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改进和增补的目的1 1 铜丝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 ,发出红光 ,现象明显 ,易于观察 ,重现性好。1 2 操作简单快捷 ,无污染 ,安全可靠。2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 :大具支试管、橡皮塞、回形针、酒精灯、灯罩、砂纸、火柴、角匙、带铁夹的铁架台、纸槽、导管、2 5 0ml的烧杯、小漏斗。药品 :硫粉、铜丝、浓NaOH溶液3 实验装置如下图4 实验操作步骤4 1 取 3g左右硫粉加入一支洁净的大具支试管中 ;4 2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 3 在具支试管的分支口如图所示连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4 4 用砂纸把铜丝表面砂光亮 …  相似文献   

2.
1 实验装置1 1 仪器及用品大试管、小试管、分液漏斗、大广口瓶、大胶塞、试管架、铁架台、圆底烧瓶、石棉网、酒精灯。1 2 药品浓盐酸、浓硫酸、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氢氧化钠溶液、红纸。1 3 装置图图Ⅰ           图Ⅱ   2 实验步骤2 1 按图Ⅱ所示装置 ,在左边试管中加入约 1 0ml浓H2 SO4,中间试管装入干红纸 ,右边试管装入湿的红纸 ,用胶塞塞好。2 2 向大胶塞中的大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2 3 向广口瓶中注入 3cm~ 5cm深的NaOH溶液 ,并加入 2~ 3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连接好胶管 ,盖好带大试…  相似文献   

3.
刘宜树  孟力 《化学教学》2000,(12):10-10
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性质 (溶于水显酸性 ,氧化性 ,还原性和漂白性 )实验内容较多 ,如实验分开来做会有一系列不便之处 ,所以许多老师将其设计成组合实验。但组合实验也有它本身的问题 :1.实验装置繁琐 ,耗时较长 ;2 .气密性难以保证 ,易造成污染 ;3.药品用量太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克服了组合实验的缺点 ,具体如下 :1 实验装置  1.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  2 .石蕊纸环  3 .品红溶液纸环  4 .KMnO4溶液纸环  5.Na2 S溶液纸环  6.Na2 SO3 H2 SO4(浓 )   2 实验步骤(1)取一支大试管 ,向试管内加入 1…  相似文献   

4.
1 实验装置如下图全封闭铁硫反应装置图2 实验仪器及药品  大培养皿、带盖的小坩埚、 5 0 0ml钻孔烧杯、带导线的橡皮塞、5 0ml注射器 ,4支 5号干电池及导线、NaOH溶液、铁硫混合粉末。3 实验步骤3 1 取铁硫混合粉末 (硫比理论量稍多一点 )一药匙于坩埚盖上 ,并压实。3 2 将坩埚置于培养皿中 ,再加入约2 0 0ml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3 3 将二片滤纸放入烧杯底部 ,加少量NaOH溶液润湿 ,再将烧杯罩在坩埚上。3 4 用带针头的 5 0ml注射器抽取烧杯内的空气 ,使液面稍低于坩埚盖 (该操作目的是防止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气…  相似文献   

5.
1 改进的目的  简化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 ,增强实验现象 ,减少有毒气体H2 S和SO2 对空气的污染。2 实验用品  蒸馏烧瓶、大试管、烧杯、铁架台 (带铁圈、铁夹 )、三通玻管、滴管、止水夹、导气管、橡皮管、燃烧匙、FeS、Na2 SO3 晶体、浓H2 SO4( 1∶1 )、稀盐酸、品红溶液、NaOH溶液。3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4 实验操作4 1 将与烧瓶配套的木塞上插入燃烧匙和滴管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检查气密性 ,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4 2 将燃烧匙中放入几小块硫化亚铁、滴管里吸入稀盐酸 ,再将一定量的N…  相似文献   

6.
1 实验装置如下图2 实验操作  按图所示装置加好药品 ,先在右边小试管中加入数滴稀盐酸 ,后在左边小试管中加入数滴浓硫酸。3 实验现象  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试管内壁出现淡黄色固体。4 反应原理FeS + 2HCl=FeCl2 +H2 S↑Na2 SO3 +H2 SO4=Na2 SO4+SO2 ↑ +H2 O2H2 S +SO2 =3S + 2H2 OH2 S +Pb (CH3 COO ) 2 =PbS↓ +2CH3 COOH5 实验特点5 1 微型 :装置小巧、节约药品。5 2 简便 :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时间短、现象明显。5 3 安全 :无有毒气体逸…  相似文献   

