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尝试通过调整其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培养适于到薄弱校任教的师资,以提升薄弱校质量。其遵循的调整策略有:强调家长参与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吸纳更多的少数族裔群体或弱势社会经济背景者成为职前教师;补充职前教师培养项目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教育者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且有薄弱校工作经历;立足薄弱学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薄弱学区发展驻校教师培养项目;重视对职前教师培养项目进行质量评价和绩效问责。这些对改进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高师院校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形成高师院校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相互依托的在职培训网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建立职前与职后衔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以增强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探讨了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基本特征,以期对我国当前建立教师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师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基本特征 ,以期对我国当前建立教师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师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要经历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并呈现出如下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摹仿他人走向自觉地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勇于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动机和共同特征。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进行的整体规划,力求各阶段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内在一体。其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和师资配置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缺乏整体教育服务意义上的专业标准。结合中美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等已有指标体系或模型。研究分析武汉高校师范生和一线教师相关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办学思路、资源管理(含师资条件)、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学生收获是影响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标准化质量评价的五个核心要素:通过对“SMTCI”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路径分析和效应分析,得出了建立我国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在联系性、冲突性、核心因子簇和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索磊  暴侠 《教书育人》2008,(2):79-81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当前,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具有培养渠道多元化、规格高、实践环节时间长、重视大学与小学建立伙伴关系等特点。借鉴这些特点对于完善我国初等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才嘉红 《成人教育》2014,(5):110-112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达国家教师职前培养发展趋势看,逐步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近年来实行的"本科+硕士"模式、"3+2"模式各具特色,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明显。对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我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路径提供经验,对建立更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培养教师的教育改革能力、教育教学的反思和研究能力,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实行的3+1、3+2、4+1、4+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3+1模式培养周期短,注重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3+2模式重视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鲜明;4+1、4+2模式中,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重,适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要求.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即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由于独立学院发展历史短暂,定位于教学型本科层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三本"生源等特殊性,致使其师资队伍存在过分依赖母体高校师资资源;队伍不稳定;重教学、轻科研等问题.对此进行新探索,可以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从职前入手,实行订单式培养;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培养"双师型"教师;面向国内外广泛招聘高素质教师;加强对专职年轻教师在职培训;加强科学管理;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解决与公办教师同等退休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1.
Teacher Training     
《欧洲教育》2013,45(2-3):255-267
Long-awaite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were formally submitted to the Minister for Education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Authority in July 1970. The report produced by a working party of the Authority, under Professor Patrick Lunch of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requires approval by the Government and Parliament.  相似文献   

12.
13.
校本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化重要途径的必要性,可以从教师知识构成、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为使校本教师培训真正成为必要途径,必须要注意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伙伴关系、校本教师培训的制度化、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有效的教师培训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从现代培训理论的角度对现实中教师培训在理论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培训应有的观念以及对从事教师培训的培训者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扩大和日益深入,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教师的教学研究素养不客乐观,为此,如何培养研究性教师,本文从改善学校制度建设,建设研究性教师评价体系、加强研究性校园文化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Kathleen Devereux, formerly tutor to the advanced diploma in educational studies (handicapped children), Cambridg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views the proposal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asks 'Without the trainers who can be trained?'  相似文献   

17.
18.
19.
名教师工作室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是对教师培训模式的一种创新,显现了其特有的教师教育功能。其对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构建专业共同体,成就优秀教师群体;优化培训组织,实现研训一体;发挥辐射效应,共享优质资源;形成培训网络,促进梯队成长。  相似文献   

20.
德国基础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有一支训练有素、充分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本文集中评介德国的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体系,并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