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数字化出版对体育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改变了科技信息的编辑出版方式的基础上,分析电子出版对体育科技期刊的影响,调查目前我国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体育科技期刊编辑手段必须现代化,编辑能力结构必须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美洲卷)已经出版。编委们的辛勤劳动总算得到应有的回报。不可否认,这部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当之处,现仅就本人在翻阅该卷有关章节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商榷,以便以后各卷编辑出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2010,(4):4-4
为了系统地记录中国邮票设计、印刷艺术成就,再现邮票设计师的风采,本刊将与中国邮票博物馆合作编辑出版一期增刊(上下册)。内容涉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邮政业内所有邮票设计师的代表作和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4.
高功 《收藏界》2013,(12):120-124
去年夏天,为了编辑出版一位画家的画册,我与几位同事到江阴市采访。有幸见到了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江阴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法尔胜泓昇集团董事局主席周建松。法尔胜泓异集团是一家从事以金属制品为主,产业涉及光通信、  相似文献   

5.
容铁 《收藏》2013,(9):184-155
容铁 现为中图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困家友好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天地广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文化工作繁荣发展,体育文化工作由初期较单纯的体育史学研究,逐步扩展为对体育管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经济等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的全面关注与研究;密切配合国家与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文博展览、立足于国家体育基础资料建设的体育档案工作和<中国体育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着力促进学术交流的体育文化学术工作和<体育文化导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积极从事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的体育文化宣教工作等取得显著成绩,影响不断扩大.体育文化天地广阔,未来的体育文化工作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体育文化队伍等,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8,(6):11-11
《田径运动新研究》是国际田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四期(季刊),是由国际田联摩纳哥总部编辑出版的全球最权威的田径运动专业技术与理论性刊物,是国际田联向世界发布田径运动最新研究成果和田径运动信息的窗口,定期出版,全世界发行。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8,(8):16-16
《田径运动新研究》是国际田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四期(季刊),是由国际田联摩纳哥总部编辑出版的全球最权威的田径运动专业技术与理论性刊物,是国际田联向世界发布田径运动最新研究成果和田径运动信息的窗口,定期出版,全世界发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8,(2):24-24
《田径运动新研究》是国际田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四期(季刊),是由国际田联摩纳哥总部编辑出版的全球最权威的田径运动专业技术与理论性刊物,是国际田联向世界发布田径运动最新研究成果和田径运动信息的窗口,定期出版,全世界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2008,(9):23-23
《田径运动新研究》是国际田联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四期(季刊),是由国际田联摩纳哥总部编辑出版的全球最权威的田径运动专业技术与理论性刊物,是国际田联向世界发布田径运动最新研究成果和田径运动信息的窗口,定期出版,全世界发行。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的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社会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在实现人的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功能对现代人的身体、心理、民族感、基本素质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体育现代化指标选择的原则。从理论上如何确定体育现代化的指标等,使体育现代化从朦胧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现代化理论和体育史料为佐证,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现代化进程各个阶段发展范式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对体育现代化发展变迁轨迹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研究认为:"西学东渐"与"本土化"改良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萌芽;辛亥革命之后建国之前,中国体育在移植与学习西方近代体育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建国后,中国在经历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之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而体育现代化的发展范式在一定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依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分析了体育课程现代化与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并对体育课程现代化从体育课程体制、体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体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指出了体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志清  虞重干 《体育科学》2005,25(12):17-21
桂北侗乡的抢花炮是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抢花炮的原生态。这项古老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其理性化、世俗化、组织化、规范化以及媒体的利用、妇女的参与反映的是现代性所促使的改变;民族特色的强调、功能的扩展则是民间文化在现代化与全球化中的生存策略,这些变化都是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化改造过程,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以及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学方法中体育教师观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教师的教法深处所隐含而表露出的敬业素质、文化素质、进取精神、科学创新 意识等方面的现代化意识水平,往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现 代化进程中外部不良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动力。由于过分地把竞技体育教材看成传 统的包袱,而没有将教材融于自身所处的现代化时代中培养一种足以赶上时代的观 念。以致于缺乏一种能赋予设施、教材以真实生命力的教学方法,这正是现阶段学校 体育教学亟待“扶贫”的具体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被赋注新生命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注入崭新能量。在梳理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色和本质要求,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内涵结构。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价值体系包括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力发展全民体育和推动体育全面发展、把握公平共享的本质要求维护和实现人民美好体育生活向往、把握协调发展的重要导向推动中国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把握和谐共生的核心支撑开辟体育强国“绿色”新境界、把握和平发展的关键前提推进中国与世界共享体育和谐之美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塑了新时代中国体育自有的、独特的逻辑框架。研究目的旨在为中国体育适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向、推动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现代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体育现代化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协调".中国体育发展的曲折轨迹和世界体育的格局是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必然;中国体育的现实判断要求中国体育必须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建设体育强国的本质是体育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体育现代化实现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根本方向。研究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遵循现代化理论,分析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概念。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实践,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宣扬,是软硬条件的与时俱进与更迭,是传播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选择。分析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达成的现实基础,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策略是确立体育强国建设的理念思路、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策略谋划、深化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发展层面是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层面是终身体育和民主化体育教育的实现;学校发展层面为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均衡发展、强体兴校;学生发展层面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提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多元参与,共同促进;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确立目标,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希望以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育人任务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