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前后发韧的新诗革命 ,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着苦难的中国社会 ,关注着苦难的芸芸众生 ,尤其是关注着苦难的中国农村和农民。 2 0年代的徐玉诺以浓厚的感伤味对乡土进行素描 ,高唱“自己的挽歌” ,这种伤感的风格影响了后来艾青的作品。何植三以冷静观照的态度和客观情调的追求表现着“浙东田村的空气” ,“诗中的乡土气”影响了臧克家。 30年代 ,艾青和臧克家是描写乡土风情的大家 ,写下了许多充满情感和深度的作品。 4 0年代 ,受艾青和臧克家作品的影响 ,青年诗人加入到这一行列 ,围绕着《创造诗丛》形成了乡土写实的诗人群。…  相似文献   

2.
陈映真的思想底蕴是以平民作为自己的关注焦点,对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和境遇予以深切的关注与思考。这一思想底蕴规导着作家在小说中繁复地诉说着平民身心的苦难,鲁讯式地揭批现代企业下“人”的异化现象,肯定、认同维护民族尊严、保持个人自尊的“人”。  相似文献   

3.
孙青 《华章》2013,(18)
苦难意识是人类的普遍意识,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受到了文艺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先锋小说家们以其卓越的先锋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默默关注着中国社会的苦难。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体现这一意识的典型产物。一叶知秋,以《活着》为代表表现出的强烈的被动的消极的忍受的麻木的苦难意识是与西方文学中体现的积极的主动的苦难意识相区别,除去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这是本文论证后得出的重要推论。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王燕梅,林钧海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就被迫打开,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①当近代中国经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时,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种种救国方案,使中国历...  相似文献   

5.
北村晚近小说存在一种明显的“苦难/救赎”的“神性书写”模式,此模式表现出人在现实世界的苦难和无法救赎,惟有宗教才能让人寻觅到灵魂的栖息地。“神性书写”模式在表现北村关注生命焦虑和精神困顿意识的同时,又带给了北村小说创作思想意义和表现形式的双重负面性。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中有这样一句:“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在这个世间,苦难是难免的。国家有国家的苦难,民族有民族的苦难.  相似文献   

7.
关注苦难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新时期小说中的作家同样具有这样的人文意识,他们或关注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痛苦的裂变,或讲述社会底层人民为生存条件而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或冷静叙述着自己所感受到的真实世界中的苦难。  相似文献   

8.
始终致力于关心“小人物”的命运、关注现实苦难与灵魂救赎,是汤成难短篇小说的主要创作主题之一。汤成难的短篇小说描绘了普通劳苦大众具有生命质感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们面对生存之难和存在之苦的泥沼,挣扎其中而又在苦难中升腾,追求最终的心灵归宿。底层人物对于苦难的诠释和探索救赎的过程,是他们的生存智慧和求生本能的体现,汤成难对传统文学中宏大的苦难叙事进行颠覆,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底层视角。  相似文献   

9.
孙向学在小说《二傻》中以强烈的悲悯情怀关注着桂西王家坳底层人群的生存苦难,叙说着山村农民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并对他们的人生苦难进行了理性审视,体现了作家的苦难意识和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由鲁迅先生首创和力倡的中国乡土小说,则至今日已走过了漫漫近一个世纪的路程,其间虽免不了曲曲弯弯,磕磕碰碰,却一直是中国文学中一股最鲜活、最跃动、成绩也最卓著的泉流。这当中充满了五四乡土小说侃派涂抹的一幅幅色泽凄历的中国乡村野蛮风俗及农民苦难响画幅,也飘荡着“京派小说“返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和田园牧歌的袅袅余音;既杂合了“革命乡土小说”、“乡土社会小说”、“东北作家群”及。“七月派小说”等各作家群体的成就和缺点、经验与教训,更充盈着“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表现新形势下新农民新生活的激情及某…  相似文献   

11.
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学,与孔子一起并称孔孟,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间攻城掠地、残害人民的不义之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还呼吁省刑薄赋,制定民产,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千百年来,他的“为民请命”的高尚执著的精神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2.
史铁生的小说贯穿着他对人生苦难、价值信仰问题的思考。他的小说经常围绕着“残疾”命题展开,他从个人残疾的苦难中挣脱出来,在对个人命运的不断反思与追问中努力解答个体价值依靠问题,从而由“个体残疾”的思考上升到对人类存在、人性深处“广义残疾”的考察,并最终走向“过程神学”的阐扬。尽管他仍然面临着信仰的内在矛盾,但他的个性立场还是为我们对精神与信仰的反思及重建指出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夸父逐日的故事,褒贬各一。笔者以为,夸父是崇高的悲剧英雄人物,是“解救”世人于苦难中的中国古代的“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14.
吴勇 《教育文汇》2005,(11):48-50
周国平关于幸福和苦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最近读到冯卫东老师的教育随笔选《幸福的“芭蕾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突然觉得周先生的话就是对这本随笔选最好的注脚。作为一名教育者,面对着变革时期的教育,冯老师始终以一个幸福者的姿态“载歌载舞”,不媚,不俗,不恶。不避,以憨厚的笑容,平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台湾诗人丁颍在其诗歌创作中 ,重视对“时序情结”的把握并注意把视线投向对民族命运和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的关注。同时 ,丁颍善于将生活中的苦难 ,化为诗歌艺术的苦难美。丁颍的诗歌理想并不寄希望于社会革命乃至暴力革命 ,而是企盼着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层发掘来实现其由蛹而蝶的羽化。  相似文献   

16.
苦难是余华小说喜欢反复渲染的主题。进.20世纪90年代,苦难主题不但被继承下来,并以此为基础,在“苦难”中寻找着温情和“爱”,让主题话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从亵渎到救赎,显露了作者开始探讨人性的真谛和哲学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七月”诗派是当时社会大变动和社会大灾难的结果,他们的创作直接记录着当年社会的变动和灾难;“七月”诗歌中的苦难意象反映了不同境域中诗人们的真实形象及情感,着重分析了“七月”诗派中主要诗人的苦难意象。  相似文献   

18.
成人教育"关注视野"的新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的崛起,WTO的加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等国际教育思潮的影响,使得中国成人教育正经历着一次新的变革,突出表现在成人教育“关注视野”的新走向上。即从关注职业走向关注人生;从关注学校走向关注社会;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基督教以神为中心,强调神对人的拯救,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体现,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第二,在对人生的关注上,中国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注重实际;基督教追求彼岸的幸福,强调对于现世苦难的忍受、顺从。第三,中国宗教具有一种宽容精神;基督教则具有强烈的独断性、排他性  相似文献   

20.
邓艳玲 《中学教育》2006,(10):44-45
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盖茨取代毛泽东;大幅削减古代史内容,用所谓当代明史取代中国史;营造所谓“和谐史”,革命、战争、苦难内容被大幅删减,南京大屠杀内容只在初中部分简单提及;高中部分完全抛弃传统中国、世界编年记史的方式,改用一部笼统的“人类明史”代替……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的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参与编辑此版历史教科书的人认为这个争论不但迟缓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上海市教委则以课改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一切未有定论为由,对此事采取不予回应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