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2005—2008年新奥运周期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仍将集中在“踺子后手翻”、“侧手翻”、“前手翻”和“踺子转体”四种类型的动作上,以“直体”完成不同类型的两种动作,是当今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趋向特征;而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10分起评动作,是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前手翻类”动作的发展潜力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力度将加大,“踺子转体类”动作的完成将倾向“转体180°”;而采用“笠松”侧手翻来尽快提高跳马动作完成难度的选手将会增多。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参加里约奥运会周期女子跳马决赛的运动员所完成的两跳动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总结里约奥运周期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结果表明:1)当今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所选用的两跳动作以“踺子后手翻类”、“前手翻类”和“踺子转体180°类”为主,且多以“直体”来完成不同类型的动作,动作集中化发展,“前手翻类”动作难度的选择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质量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当今世界优秀跳马选手两跳动作组合主要倾向于“踺子后手翻类”结合“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3)高难度依旧是跳马技术发展的主旋律,优质的完成动作将倍受关注,2者恰当结合是女子跳马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2009-2012年体操新规则执行后,第41、42和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中选手所使用动作的难度、类型以及完成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至少一个6.3分以上的高难动作的基础上,保证动作完成质量和提高落地稳定性是取胜的关键.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的主流动作类型是踺子后手翻类、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和前手翻类;踺子后手翻类结合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是绝大多数优秀选手的两跳动作的最佳组合,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两跳动作组合方式也呈现多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2届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统计等方法,分析2009年规则下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向。"踺子后手翻"类分别与"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及"前手翻"类的动作组合,将会是世界优秀女选手2跳动作搭配的主要形式;掌握"不同组别不同类型"的2个6.5分乃至更高D分价值的动作和难度创新动作将是众多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E分的主导因素趋于增强;"原"类动作的消失将引起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1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定采用新的跳马,这将会使跳马技术有很大的发展。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转体900°动作是由李小鹏创造的踺子类高难动作,只有李小鹏一人能做此动作,分值为10分。尤尔钦科动作是女子跳马动作中的难度之一,动作分值高,并且能反映运动员的跳马实力。本文利用生物力学的三维DLT研究方法对踺子类跳和女子经常采用的尤尔钦科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李小鹏动作命名的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转体900°动作,李小鹏起跳的水平速度达到5.48米/秒,尤尔钦科动作为  相似文献   

6.
男子跳马各类型动作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运用我国部分优秀跳马选手的技术参数,分析了男子跳马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和踺子类三种类型动作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各类动作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前空翻类动作是跳马项目近几年开发的一类高难度动作,从当前发展情况看,此类动作发展的潜力很大,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动作。我国女子优秀跳马运动员程菲能较好完成踺子转体180°前手翻转体180°直体前空翻的高难前沿动作,研究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主要技术特点,旨在为其今后发展此类动作的更高难度提供运动学参数,同时对有条件发展此类动作的运动员也具有理论和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资料研究法对第36,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男子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动作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和踺子上板类等三组动作中,并以侧手翻类和前手翻类动作为主;运动员的能力不断提升,动作质量日益提高;落地的稳定性依然是取胜的关键;掌握两个10分起评的高难度动作,追求姿态美,落地稳是跳马发展的不变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单项决赛运动员跳马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动作类型上,国外运动员以踺子类、前手翻类为主,而我国运动员踺子类、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均衡发展;2)中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在最高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上均稍差;3)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跳马项目中国运动员具有优势,但美国和俄罗斯运动员亦不容忽视,个人优势逐渐减弱,整体实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研访问法、观察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新奥运周期男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掌握不同结构组的两个10分起评的高难动作,仍是男子跳马不断追求的目标;以“踺子转体连接”的“复合性”高难动作,将逐步成为难新动作发展的重要区域,且“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系列动作的难度开发,也将会有所突破,而确保“落地稳”还将是未来大赛优秀男选手跳马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的跳马器械改变后 ,男子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是该类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 ,其难度分值为 10分。目前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掌握此动作的运动员人数甚少 ,该动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三维录像及解析处理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陆斌两人完成此动作 ,进行了技术分析与诊断。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动作的内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 ,为运动训练及技术创新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最近两届世锦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比赛形势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马是女子四项比赛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选手两次试跳的平均难度(A分)最低,约为6分,最高为6.5分;运动员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而是在既定难度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运动员主要选用第四和第五等两组动作,超过总数的八成以上,并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我国运动员程菲在动作难度、质量和组别等方面都领导着世界潮流,可望继续蝉联世界跳马冠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接空翻转体类高难动作 ,运用运动学原理对霍莉坤跳马技术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 ,霍在助跑阶段 ,身体获得了较大的水平速度。在上板起跳和第一腾空阶段 ,由于推手与起跳快 ,身体翻转及时 ,腾越器械重心高处于马上最佳位置。在第二腾空阶段 ,霍借助一定的高度和水平速度快翻纵转 ,使该动作顺利完成。由分析中得知 ,霍在马上因推手技术不佳 ,导致她第二腾空高度不够。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观摩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第八届全运会男子跳马预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跳马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大,欲取得好成绩,必须有拿手的10分起评动作;另外,动作类型单一,多集中在侧手翻类,这不利于跳马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跳马部分基本技术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探讨跳马难度发展与基本技术各环节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对女子跳马动作发展和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男子跳马项目难度发展的现状,剖析我国男子跳马发展难新动作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几年我国男子跳马难新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