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强  陈辉  刘涛 《中华武术》2006,(10):52-53
我们曾经介绍了泰拳肘法的几个基本技术动作,肘有“肘过如刀,犀利无比”的说法,而膝法在近身、中远距离中应用得也甚广,对膝便有“通天膝,火箭冲天之势”的说法。本期将介绍实战中如何运用膝法应对常见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赵宝安 《武当》2013,(10):42-45
肘法在散手和搏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屈臂为肘,肘尖坚硬,好似兵器锐韧,攻击力之强,堪称一绝。肘的招法隐蔽、疾速、短而猛,变化莫测,尤其在贴身搏击中可发挥出不可估量的攻守实效性。拳谚中有“手轻,脚重,要命肘”,“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等说法。在武林各门各派的拳法中,几乎都有肘击之法。  相似文献   

3.
1、“肩周炎”、“标枪肘”产生的原因分析 “肩周炎”、“标枪肘”在一般学生中是不常见的,更多的只是韧带受伤。经过简单处理和恢复训练不会出现慢性的“肩周炎”和“标枪肘”。  相似文献   

4.
张乐伟 《乒乓世界》2008,(6):153-153
肘关节伤病之肘关节滑膜炎 乒乓球运动中肘关节滑膜炎与网球肘一样都很常见。 肘部滑膜炎多由肘过伸受伤或劳损史。症状表现为肘伸直时疼痛或伸直受限,有时屈曲时也感疼痛。肘外侧间隙饱满,慢性病例滑膜有肥厚感.或可触到滑膜吱嘎音,又称“捻发音”。关节间隙有压痛及“挤压痛”(刺痛)。最常见的关节挤压痛点是在鹰嘴的外侧缘,病人多有伸肘抗阻痛,或肘不能支撑推起。  相似文献   

5.
五、寒肩直肘寒肩也叫“耸肩”,就象常人在遇到寒冷时把肩膀耸起一样。直肘与“曲肘”是相对立的。打太极拳有“松肩垂肘”的基本要求,或称为“松肩沉肘”、“沉肩曲肘”、“沉肩坠肘”。总而言之,是含有肩关节松沉,肘关节始终留有程度不同的屈曲,并有下垂的意思。即使做冲拳动作,如搬拦捶、指(月当)捶、栽捶等式,冲拳一臂的肘关节也不可完全伸直,而必须保持微曲,这样才符合太极拳古典理论中“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原理。用哲学的话来说,即“留有余地”。从技击角度上看,寒肩和运臂肘直无余,则易于引起僵直乏力的现象,使劲路难以通畅、往复迟重不灵,同时也易被对方采用撅臂等招法使  相似文献   

6.
王敬峰  王韶军 《武当》2003,(3):36-37
泰拳是泰国民族的国技,是泰国传统竞技对抗搏击项目。在泰语中叫“摩易泰”,英语称为Boxing lf thai,它是运用四肢的拳、腿、肘、膝共八个攻击部位,作为攻击武器,故又有“八臂拳术”的称谓。在泰拳的技法中首推肘、膝技术的连击使用,被世界公认为最凶悍,最有杀伤力的技击技  相似文献   

7.
潘双喜 《精武》2004,(11):32-33
拳谚云“拳轻掌重肘要命”,传统武术中有夺命肘、穿心肘等招法,可见肘法在搏击实战时杀伤力之巨大。截拳道肘法实用性强,灵活多变,分为顶肘、挑肘、盘肘、砸肘等。实战时,每种肘法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拳腿等动作组合应用。本文主要介绍顶肘(侧顶肘、后顶肘)的功法训练与防暴格斗法,其劲力讲究转胯活腰、抖肩送肘、劲至肘尖,技术应用以贴身近打、顶靠暗击、出奇制胜为法则。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1):60-60
中国功夫谚语“拳轻、掌蕈、肘要命”,泰拳更是将肘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上期的栏目中,我们介绍了泰拳肘法的几个基本技术动作,本期将继续介绍:实战中如何运用肘法应对常见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和训练中,常会发现学生在推铅球过程中存在“掉肘”现象,所谓“掉肘”是指伸臂推铅球过程中,练习者肘关节下掉,肘尖向下,形成前臂与地面垂直,从而变推铅球为投铅球。此错误动作不但影响发力(即练习者反映是有劲使不出来),而且易引起肘关节肌纤维的拉伤。这给铅球教学、训练带来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泰拳肘法     
“肘”在泰语中称为“索”。肘法和膝法被泰拳界称为“短兵”。 肘法在泰拳的攻击技法中,素以凶狠著称。由于肘关节的特殊坚硬锐利的骨结构,因此最适合近距离攻防格斗。肘法动作短促,力度大,速度快,在近身实战中常令对手防不胜防。泰拳以其精湛的膝肘技艺,独领世界武坛的风骚,为武林人士所称道。 肘法不仅可以进攻伤人,而且在防守上也很有功效。如用以封  相似文献   

