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编辑学术交往是编辑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关涉编辑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体现对话关系,遵循互动逻辑,指向主体间性.当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交往呈现失语困境、刻板印象和技术焦虑的缺场表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迫切性是编辑学术交往出场的主要逻辑.编辑应强化学术交往的在场自觉,主动回归学术共同体和编辑出版共同体,将创新与应变作为编辑学术交往的逻辑起点,将求同与立异作为重要原则,将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作为根本遵循,推动学术交往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编辑应强化作者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是出版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编辑的作者意识十分必要。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作者共同的工作,编辑和作者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是对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正确定位。在同志式的互助关系中,编辑与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编辑的角度来说,编辑要时刻把作者放在心上,要强化作者意识。编辑的作者意识蕴涵于编辑与作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在编辑平常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中。  相似文献   

3.
学报编辑与作者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玉堂 《编辑学报》1991,3(2):108-111
学报作为高级学术刊物,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的纽带,而且是编辑与作者和读者互相交往的桥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三者在交往中,编辑的作用往往处于主导的方面、中心的位置。因而,编辑须特别注意探讨与作者和读者交往的规律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互动”,在社会学中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在新闻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采编人员的交往范围、交往手段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各人的知识结构、工作阅历和所处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以及工作环境不同,导致记者之间、编辑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对众多事物甚全同一事物的认识,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关于编辑职业道德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辑的职业道德既要符合一般道德要求,又要体现编辑职业的特点。它应当是编辑人员在编辑过程在形成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编辑工作中,在处现同国家、社会、作者、同行以及参加编辑活动的其他人员的关系时,应以编辑职业道德为准则。为了保证编辑工作的质量,编辑工作者除了应该具有很好的业务素质外,要加强职来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王尔蜜 《记者摇篮》2010,(3):37-37,61
编辑工作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工作,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编辑人员不仅要有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求编辑具有专业性与职业性。一位编辑不仅是专家,还要是杂家。要想做一位合格的编辑,要想做一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编辑,我想,有四件法宝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编辑人员管理在出版单位各项管理问题中不断凸显出来.我们常听到出版单位管理者这样的抱怨:编辑人员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管理成本日益增加等.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认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它是与智力相对应的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其中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①编辑学是研究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术交往社会活动规律的学科.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与编辑部的同事接触外,还需要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排版、印刷和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政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②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不仅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和相关的编辑学技能,对其心理、意志、情感、性格和与人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编辑在工作中的情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改善编辑活动中的精神面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出版产业中的编辑活动和编辑人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这种两重性既反映在公益性出版事业中,也反映在经营性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中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文化功能,它的商业功能是通过文化功能实现的.出版产业中的编辑人员仍然扮演着文化人的角色,承担的首先是传承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职责,同时要履行经济职责,为争取经济实力和发展出版产业服务.由于文化与经济双重职责的要求,编辑观念和编辑活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编辑人员要争取出版产业在文化与经济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报稿件虽经专家匿名审选,但编辑人员的编辑加工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编辑人员的编辑加工工作在保障学报质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编辑人员要通过编辑加工工作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学术关和技术关.  相似文献   

11.
期刊编辑工作与情报学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传播学与情报学研究互为基础、相互融合的内在联系,以及情报学理论对期刊编辑工作的指导作用,认为情报学是提高期刊编辑工作水平的理论基础。以文稿学术水平的查新、期刊质量信息的收集、论文关键词的标引和分类号的确定这4项工作为例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院校学报规模小、实力弱、同质化的发展困境,从强化地方性、专业性及应用性、职业性入手,分析高职学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高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定位;基于此,探讨高职学报开放式办刊策略,提出实施"校企合作,共建栏目"的办刊模式,结合高校技能大赛与大学生创新实践创建应用型专业栏目,通过校际联合统筹稿源实施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玉清  李一石 《编辑学报》2006,18(3):229-230
老一代编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编辑学报>则是我们办好科学杂志的良师益友.在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到:编辑自身素质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新创刊杂志扩大稿源和提高杂志质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相关链接"在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禤胜修 《编辑学报》2010,22(5):409-410
根据相关链接在期刊编辑中的应用情况,论述相关链接在期刊编辑中的作用和内容,总结出相关链接的方式。相关链接作为期刊的一种新的编辑方法,丰富了传播内容,创新了编辑模式,并有助于美化版面。相关链接的内容有补充性信息和扩展性信息2类,其方式有附件式链接、栏目式链接和标题式链接等。  相似文献   

15.
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交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占立 《编辑学报》2008,20(4):323-324
搞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交流,有利于发现自身的问题,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和办刊水平,同时这种交流还能使期刊之间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该文论述多种层次期刊交流的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办好农业科技期刊的实践及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办好农业科技期刊的关键是: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围绕服务对象,搞好选题策划;组建通信联络队伍,促进期刊发行;建立共赢机制,开拓广告市场;做好编辑加工,以质量作保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科技期刊的学术性与特殊性,提出了编辑工作中的主动与被动问题,分析了主动与被动互为补充的关系,从新的角度阐释了编校过程中被动的能动性作用,探讨了如何才能提高编辑水平与期刊质量,旨在提高青年编辑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编辑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和服务者,是联系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等相关人员之间的桥梁。这就需要编辑具有很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需要编辑与编辑部内外建立起平等、和谐、合作的友好关系。图书馆学期刊编辑应该掌握和运用有效沟通的方法,对提高期刊质量和竞争力,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坚持办刊宗旨,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及三审定稿制度,严把审稿质量关,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实施编辑加工三重把关制、责任编辑责任编委双责任制,严把编辑加工、校对、制版、印刷、装帧等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杜燕军 《编辑学报》2012,24(4):376-379
为减少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对服务器架设、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及安全性等问题的关注,提升科技期刊协同编辑效率,拓展服务渠道,推进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开展了云计算在科技期刊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将传统期刊信息管理业务迁移到云端的设想。论述了云出版的概念、优势,研究利用百会云计算平台构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方法及系统建设。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实现科技期刊的协同编辑、出版和在线审稿等工作是可行的,是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