日葵布偶,甚至T恤上的图案都是向日葵。陈泯然很好奇,一个名字里有葵的女生,就跟向日葵结了这么深的缘吗?那为什么不是天竺葵?  相似文献   

4.
憨丫头并不憨,只是因为爽朗的笑声中夾杂了点憨气,才被父母戏称为“憨丫头”,可这一“戏称”却像长了翅膀的老鼠,很快传开了,“憨丫头”成了她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1 有一年,我班转来一个四岁女孩,她人小脾气大,常与人争吵,或者自个儿生闷气不理人,老师私下里都称她是“小倔丫头”。不久,我们了解到她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对打,过后又长时间的互不理睬。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希望他们为了孩子和睦相处,但不起作用。“三八”节到了,我在图画课上引导幼儿画“三八节”的主题画,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画出—幅幅充满童稚情趣的图画,向妈妈祝贺节日,而“小倔丫头”却拿着笔,低着头,眼泪簌簌地落下来。原来一周前她的父母已办了离婚手续,她已失去了同其他孩子那样在父母关怀下愉快生活的权利。家庭和睦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幸的“小  相似文献   

6.
晴雯与袭人是宝玉身边的两个头面丫头,是一组对比着的悲剧人物。晴雯是“心比天高”却“身为下贱”的自尊傲世,洁身自好的奴隶,她是反抗者的代表,她反对尊卑贵贱的等级歧视,主张人与人平等。所以她的性格和行为当然不被贾府的主子们容许,她最后被逐乃至于“寿夭”就是必然的了。两个对比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的。说明作为奴隶,反抗是悲剧,顺从也是悲剧,要想获得平等的生活,要想摆脱不公正的命运,在那个社会里,只靠个人奋斗是行不通的。所谓“千古艰难惟一死”即是此理。  相似文献   

7.
那一年,丫头14岁,那本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季节,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与她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冷漠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作为班主任,我隐约感到这丫头可能有着特殊的经历……丫头排行第二,从小就被父母送给了外地的亲戚,因为他们想要一个儿子……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丫头的内心深处无时不泛起被遗弃的伤痛。漫漫长夜里,泪水时常打湿了她的枕头……养父一家的善良让她真真切切体味到了家的温馨,她打心底里感激他们,她发誓要用一生去爱他们、报答他们,童年时的丫头生活得很快乐……直到有一天,丫头的生身父母突然提出把她要回去,那天是丫头12  相似文献   

8.
“丫头”已有十几岁了,在这漫长的十多年里,她身上发生的事情似杂非杂,似略非略。她呀一脾气够“犟”的从小到大,“丫头”在班里都有一定的地位,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可就是数学争不到第一。一次,老师出了道应用题,班里只有一个同学做对。  相似文献   

9.
一幅画     
<正>春日里的周末,我发现了一幅画,也许在别人眼里看来很平凡,但是总有一股淡淡的温馨吸引着我,又暖又明亮。记得那天下午阳光很大,春季里少有的舒适,万物出奇地精神。我看到一个女孩,站在窗台的画架前,穿着粉红色长长的睡衣,扎着短短的小马尾,很可爱。她手中拿着一支铅笔,纤细  相似文献   

10.
永州小丫     
我们永州人管小女孩叫“丫头”,中央电视台有位金牌主持人就叫“王小丫”,于是,我就管十三岁的她叫“小丫”,既亲切,又有赞赏之意。“小丫”不可小看。在学校里,是佼佼者、被人注意的“大腕”。才初三,取得的  相似文献   

11.
秋千     
《第二课堂(小学)》2010,(7):F0004-F0004
树荫浓密的花园里,穿着华丽的时髦女子荡着秋千飞腾,几乎所有明亮的光都集中到她身上,纷色的衣裙裙勾起浪漫的遐想。这幅画细腻、精致,花园的树木花欺上瞒下描绘处极为美丽,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晓敏从小失去了母亲;也许是上天的恩赐,后来晓敏有了一个继母。晓敏八岁那年的一天,一个陌生女人走进了她的家。她,穿着休闲服,披一头长发,黑里透红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举止落落大方。晓敏后来听街坊邻居说,她还是个“黄花闺女”呢!但晓敏不能容忍和接受这样一个后妈,常常独自一人偷  相似文献   

