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互补性理论的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治堂 《科研管理》2009,30(1):8-14
摘要:随着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和企业界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价值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导致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问题。在影响信息技术价值实现的各种因素中,人力资本的因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投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相配合。信息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以互补性理论为基础,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资本、人力资本以及二者交互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相关的实证研究很少且结论不一致。该研究以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行业上市公司中,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硬件投资存在时滞,短期内硬件投资对绩效有负面影响,2年后对绩效有正向影响;软件投资在短期内对绩效影响并不显著,2年后对组织绩效的负面影响突现出来;信息技术存量资产对组织绩效的有显著影响,但当年新增的信息技术投资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且受到国家特征的影响,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国家特征对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的影响。本文在传统局部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假设调整速度是动态变动的,且是国家特征的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调整速度的局部调整模型。该模型可以分析统计期内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与调整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信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后,导致经济绩效的下降,中国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投资能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一直是信息系统研究者和实践者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选取2009年中国上市企业500强作为样本,研究了制度、社会网络对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软件投资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制度能够正向调节信息技术硬件投资和信息技术总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社会网络能够进一步调节制度对信息技术硬件投资和信息技术总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扩展了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资源配置视角,从整体上将创业战略导向、高管团队垂直对差异与创业绩效纳入统一理论框架,剖析了三者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关系模式,并进一步选取我国中小企业板2006-2010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创业战略导向存在三种不同的结构维度:"内部研发"型、"外部投资"型,以及"内部研发+外部投资"型,但大多偏好"外部投资"型创业战略导向。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一,创业战略导向会对成长性和盈利性绩效会产生差异性影响,不过分组层次回归结果却进一步揭示,"内部研发"型创业战略导向尚未对企业成长性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其二,高管团队垂直对差异会对成长性和盈利性绩效产生显著调节效应,不过年龄和任期垂直对差异仅部分产生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高管团队培育、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优化以及研发投资方向选择等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国外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红 《情报杂志》2006,25(8):26-27,30
自“信息生产悖论”提出后,许多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以及信息系统专家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投资是否能够改善组织绩效作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企业层面研究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的英语文献十分丰富。从研究进程和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009—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联合投资下的创业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投资,联合投资并不能提高企业绩效,投资年限和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是现代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综合比较各种社会绩效计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行为评估问卷调查方法来测度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绩效水平,以期有较佳的信度和效度.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社会绩效水平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司社会绩效与公司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公司社会绩效各个子维度的绩效水平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存在差异.这一结论对于建立与公司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竞争战略,从而促使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8)
企业战略资源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力资源的战略价值以及管理价值。通过研究发现,相关人员对人员资源管理如何提升企业绩效进行了探讨,讨论结果是:员工的培训计划和绩效工资、职业和企业的发展都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能够让员工充分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来,是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潜在的关键因素。而且,还通过对八百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数据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他因素也是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一部分的积极影响。还专门对中国创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公司高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方面有关,分别是:员工培训、薪资水平、奖金福利、职位晋升等。这几个方面是公司绩效的几个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创新水平和与外界需求相符合的水平,为更多的公司提供了提高公司绩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行为、公司治理与绩效: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5年公布的指标股为研究样本,以2000~2005年为数据采集区间,用董事会会议频率表示董事会行为,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行为的决定因素、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当期和后期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行为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独立性越强的董事会会导致较高强度的董事会行为,而外部董事的声誉激励制度和机构投资制度对董事会行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当期、下期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行为是一种事后的"灭火装置",而不是事前治理的措施;市场对积极的董事会行为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中1111家企业2003-2005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对企业自主研发投资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技术引进和出口对于企业的自主研发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从技术引进和出口贸易的不同类型来看,非体现性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研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体现性技术引进则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甚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企业的自主研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传统产品出口对企业的自主研发具有显著的负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顾客导向与技术导向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一直是战略和营销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的研究没有系统回答在不同类型行业(高科技和非高科技行业)中不同战略导向的影响有什么区别,从而不能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本研究基于对全国501家企业产品创新活动的问卷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顾客导向和技术导向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2)在高科技行业,我国企业的顾客导向要显著高于技术导向,但技术导向与顾客导向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非高科技行业,我国企业的顾客导向也显著高于技术导向,但技术导向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要大于顾客导向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对所得的发现及其启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针对管理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vides fresh empirical evidenc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 and highlights maj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manufacturing. The main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quite a diffused and variegated phenomenon in market services.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sultancy, computing and software emerge as the most innovative sectors. Innovation expenditure per employee in these industries is rather close to the manufacturing average. Service firms as well as the manufacturing ones rely on a wide range of innovation sources. Th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and investment in machinery are the most cited. Investment, R&D and software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firms' innovation expenditure. Both in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of firms' innovation strategies consist of improving service/product quality, increasing market shares and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Major obstacles for introdu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s well as in manufacturing, are of an economic nature—i.e. lack of appropriate sources of finance and cost of innovation too high.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s drawn mainly from in-house production departments as well as from outside suppliers of equipment, clients and customers. Again this is a pattern which is quite similar to the one found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Finally, in the near future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for firms' performanc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all service industries. Overall,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show more similarities than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some basic dimensions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利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投资通过激发智力资本的动态变化从而提升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动态变化是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完全中介,是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今信息技术投资能显著促进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动态变化。相对于欠发达地区企业,发达地区企业中智力资本动态变化的中介效应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利用263个企业问卷调查样本检验服务补救情境下顾客参与和企业参与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以及知识转移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的维度企业接触和企业投入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知识转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顾客参与的维度信息分享和互动合作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不具有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扩散是企业和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当前国际化竞争急剧加剧的形势下,如何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企业间竞争角度出发,以进入壁垒低和模仿程度高的信息技术产品为例,对2004-2008年间百度和谷歌(中国)在我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业内竞争企业间的竞争策略显著影响着技术扩散.这种影响并不由企业的某个具体竞争行为决定,而是由企业间的'进攻'和'回应'的行为动态性决定,具体体现在竞争行为的积极性、反应速度、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不仅为技术创新扩散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支持,也对我国信息产业企业在本土市场如何应对国际竞争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阐明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界定并测度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变量,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和深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企业创新绩效方面考虑,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广度存在一个最佳规模;(2)企业跨组织研发合作的深化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苟燕楠  董静 《科研管理》2014,35(2):35-42
风险投资是为科技企业和创新活动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本文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从专利数量上来看,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表现要显著好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资本背景和经验背景不同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公司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以及混合资本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越丰富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19.
财政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宏观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广东省1991-2005年企业创新活动的相关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政府财政投入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诱导效应和乘数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对企业财政投入诱导效应显著,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财政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的诱导具有时滞效应,滞后期约为2年,长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1~2年);政府财政投入效益水平降低的原因是企业创新投入的技术转化率不高.因此,政府应重视企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提升,在技术转化环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