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大同市区公园锻炼群体体育活动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以及其在公园活动的目的、时间等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大同市区公园锻炼群体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女性多于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在早、晚,也有部分健身群体选择在周末;锻炼时间能达到30分钟到一小时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近三分之一。大同市区公园锻炼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依次为: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等;在活动内容上主要选择跑步、散步、舞蹈等项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残疾青少年群体体育参与状况及其需要的社会支持进行研究。残疾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他们对参与体育锻炼具有较高的热情,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主要是在1-2次,时间在30分钟以下,主要在学校场馆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对社会支持方面,他们需要获得必要的运动知识和免费场地器材以及学校的健身指导。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缺乏兴趣、时间短缺、组织和场地不足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青少年群体为调查对象,以“30分钟体育生活圈”健身活动为调查重点,对上海市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对上海青少年群体参与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知道体育生活圈的青少年仅占20.9%;青少年参与运动项目的选择呈多样性特点,受到参与运动的动机以及时间的影响;在工作日除了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外,68.7%的青少年选择参加体育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社区的公共场地等。小长假、周末、寒暑假大部分体育活动距离都在1000米以内;影响青少年参加“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首要因素是健身意识。根据分析,提出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基础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给青少年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提供青少年健身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健身指导员。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40~59岁普通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2400名40~59岁普通居民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场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240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2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9.04%),了解这一群体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锻炼目的、健身项目和场所的选择以及锻炼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提供了以下调查数据:1.每周参加一次以上体育活动人数我国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30min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以上。统计显示,40~59岁成年人每周参加1次以上有益健康的体育…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十所城市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高涨的,锻炼动机明确.但活动项目较单一;选择锻炼场所时以就近就地为原则,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呈自发、松散、无序的状态;从事体育锻炼的年限以5-8年最多,每次活动时间以15分钟、15-30分钟的人居多.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繁荣残疾人体育事业及推动残痰人参与正常社会体育活动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组织和参与武汉市2010年群众体育活动暨体育人口调查,获取该市体育锻炼参加者最新的第一手资料,据此对特殊的体育锻炼参与者群体——亚体育人口的社会分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增加我国体育锻炼参加者的基本思路和可行路径,以此促进中国民生体育和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喻毅 《体育科技》2007,28(1):71-73
通过调查,发现湖南省高校普通教师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大多在1~2次,每次体育活动的时间多为30min,选择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跑步、散步、足篮排三大球、游泳等。影响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充分时间;对体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认识不足;体育知识欠缺,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体育活动;场地缺乏,没有体育活动空间;高校不重视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对象:调查取样于郑州、许昌、武汉、荆州、宜昌、随州、太原、北京和广州9城市在市区居住的适宜参加体育锻炼的残疾人,总计800人。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结果1.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2.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观3.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和锻炼时间在被调查的残疾人中,每周参加过1次体育活动的残疾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1.5%,每周2次的为15.4%,每周3次以上的为11.7%,每周1次以下的为28.6%,不参加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2.8%。从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看,每次在30min以下的为43.2%,其次是30min~1h的为36.4%,1h以上的为6.3%…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对浙江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主要结论如下:在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者中,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和每次锻炼时间在30至45分钟的人数最多;散步、球类活动和跑步是他们经常锻炼的项目;早上参加锻炼的人数最多;以自行组织进行锻炼为主要形式;锻炼的地点以社区内空地和公园为主;社区居民参加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0.
张冬 《体育科研》2017,(4):37-4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长白社区与上海理工大学通过“区校共建”模式来推动市民“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建设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区校共建”模式符合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时空要求;可以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来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场馆要求和体育锻炼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对市民体育锻炼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对社区体育的健身指导和组织功能。实践证明,通过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所辖高校的辐射功能,建立起以高校为核心的社区健身圈,从而促进市民体育生活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