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你们登过长城吗?登过哪儿的长城?生:我登过八达岭长城。……生:我也去过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师:同学们登的长城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播放八达岭长城录像)它建于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宏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今天,李老师要带你们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儿的古长城。(板书课题)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2000多岁了。出发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什么是戈壁滩?生: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师:戈壁滩,有人知道吗?(见无人举手,出示戈壁滩图片)这就是戈壁滩。这地方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一望无…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 师: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数"事吗? 生1:每一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属相. 师:你的属相是什么?(学生趣味盎然、相互诉说)告诉你们,王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我是属蛇的.你们中有几个,就是我的几倍.  相似文献   

3.
师:你们想到什么了?生:"香蕉"!师:呵呵,对,就是这个读音,同学们真善于联系,那这样能记得更清楚了吧!像这样,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了。师:这个小组按一个标准,把它们分成了两类。板书:"相交""不相交"师:对于这个小组的这种分法,你有什么意见吗?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问题情境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家洗衣服吗?生:洗!师:异口同声,真的洗?生:洗!师:那好,告诉我这是什么?生:桌布。师:什么样的桌布?生:脏的。师:为什么说它脏啊?生:上面又有墨水、又有修正液,还有笔涂的、乱七八糟的。师:乱七八糟的,这些钢笔水、修正液等等,都是什么?生:污渍。师:“污渍”这个词用得好。这是什么污渍?(向学生展示桌布上的一块食用油的污渍)你说。生:油!师:对啦!就是油。都洗过衣服不是吗,油怎样去掉?生:什么油?师:食用油,吃饭一不小心,哗啦!弄到身上。生:用洗衣粉。生:我觉得用洗衣机更好用。生:用水把油泡出来…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你们的节日了,到时候咱们要把我们的教室打扮打扮。你们说该用什么来装饰呢?生:老师,什么是装饰?师(面带微笑):就是说用什么东西把教室布置得漂亮一点。生(恍然大悟):老师,我会画画。咱们在黑板上都画上可爱的小动物,好吗?师:好主意。其他同学还  相似文献   

6.
【引出来——初步感知四篇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我想问您,您平时喜欢交朋友吗?师:你说呢?生:喜欢。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和自己的孩子就是朋友。自然而然和你们也是朋友啦!(学生鼓掌)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出示格言——)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学生说出)。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  相似文献   

7.
师:你们登过长城吗?登过哪儿的长城?生:我登过八达岭长城。……师:同学们登的长城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播放八达岭长城录像)它建于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宏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今天,李老师要带你们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儿的古长城。(板书课题)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2000多年了。出发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什么是戈壁滩?生: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师:戈壁滩,有人知道吗?(见无人举手,出示戈壁滩图片)这就是戈壁滩。这地方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一望无际,非常荒凉。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相似文献   

8.
正片断一:师:这一段写的是一勺水让我们的身心舒服的感觉,现在你们能告诉我,哪些词写出了这种舒服的感觉?生:抚摸。师:还有吗?生:倾注、滑。师:光滑,皮肤表面对水的感觉。还有什么词?生:润湿。师:这里有个词很特别。"吸吮",我们一般都说什么?生:吮吸。师:有不同吗?词序颠倒了一下,就有区别了。你们会吸么?什么叫吸?生:张大嘴巴吸。师:吮呢?聚拢嘴巴叫吮。"吸"和"吮"同样是"吸"的意思,但是动作不一样。课文中用"吸吮",和"吮吸"不是一样吗?(出示: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大嘴巴的吸吮声。)师:张大嘴巴吸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生:快的。师:聚拢嘴巴吸的时候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分类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在这间教室里上数学课的都有什么人吗?生:有老师,有小朋友,有校长,还有客人。师:咱班的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用掌声欢迎这些尊贵的客人好吗?师:好,上课!师:小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老师给你们和客人带来了什么?生:水果。师: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生:有苹果、鸭梨、香蕉、葡萄、橘子。师:喜欢吃吗?生:喜欢。师:那你最喜欢吃什么?生:……师:看来喜欢吃哪种水果的小朋友都有。那我们把这些水果分开好吗?生:好!师:谁愿意来出个主意该怎样…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一:情境引入 师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生1 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讲规矩,不讲规矩是不行的. 生2 我想,它的意思是不用圆规画不出圆来,不用矩尺画不出方形来. 师 说得很好.你们见过矩尺吗?  相似文献   

