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Tafel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不同浓度缓蚀剂在0.2 mol·L-1乙酸介质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20℃、0.2 mol·L-1乙酸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冷轧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缓蚀剂的浓度为3×10-3 mol·L-1时,缓蚀率达到85%,属于阴极型缓蚀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其吸附为自发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芦苇和紫花苜蓿草中各提取了一种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两种缓蚀剂在酸介质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效果,比较了不同温度、浓度、介质和时间下的两种缓蚀剂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的天然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其中从紫花苜蓿草中提取的缓蚀剂缓蚀率达85%,符合工业上对缓蚀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从中草药柴胡和红花中提取了两种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两种缓蚀剂在0.1mol/L 盐酸介质中对碳钢缓蚀作用,比较了缓蚀剂不同浓度、温度和腐蚀浸泡时间等因素对碳钢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的两种缓蚀剂对碳钢都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从红花中提取的缓蚀剂缓蚀率为83.5%,极化曲线表明这两种缓蚀剂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4.
以有机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中间体,向咪唑啉中间体体系中加入氯化苄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对原产品和复配后的产品进行缓蚀性能研究;通过腐蚀电流密度、腐蚀电位、腐蚀速率分析,得出不同咪唑啉季铵盐质量分数、OP-10复配比例时,缓蚀剂在酸性盐溶液中对不锈钢材料的缓蚀效率。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0.5%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最好;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与OP-10在酸性盐介质中以1∶2复配时缓蚀效果较好;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与OP-10在盐水介质中以1∶5复配时缓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6,(5):57-60
以硫脲和天冬氨酸为原料,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碳二亚胺为缩合剂合成了缓蚀剂PAT,并将缓蚀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进行复配,得到了复配缓蚀剂PAT-OP。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复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为15%,温度为60℃的盐酸中对A3钢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当添加量为1.0%时,缓蚀效率为91.0%;tafel曲线表明复配缓蚀剂是以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剂的吸附机理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兼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香蕉皮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单宁对 A4碳钢在 HCl 溶液的缓蚀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宁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33g·mL -1,温度51.71℃,时间1.49h.在此条件下,香蕉皮单宁的提取率为1.485%,与理论值相差0.004%.缓蚀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洗时间8h,酸洗温度40℃, HCl 浓度0.8mol·L-1时,单宁提取液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缓蚀率不高,通过与乌洛托品和乙酸锌双复配,缓蚀率可提高到93.97%.  相似文献   

7.
橡胶硫化促进剂3-甲基-2-噻唑硫酮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N-甲基单乙醇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3-甲基-2-噻唑硫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反应的优化条件.通过熔点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5℃为滴加温度;125℃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2.5h;N-甲基单乙醇胺和二硫化碳的摩尔比为1∶2.4,在此优化条件下产物的收率为87.4%,产品红外图谱与标准图谱一样,产品纯度达到98.67%.  相似文献   

8.
田会娟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6):37-41,60
首先研究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缓蚀率与其浓度的关系,选用碘化钾(KI)和硫脲(TU)与之进行了三元复配,并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研究了三元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最后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BT,KI和TU三元复合缓蚀剂其浓度最佳配比为1:2:2;总浓度为250 mg/L时,在最佳配比下,缓蚀率可达97.7%;三元复合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溶解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
八角金盘叶和香樟叶提取物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八角金盘叶和香樟叶的提取物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采用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并结合失重法测定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对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推断其可能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剂对碳钢均具有较好缓蚀作用.碳钢经含200 mg·L-1的八角金盘叶提取物的1.0 mol·L-1HCl溶液腐蚀6 h后,缓蚀效率为80.85%.300 mg·L-1的香樟叶提取物在相同条件下对碳钢缓蚀效率为76.86%.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纯度99%的脱氢枞酸为原料经酰氯化、酰胺化和氧化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松香基三元菲环结构的新型氧化酰胺-N,N-二乙基脱氢枞基氧化酰胺。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L4(4)正交试验,对双氧水氧化法合成氧化叔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制备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h,双氧水与叔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5:1,催化剂用量1.5%。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重复试验,氧化叔胺的转化率产率均大于72%。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05g·L-1,表面张力为36.75mN·m-1。  相似文献   

11.
油酸钠对铝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失重法研究盐酸溶液中,单一油酸钠以及添加硫酸高铈对铝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油酸钠对铝在盐酸溶液中有一定的缓蚀效果,添加硫酸高铈后,能产生明显的协同缓蚀作用。油酸钠在铝表面吸附不符合兰缪尔吸附,添加硫酸高铈后遵守兰缪尔吸附。  相似文献   

12.
油气井伴产水中醋酸对管道腐蚀的影响不可忽略,在某油气田的众多生产井中,生产管道腐蚀的程度差异很大,是否与各井伴产水中的醋酸含量有关值得研究。在设计了伴产水中醋酸浓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某油气田的五口生产井进行监测,浓度普遍分布在20~80ppm之间,其中井PL-1的浓度最高,且均超过以前文献中所述的具有腐蚀性的最低浓度6~60ppm范围,所以醋酸的腐蚀危害不容忽视。同时进行了醋酸对N80碳钢腐蚀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醋酸浓度越高腐蚀越严重,而防蚀剂对醋酸及二氧化碳的腐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丁酮、3-戊酮、乙炔等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溶剂下合成出了两种叔炔醇MP和EP。用FT-IR和IHNMR鉴定了产物的结构;采用15%的盐酸为腐蚀剂、N80钢为腐蚀件,研究了80℃下MP和EP作为缓蚀剂的效果,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该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1%的MP或者EP的缓蚀剂效果最佳,采用异丙醚作为溶剂、酮与催化剂用量比为1:3、温度为0.512、反应时间3h为炔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以及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在有效浓度为4mmol/L时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1.19%;它是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通过苯环及O、N、F三种杂原子在碳钢表面形成的单分子层吸附达到缓蚀目的,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硫脲基咪唑啉缓蚀剂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胺比为1∶1.25,用反应15%-20%摩尔数的二甲苯为携水剂,在逐步升温的条件下,合成咪唑啉中间体,使其与二硫化碳反应,合成了硫脲基咪唑啉。然后对其作红外谱图,并通过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初步探讨了它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产率比较高,而硫脲基咪唑啉对二氧化碳饱和的酸性环境中碳钢的腐蚀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缩聚法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并采用失重法与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在中性水体系中PASP对A3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SP对A3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在该体系中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吸附型缓蚀剂,与抗坏血酸复配有协同作用,缓蚀效果最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煤油、盐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微乳盐酸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体系的最优乳化剂配方,当乳化剂在最优配比条件下,可得到较大的单相区面积。测试了微乳酸体系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微乳酸体系的耐温、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该微乳酸体系粒径小,平均粒径为仅27.5nm,且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CaCl2能力可以达到70000mg/L。与相同浓度盐酸相比,微乳盐酸体系的缓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