7.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装置图2 实验操作2 1 在大试管中装好Zn粒 ,在U型管中装好还原铁粉。按图所示 ,在分液漏斗中分别装好稀硫酸、煮沸过的NaOH溶液 ,并让分液漏斗下端充满NaOH溶液。在U型管中加入煮沸过的稀硫酸至液观C。2 2 打开弹簧夹A、B。打开装稀H2 SO4的分液漏斗的活塞 ,让H2 通过整套装置 1分钟。 (可在B处尖嘴导管口点燃H2 验纯 )2 3 夹上A、B夹 ,放入适量NaOH溶液至液面D处 ,观察。2 4 拆下U型管上的双孔塞 ,观察。3 改进后的优点3 1 实验现象明显。如不拆下双孔塞 ,…  相似文献   

8.
1 仪器和药品  所用的仪器有 :分液漏斗、广口瓶( 2 5 0ml)、燃烧匙 (内垫石棉或沙子 )、橡皮塞、导管、烧杯 ( 5 0 0ml)、药匙、镊子、小刀等。所需的药品有 :KMnO4固体、浓盐酸、钠、 2 0 %的NaOH溶液。2 装置  如图所示。3 操作3 1 广口瓶内加入约 2 g的KMnO4固体。3 2 分液漏斗中加入约 1 5ml浓盐酸。3 3 烧杯内加入约 30 0ml2 0 %的NaOH溶液3 4 将表面煤油被吸净的金属钠块切去表层 ,再切下一小块薄片 (约 0 6cm× 0 6cm大小 ) ,放在燃烧匙内。3 5 连接好装置。3 6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让…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 ,做了一些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 ,通过比较 ,下面的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好、演示时间短等优点 ,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实验原理SO2 +NO2 SO3 +NO2 药品、仪器98%硫酸、亚硫酸钠、铜片、浓硝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仪器装置见下图。3 实验步骤( 1 ) 1 2 5mL烧瓶 (反应器)装入 2 0克无水亚硫酸钠 ,注射器 2中装入 98%H2 SO4 1 0mL;具支试管中装入 1克铜片 ,注射器 1中装入浓硝酸 5mL;广口瓶中装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 2 )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 ;   ( 3)从注射器 1中…  相似文献   

10.
氯气是新教材中唯一要制备的一种有毒气体 ,氯气的性质较多 ,为了系统理解氯气的性质 ,我们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微型仪器六孔井穴板设计了一套制备和性质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现象十分明显 ,时间较短 ,而且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 仪器微型六孔井穴板 (带盖 ) ;3mL注射器 ;橡皮管2 药品1 2mol/L盐酸 ;固体KMnO4;6mol/LNaOH溶液 ;AgNO3溶液 ;KI溶液 ;蕃茄汁3 实验装置   4 实验步骤(1 )分别在 1、3、6、5、4井穴中分别加入KMnO4固体 (约 2g)、蕃茄汁、KI溶液、AgNO3溶液、NaOH溶…  相似文献   

11.
1 装置和药品2 原理和反应式2 1 铜与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被碱液吸收Cu + 4HNO3 (浓 ) =Cu (NO3 ) 2 + 2NO2 ↑+ 2H2 O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 O2 2 铜与稀HNO3 反应 ,产生一氧化氮3Cu + 8HNO3 (稀 ) △ 3Cu (NO3 ) 2 + 2NO↑ + 4H2 O2 3 无色气体变红棕色及尾气吸收2NO +O2 =2NO2NO +NO2 + 2NaOH =2NaNO2 +H2 O3 操作  向左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一块铜片 ,滴2ml浓硝酸 ,迅速接通气体吸收装置。向右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几块小铜片 ,收满二氧化碳气…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塞(带导管)、洗气瓶、橡皮管、铁架台、酒精灯、烧杯、小漏斗。铜片、浓H2SO4、石蕊试液、10%的NaOH溶液。实验装置图2实验装置图①浓H2SO4②铜片③蓝色石蕊试液④10%的NaOH溶液3操作步骤先把一块铜片放入试管中,然后倒3...  相似文献   

13.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 44页 [实验 3-1 ]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存在时间短 ,不易观察。若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b .实验操作 :①将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加入具支试管A ,NaOH溶液加入具支试管B ,迅速按图 1连接好。②打开铁夹 ,产生的氢气通过橡皮管和导气管进入具支试管B ,由具支试管B的支管口排出。③待反应较缓慢时 ,关闭铁夹 ,具支试管A中由于不断产生氢气 ,其压力逐渐增大 ,将含有Fe2 的溶液压入具支试管B。c.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 ,具支试管B中有大…  相似文献   