11.
[实录]师:“春蚕到死丝方尽”,在作者眼里,母亲就是春蚕,为培育自己而辛劳一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老师,我觉得课文中的“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如换成“语重心长地说”更为准确。师:能说说原因吗?(有几名同学举了手)生1:母亲养蚕非常辛苦,她告诉我们学习得用功。用“语重心长地说”好。生2:学费来得不容易,用“意味深长地说”更贴切,“轻轻地说”一点分量也没有。师:是啊,养蚕是何等的辛劳,母亲不辞劳苦地养蚕,正是为了给他们姐弟俩交学费。你们勇敢地向大文豪巴金先生挑战,我佩服你们的勇气!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新…  相似文献   

12.
片断[学生初步认识21。]师:你们能用手上的纸折出12吗?折好的同学请贴到黑板上。[生A、生B折了41,也跑了上来。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师:嗯,折得多好。把你们折好的纸贴到最高处。[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两张平均分成4份的纸片上。]师:(指黑板)这表示什么?生:(齐答)41。师:41表示什么?生: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1。师:再加一份呢?生:就是4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41+14=42。生:这样的3份是34,4份是44。师:你们真棒。老师要求折12,他们却折成了14,你们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他们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他们挺聪明。”……]师…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从你们那双明亮的眼睛里还看见了一种很宝贵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有学生摇头) 师:那就是探求科学知识的强烈欲望。眼睛是很重要,很宝贵的。那么,关于眼睛,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大多数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引词质疑(<盘古开天地>陈丽羽)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师板书"创造",提示写法及写字姿势,学生练习书写)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吗? 生:就是做. 师:有这么点意思. 生:做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老师读,你们听.听的时候要细心,要善于动脑,注意随时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或信息.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范读) 柴贵有种冲动,那就是要做点什么,但做什么呢?却又不知道. 他住的老屋,已经很破旧了,整个冬天都在漏雨.于是,在一个积雪化尽的晴天,柴贵决定动手修葺一下. 一天,柴贵正在干活儿,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问:"老柴,干啥呢?" 柴贵扭过头,见是三皮趴在半人高的矮院墙上,正用漫不经心的眼神望着他.柴贵说:"修房子,漏雨."三皮不屑地说:"喊,修什么呀!费那神干啥?还不知你能在这破屋里住多久呢!"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或想问的吗? 生:三皮为什么要说"还不知你能在这破屋里住多久呢"? 师:你们怎么想? 生:大概是柴贵要搬走吧? 生:这里要搞拆迁吧? 生:柴贵会不会已经很老了,说不定哪天就死了呢?  相似文献   

16.
黄燕 《江西教育》2004,(15):56-56
[实录] 师:"春蚕到死丝方尽",在作者眼里,母亲就是春蚕,为培育自己而辛劳一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我觉得课文中的"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如换成"语重心长地说"更为准确. 师:能说说原因吗? (有几名同学举了手) 生:母亲养蚕非常辛苦,她告诉我们学习得用功.用"语重心长地说"好.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3)
【作文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上一堂作文课,讲什么内容呢?(顿一下)不告诉你们!生:(哈哈大笑)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写日记吗?生:写。师:那你们的日记本有名字吗?我有一个学生就给自己的日记本起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名字——《知心小屋》,她说:"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一间静谧的小屋,在这里我可以用温情的文字,或是忧伤的文字,滋润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拥有一份美丽的情愫。"我也常写随笔,因为我想用自己的文章来反思自己、激励自己,所以取名《与己同行》。  相似文献   

19.
一、揭题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上一次去你们学校,尹老师特意征求了你们校长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准备在咱们学校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大家看,记者证我都带来了,上面写着"运河桥小学校园小记者"。你们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生:想!师:别着急,咱们先得学点"采访"的本领。(板书:采访)你们知道"采访"是什么意思吗?生:我认为采访就是问别人一些问题。师:一般都是谁问别人一些问题啊?  相似文献   

20.
课件出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师:能说一说这句诗给了你什么启发吗?生:……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这句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