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篮球课受伤情况的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篮球运动训练强度和对抗性的增加,运动员受伤情况日益增多。对部分体育院、系的篮球课运动训练学生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对篮球运动教学训练中的损伤情况、损伤部位及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为篮球教学训练中预防受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羽 《冰雪运动》2005,(2):11-12
国外对短道速滑选手受伤害特点进行了研究,剖析了运动员易受伤的部位;指出受伤主要与比赛激烈程度和训练强度有关;介绍了运动员受伤的特点.建议我国选手在短道训练中,要加强预防伤害事故.要求运动员加强对抗性的训练,在激烈对抗训练中掌握稳定性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武术套路训练比赛中都可能导致受伤,并且受伤部位的分布也较广泛,在诸多部位中膝关节是受伤机率最大的一个部位。膝关节损伤后,往往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缩短运动寿命。为此,文章查阅了大量有关武术损伤的论文,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机理及其特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检查女曲棍球运动员的受伤形式并加大区分不同位置上的受伤率,首先假设守门员的受伤率最高,其次为前锋。方法:对中学,大学和国家队(共158人)统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年龄、身高、体重、)与曲棍球运动有关的信息(训练水平、训练年限和所用场地地面),受伤史(受伤类型、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的严重程度)和背痛的信息。受伤率为每一训练年统计一次。结果:受伤率最高的部位为下肢(占57%),下面依次是头或脸部(占34%)、上肢(占14%)和躯干(占1%)。从受伤形式上看,最多为脚踝扭伤,依次为手部骨折和头或脸部受伤。从场上位置看,守门员的受伤率最高(每一训练年为58%);其次受伤率最高为中锋(每一训练年为36%)。在本研究的所有样本中有50%的队员曾有背痛,其中最普通的部位为腰部。结论:在曲棍球比赛中,不同位置上的队员的受伤率是不同的。在每一个位置上的急性受伤的形式也不同。头和脸部受伤很高也应引起注意。尽管这些伤大多是较轻的,但是一但发生重伤将很严酷的。既然这些受伤形式不同,那么应当对练习位置导致受伤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军事警卫格斗训练中容易受伤的训练项目、易受伤部位、损伤性质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探究警卫格斗损伤的特点与规律,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为军事警卫格斗训练的科学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校跳远运动员受伤情况的调查,初步发现跳远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和致伤的原因,从而提出了预防运动员受伤的方法和手段,为今后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体育学院24名跆拳道运动员踝关节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结果显示:24名运动员都有踝关节受伤史,而受伤部位最多的是外踝副韧带,其次是内踝副韧带和胫腓韧带联合。受伤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队员在训练或出赛之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受伤的队员主要集中在一级和无级别队员上。对此,提出以下建议:队员在思想上要重视准备活动。训练中教练员要严格遵守训练原则,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训练水平、健康状况等合理安排运动量。加强小肌肉群的练习,尤其是踝关节韧带的力量等。  相似文献   

8.
女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急性损伤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法.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急性损伤的性质、损伤部位及造成急性损伤的原因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受伤的原因和规律,以使女子举重运动员更好地参加比赛和训练。  相似文献   

9.
对黑河、大兴安岭、绥化等少年体校54名女子跳高运动员进行调查专访,发现在训练和比赛中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身体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就此针对损伤部位,分析了受伤的原因并提出具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中报告26例一般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下胫腓韧带损伤。临床资料中着重于肿胀和压痛部位的分析,详细分析了受伤动作和机理。并就下胫腓韧带的解剖生理特点、X 线诊断,以及受伤机理和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提高对这种损伤的可能性的认识,从而作到早期诊断,正确处理,以减少对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用来评估人的不同身体部位的受伤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再纠正训练,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建筑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指战员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让消防员进行更科学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实验为12周的体能训练,在训练周期的最初,采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每位消防员...  相似文献   

12.
在武术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肌肉拉伤的现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肌肉拉伤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当肌肉不慎被拉伤后,受伤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用手触摸感觉发硬,功能发生障碍。让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肌肉如果断裂,受伤时会有明显感觉,还能听到断裂声,受伤部位肿胀明显,皮下淤血严重,局部用手可触摸到凹陷或一端异常膨大。 肌肉被拉伤后,应根据受伤的不同程度迅速进行处理。 对肌纤维部分断裂者,处理的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应将受伤肌肉置于放松位置,及时对患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和省代表队激流皮划艇运动员9个多月训练和比赛期间运动创伤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找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见部位及受伤容易发生的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工作由全美体操协会和俄勒岗州立大学、国际体育与人类发展研究学院共同赞助,由丹尼斯教授亲自主持,研究工作历时一年。调研对象为50名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调研内容为训练中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受伤趋势与受伤原因等。本文中许多调查研究方法实属首创,如重复受伤率、受伤趋势及因受伤而导致的时间损失等。推荐本文之目的,是为国内同行们在进行运动损伤的研究工作提供更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动损伤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高水平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发现损伤呈多发性,损伤部位多集中于膝、腰、肩和头等部。为预防常见运动性损伤,应该加强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提高专项训练的科学性,对身体的力量薄弱部位进行专门性训练,增加小肌群的训练手段,选择保护设施和器材保护容易受伤的部位等,力求提高和改进今后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巩固优势地位,保持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常见下肢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下肢运动损伤为腿部肌肉拉伤、髌骨软骨病及“篮球膝”、踝关节损伤等。教学及运动训练中主要的预防措施有:科学而全面地进行身体训练、加强易受伤部位肌肉和关节的力量训练、注重心理预防、加强医务监督及学会自我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单板滑雪运动损伤呈多样性,经调查损伤部位主要以膝、踝为主。损伤类型集中于扭伤和骨折。发生损伤主要是自身失误、项目本身易受伤、自身力量不足等因素。表明单板滑雪是难度大、具有危险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极其严格的运动。建议在今后训练过程中加强自身保护,控制训练负荷,防止过度疲劳,加强薄弱及易损伤部位的肌肉训练,保证运动员以健康的身体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部分优秀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家女子投掷人才基地南通组16名现役优秀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优秀投掷运动员的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肩、手和腹。多发伤种与项目有关:推铅球易致肩袖伤、掌指关节扭伤、膝创伤筋膜炎;掷铁饼易致髌骨软骨病;投标枪易致肩袖伤、半月板损伤;掷链球易致腹外斜肌拉伤。局部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疲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科学安排训练和竞赛,注重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技术诊断,加强对膝、肩等受伤多发部位的保护,提高对急性损伤的诊治水平,建立、健全运动员医疗制度和康复制度,对于预防投掷运动损伤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部分优秀跳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体工队16名现役优秀跳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优秀跳跃运动员的受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踝、腰和腹。多发伤种与项目有关:跳高易致股后肌群拉伤、膝关节、踝关节扭伤、背部损伤;跳远易致腘肌损伤、半月板损伤;三级跳远易致足跟底部扭伤、踝关节扭伤;撑竿跳高易致腹外斜肌拉伤。局部运动负荷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疲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科学安排训练和竞赛,注重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技术诊断,加强对膝踝等受伤多发部位的保护,提高对急性损伤的诊治水平,建立、健全运动员医疗制度和康复制度,对于预防跳跃运动损伤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竞技体育运动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导致田径运动员在上课过程中出现损伤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因此,对运动员损伤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现状、运动损伤的分类和容易受伤的部位以及这些部位受损伤的原因进行调查,同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让同学们在田径课中减少受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