14.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二册P44 [实验 3 1]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存在时间短 ,不易观察。若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1 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 (两个 )、单孔橡皮塞 (两个 )、玻璃导管、三通玻璃管、橡皮管、铁夹 ;还原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图 13 实验操作3 1 将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加入具支试管A ,NaOH溶液加入具支试管B ,迅速按上图连接好。3 2 打开铁夹 ,产生的氢气通过橡皮管和导气管进入具支试管B ,由具支试管B的支管口排出。3 3 待反应较缓慢时 ,关闭铁夹 ,具…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装置图如下 :A 针头及输液管 B 软木塞 (下端带湿的红色布条 )C 特制烧瓶 D 分液漏斗 E、F 15 0ml广口瓶G 浓NaOH溶液 H 烧杯 L 安培瓶胶塞2 实验步骤2 1 课前准备2 1 1 向特制烧瓶中加入KClO3 一满药匙 ;2 1 2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 ;2 1 3 向F、H中注入浓NaOH溶液 ;2 1 4 按图示连接仪器。2 2 课堂演示2 2 1 取一块红湿纱布 ,用在大头钉固定在软木塞B的下端 ,并塞好塞子 ;2 2 2 开启K1,开启K2 ,使HCl与KClO3 混和。再关闭K1、K2 ;2 2 3 当Cl2 充满特制的…  相似文献   

16.
林秋华  李宝惠 《化学教学》2000,(3):44-44,27
常温下 ,镁条不仅能在酸性盐溶液 (NH4Cl、(NH4) 2 SO4、NH4NO3)里反应 ,而且能在中性盐溶液 (NH4AC、NaCl、Na2 SO4、NaNO3) ,甚至在碱性盐溶液 (NH4HCO3、NaHCO3、Na2 CO3)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笔者曾做过如下实验 :1 .在室温下 (2 0℃ ) ,将NH4Cl、(NH4) 2 SO4、NH4NO3、NH4Ac、NaCl、Na2 SO4、NaNO3、NH4HCO3、NaHCO3、Na2 CO3配制成 1mol/L的水溶液。2 .取 1 0支试管 ,分别盛放 4mL上述 1 0种溶液 ,再取一支试管盛 4mL蒸馏水做参比 ,然…  相似文献   

17.
1 实验用品  医用 1 0 0ml葡萄糖瓶 (带橡皮盖 )、1 0ml一次性注射器、废输液管、青霉素瓶(带橡皮盖 )、粗玻璃管、直角玻璃管、橡皮管、铁架台、洗耳球 ;6mol/L盐酸、浓硫酸、固体高锰酸钾、 30 %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如下图① 0 6 g (药 1/ 3药匙 )KMnO4  ②输液管③浓H2 SO4  ④干棉花 ⑤干燥红纸片⑥湿润红纸片 ⑦湿润蓝色石蕊试纸⑧湿润KI淀粉试纸 ⑨ 30 %NaOH溶液3 实验步骤及现象3 1 如上图装好实验药品 ,连接好实验装置。3 2 将 1 0ml注射器的针头拔下 ,吸取 6ml6mol/L盐酸溶液 ,插…  相似文献   

18.
1 仪器及药品具支试管 ,分液漏斗 ,小试管 (自制 ) ,集气瓶 ,乳帽 ,一次性注射器 ,圆底烧瓶 ,铁架台等。H2 SO4( 3mol,L-1) ,HCl (浓 ) ,固体NaHSO3 ,NH4Cl和Ca (OH ) 2 品红试纸 ,饱和H2 S ,品红 ( 0 1 %) ,酸性重铬酸钾( 5%) ,石蕊 ( 0 1 %) ,酚酞 ( 0 1 %)。2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2 1 SO2 的制备取 1 5gNaHSO3 ,置于具支试管内 ,在分液漏斗内加入 1 0ml稀硫酸。制备气体时 ,按图 1所示组装。图 1 二氧化硫的制备装置  把仪器连接好 ,集气瓶内的气体充满时 (空气出口处品红试纸褪色 ) ,用乳帽封闭空气出口 ,关闭导…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 (人教版 )第二册中苯的溴代实验 ,药品用量大 ,造成的污染严重 ,反应不易控制 ,操作不便 ,为此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吸有溴的胶头滴管 ②迁移管 ③苯④还原铁粉 ⑤石棉丝 ⑥吸有NaOH脱脂棉⑦U型管 ⑧AgNO3 溶液 ⑨装NaOH的烧杯试剂 :苯、液溴、还原铁粉、10 %NaOH、AgNO3溶液(1)向迁移管中垫入少许石棉丝 ,后加入 0 .1g还原铁粉 ,再加入 2mL苯。(2 )向U型管中加入AgNO3溶液至弯管处刚好留一小缝隙 ,在右边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