11.
张凯 《武当》2008,(1):33-36
炮捶拳肘法技术,打的是短平快,重在贴身近战.实用性强。它以顶卧扭撑吊抽穿掖等为主要击打方式。拳谚有云:“远用手,近用肘,欺身步法要配合,前后左右皆有肘。器械是手的延长,肘是手的缩短,手打八方,肘击要害。一找穴,二找位(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12.
肩肘倒立对锻炼学生身体平衡,增强腰背腹肌的控制能力有积极作用。它的教学重点是“两肘与肩成三角支撑”,难点为“展髋挺腹脚上伸。”在此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一种新教法——程序练习法。这种教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边讲解、边启发,学生边练习、边思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思维创造,实现自主学习,学会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将此教材的教学步骤介绍下如:   1.夹肘挺立的辅助练习   由于学生在空中很难把握肌肉感觉和肢体位置,所以很难体会展髋挺腹动作。如果用站立夹肘挺立练习 (见图 1),就能解…  相似文献   

13.
上肢部1.肩肘:“松肩沉肘”是各派太极拳的共同要求。有的也叫“沉肩垂肘”或“沉肩坠肘”,就是两户关节要向下向外松,两肘关节要向下沉坠。松肩和沉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做到沉肘松肩,两臂才能圆满松活,运动自然。等论讲:“转关在户,折叠在腕。”也就是说,解脱擒拿,内劲运动在胸腰。通过肩时,力达手腕,方能解脱。肩肘关书通顺,内劲才能达到掌指。如果肩肘受到障碍,使会影响内劲运用,从而也影胸了周身协调。在练习时,经常要注意两肩矢书的松弛,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劲逐渐拉开下沉;两肘则要有下垂之意,以起到“护助”的作…  相似文献   

14.
贾澎 《中华武术》2004,(3):31-33
“金刚”是道教和佛教守护神,因之命名取其庄重、中正、威严之仪,无敌于天下之势。“对”是相合、相含、相对照之意。“三大对”是指身、手、步相对。拳势运动中身体移动、重心转换到某一侧时,须手与足、肘与膝相合,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一对无不相对,不贪不欠,无过不及,头正身直,沉肩坠肘,吊裆松胯,气顺神蓄,气催力发,意动劲至,则五行百骸  相似文献   

15.
赵幼斌 《武当》2008,(8):15-17
五、沉肩坠肘 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解释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说,“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和业余训练中,推铅球过程中最易犯的错误是“掉肘”与无拨指。1.掉肘的分析与纠正所谓“掉肘”是指伸臂推球过程中,练习者肘关节下掉,肘尖向下,形成前臂与地面垂直,从而变推球为投球,影响劲力的顺达,练习者的反映是有劲使  相似文献   

17.
肘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关节损伤是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田径投掷项目、网球、羽毛球、排球、棒、垒球等需要快速、猛烈挥动前臂的运动项目。一、肘骨关节损伤原理及类型肘骨关节损伤是由于肘关节超常范围的不合槽运动所致。如快速用力挥臂、肘部过度外展、过屈、过伸、猛烈屈腕及经常做前臂的旋转和伸腕动作均可使肘骨关节损伤。肘骨关节损伤因动作不同,受伤部位各异,按其损伤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伸展型”和“外展型”投掷肘。“伸展型”投掷肘多因快速挥动前臂的“鞭打”动作局部负担过重引起。由于肘关节过伸使得鹰嘴软骨面猛烈撞击鹰嘴窝…  相似文献   

18.
太极方圆解     
王志远 《武当》2003,(3):16-17
方圆,拳谚有云:“横撑开放,光线茫茫,谓之方;提抱含蓄,中藏生气,谓之圆。”太极拳以十三势立名棚捋挤按为四正门,亦即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奇门,亦即四隅手,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为五步,“定在方中”土也。“中土不离位”,拳脚展开,范围八卦而成“方”。严格地说是“横撑开放,光线茫茫”的不规则多边形。在拳法中  相似文献   

19.
4、寒肩:肘不能沉,肩不能松,肩胛紧锁,两肩高耸,状如立寒冬溯风之谓也。以致气血不通,劲路不畅。造成上不能劲由脊发,贯劲干指捎;下不能虚胸盈腹,引气达丹田。寒肩亦称“耸肩”,就象人在寒冬溯风中把肩耸起一样。内家拳有“松后沉肘”的基本要求,或称“松肩垂肘”“‘沉肩坠时”、“垂肩沉肘”、“沉肩曲肘”。总其所言,无非指肩头节须松沉,使镇骨平准而微下沉,肘关节始终保持适度的弯曲和沉垂,从而达到“三垂”。即气垂房垂用锤。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肩垂则臂比劲活,肩摧肘前;肘垂则两膊自国,能固两助。这样才符…  相似文献   

20.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标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伤病。本文对标枪运动员“投掷肘”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损伤发生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投掷技术训练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是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员“投掷肘”关节损伤的有效途径,以及做好预防工作,出现肘关节损伤及时治疗,并进行恢复性训练。本文提供的恢复手段,可针对性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