13.
谁家好姑娘     
在贴吧里游荡,目光被一个贴子粘住。我是男姑娘。点开,落款阿黄。猜到就是这个丫头,标准男姑娘。我对男姑娘的定义是:女孩儿,一张萝莉的脸,外加一颗爷们儿的心。刚好在和元博商量本期“此地无银”的话题——风风火火男姑娘,她说,听着就觉得有东西可写。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三玉”——贾宝玉,林黛玉和妙玉,早已为读者所熟悉。但大观园里还有一“玉”——林红玉,却往往被人忽视。她是怡红院烧水扫地的丫头, “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都叫她小红。”然早期脂评本的叙述中皆称为“红玉”,可见,她也是“玉”。她与林黛玉名字只一字之差,在作者的构思中,她与黛玉一定有着不解之缘。熟谙作者创作意图的脂砚斋在评语中曾指出这一点。在《红楼梦》二十四回“小红本姓林”一句旁,脂批:“又是个林。”“小  相似文献   

15.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剧名叫《向日葵》。剧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向日葵的女中学生,她聪明、活泼、热情,爱好绘画并显示出一定的天赋。在学校里经历了诸多不如意后,向日葵流着泪,对她的好朋友说:“我不快乐!我不快乐!……”而她的背后,是校园里的一幅宣传画:一大片金色的向日葵,开得灿烂夺目。很长时间,那一幕时常在我的眼前闪现,那句“我不快乐!”不时在耳边响起。 学生不快乐就可能出事情。 浙江省金华市一名17岁中学生因不能忍受学习的重负,杀死了自己亲生母亲。悲剧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痛惜者有之,…  相似文献   

16.
走向朴素     
对梵高的画,我喜欢的有三幅。《向日葵》《阿尔的咖啡馆》,明亮的蓝色与黄色,这是妩媚温暖又允许梵高容身的法国南方在他心里的印象;另一幅,画名忘了,是一个人大踏步在田野上走,穿着农民服装,戴宽沿帽。 我没有刻意记忆这幅画,但每当遇到或听说在困厄中沉默前行的人的事迹,就想到那个人。 在田野上走的人.步子那么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是人们知道的。但他仿佛先知,浑身的苦难已证明了这一点。耶稣褴褛过,穆罕默德褴褛过,泰戈尔晚年在孟加拉森林里办学,以及托尔斯泰出走于风雪小站时,都褴褛着。 他们似乎用褴褛来赞…  相似文献   

17.
俏丫头     
“俏丫头”是我的学生,在所有的学生中,她给我的印象最深。其名“成俏”,人如其名,还真俏!在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她后,她的那“俏”便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8.
嘉嘉认真地画着向日葵,在收笔的时候,不小心把起点的线头丢在了画好的圆盘里,破坏了葵面的完美。“唉,这可怎么办呢?”嘉嘉着急地说。我知道嘉嘉画画非常认真,出现这样的失误她肯定会重画一次。果然她将纸翻了过去。“嘉嘉,为什么不接着画了?”嘉嘉显得很不开心,小声地告诉我:“我想重画一个。”我拿过她手中的画看了看,“别着急,我们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有什么好办法?擦也擦不掉。”“是吗?那我们就不擦,继续画行不行?”“那还好看吗?”嘉嘉有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在盘面上比划着,将那个多出的线头顺势延伸成盘面上的横线。“…  相似文献   

19.
郭铭辉 《广东教育》2002,(11):41-41
语文课上,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课堂交流正在热烈进行。小张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但漫画上为什么要画他“卷起裤腿”?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甲:这是因为当时下着雨,别里科夫为了裤子不被淋湿,不得不卷起裤腿。学生乙:不对吧,文章开头便说到:“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直穿着暖和的大衣。”为了套住自己,他可以不顾一切,怎会怜惜裤腿被打湿?学生丙:我认为,对这“卷起裤腿”漫画家是花了心思的。漫画是讽刺别里科夫在人性的欲望——结婚的冲动下思想不…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有一位老小池邦夫,曾经参悟出“信正和温泉一样,穿着衣服是进不去的”道理,认为“加以装饰,穿着衣服”的信没有意思,所以尝试写“裸体的信”,于是“造”出了随心所欲、“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心情”的“画信”。说白了,“画信”就是有字有画的书信。其实这样的东西,在古代或在现代、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曾经有过,如人的“随意画”,民间百姓的以画代言的涂鸦,只是人们并未有意识地去做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