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云  孟珍伟 《文教资料》2010,(10):167-168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作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受资源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不同阶层、地区、民族、性别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从法律的视角来看,这种机会不平等的成因包括政策制度的不合理,立法、司法、行政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主体权利意识的淡薄。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非歧视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的实现状况是衡量国民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法律保证个人不因性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以及所来自的国家而丧失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虽然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非歧视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其立法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性别公平.在总量上男女两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经达到公平.本科层次的两性入学机会差异在逐步缩小,专科层次已达到公平.在研究生层次上男女性入学机会的非公平仍然存在,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呈倒U字形曲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男女性机会差异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又转向逐渐缩小的趋势.在学科层次方面,人文经管类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远远超过男性,理工类男女两性高等教育不公平仍然比较突出,所以发展文科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公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不公平、城乡不公平、性别不公平和阶层不公平.造成这一事实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社会阶层因素等方面.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广泛参与,从政策、经济、制度、法律、管理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8-2021年我国高考分省录取数据,从高等教育总体、本科和一本等三个维度分析高校扩招政策实施24年间的省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省际不平等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采用当年入学率测量省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发现省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呈现明显的“模式化”特征,表现为低录取、较低录取、中等录取、较高录取和高录取等五个模式,且各模式省份的当年入学率均值均呈快速上升趋势。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省际不平等,发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体、本科和一本入学机会的省际不平等程度均较低,但近年来有扩大之势。因此,建议依据各省份的当年入学率精细化调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倾斜政策,并重点改善本科和一本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省际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美国教育界长期追求的目标.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各项举措增加学生入学机会、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学费上涨、改善资助方案、增强学生负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有效保障各类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由美国的经验可知,政府对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责无旁贷,关键是通过立法程序建立保障机制,增强奖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的投入力度,重点确保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明成 《教育科学》2008,24(1):63-67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从性别、学校类型、学科以及入学分数等角度看,城乡居民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更加突出;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近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总体差异以及城乡之间在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入学机会差异都有明显的缩小。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文化、就业、女性自身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着入学机会不平等、层次不高、学科选择不均衡、教育后结果不平等等问题.本文试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利霞 《教育科学》2007,23(5):59-65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入学机会总量的迅速增加,但机会增多并不等于机会均等,地区、城乡、阶层和性别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依然显著存在。制度性教育的天然缺陷、城乡二元制的结构制约、考选制度的隐性不公、成本分担的制度失衡、资本存量的代际影响、基础教育的不均积续、性别偏好的消极影响等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的深层原因。应在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增进高等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已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本文从比较与借鉴的视角,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及缩小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各阶层间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英国政府和教育界长期追求的目标,英国政府通过颁行相关法律政策、落实各项措施,致力于增强学生对高等教育成本的负担能力,扩大不同背景学生的入学机会。由英国的经验可知,政府对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责无旁贷,关键是通过立法程序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重点在于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美国的长期历史数据,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衍生模型,分析了收入不平等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间的统计关系.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原因,其间呈现出让"贫穷者更贫穷、富有者更富有"的"马太效应",这对于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使其向更为公平的方向发展非常不利,尤其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效应更为显著.这对正处于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来说更应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措施以破解这种"马太效应",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确保社会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布状况,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包括全国和地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城乡、阶层、民族和性别差异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民权运动酝酿阶段为起始,美国开始实施积极差别待遇录取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纵观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该政策理念呈现出从补救性到多元化的逻辑变迁,即从补救历史歧视造成的影响到促成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这种变迁是高等教育与司法审查博弈的结果,其价值在于:体现了高等教育治理公共政策范式转型,为追求教育机会实质平等提供新的路径,利于培养民主的公共文化并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特征之一,就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推进社会民主、促进社会平等的制衡机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美国公立高等教育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推进社会平等的强有力武器。公立高等教育所代表的公共利益是通过使大多数人能入学、能承受得起大学费用,使更多人能从公立高等教育中受益体现出来的。总之,美国公立高等教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主,维护社会平等的重任。而政府的立法、政策及管理系统是公立高等教育公共性原则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概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遵循《人权宣言》26条第1款之要求,高等教育招生应以成绩为基础,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为此,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接受任何以种族、性别、语言、宗教,或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或身体伤残为由的歧视。二、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使命(教育、培训、研究,尤其...  相似文献   

17.
先前学习评价(PLAR)是对高等教育的入学申请者入学之前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等的综合评价,并转换成现实学分的一项终身学习促进制度.这项制度最早从法国发展起来,在美国、加拿大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推进.我国已有了对先前学习评价的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率先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在我国推行PLAR很有现实意义,但操作难度也很大.PLAR对法律意识、平等对待、个体尊重、立法和执法都有很高的期许.PLAR强调法律规定、政策指导、规则、程序和透明度.在我国,稳步推进PLAR首先应深入研究,由政府推进,先行立法,广泛实验试点,切忌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经过了法律平等权的获得、隔离但平等的处境、政策优惠的促进、逆向歧视的申诉、融合调整的统一五个曲折而艰辛的发展历程。审视其政策发展历程,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少数民族家庭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难以保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推进阻力较大。构建完整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完善的经济资助政策和提供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是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美国通过相关立法和政府资助,保障不利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从量上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并迅速步入普及化阶段.但受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B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得不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作出调整,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和大学学费的持续增长成为困扰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是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政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项政策.它对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实施优惠招生和补偿教育,保障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虽然自1951年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制定以来,它的培养目标、具体实施方式如受益群体边界、招生标准等都有变化,但始终坚持平等取向和以少数民族为受益群体,并建立了独特的教育模式--民族预科教育.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