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A1):21-22
广告作为一种常见的推销手段,在传达商品信息、扩大产品知名度、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拓展全球市场,使异国广告受众群体能理解与接受,广告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语翻译除了遵循"简洁"、"变通"和"美学效果"的原则之外,还应使用一些翻译策略,文章提出了直译、意译、套译和仿译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广告语的翻译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符晓晓 《海外英语》2012,(17):131-133
广告是一种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艺术,广告成功与否在于其语言能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活动。而一则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则往往可以成就一个名牌产品,为使广告语达到良好的广告效果,广告语中的语言往往是独具特色的。翻译目的论以实现源语的预期目的为第一原则,主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因此该理论在指导广告英语翻译时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广告语特别是商业广告语,肩负着介绍产品、塑造企业形象、沟通商品信息、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引导购买行为之重任。同时,又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形象性、民族性和互文性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广告业的繁荣让英汉广告更为丰富多样,特别是各类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让英汉广告语更加具有表现力与张力,同时更能够凸显产品的特点与优势,最终达到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从分析英汉广告常用修辞方法、双关语的使用入手,全面探析英汉广告双关修辞格的翻译策略,旨在为英汉广告翻译提供一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广告语教学是商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以食品类广告语为例,分析从电视、杂志、报刊等处选取了30篇广告语,从宏观上对该类语篇进行体裁图示结构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语步和步骤,挖掘出了该类体裁的交际目的——对产品进行宣传进而劝说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对此体裁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广告语,把握广告语中的各个部分,最终实现广告营销产品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际化脚步日益加剧,商品的推广、销售和交流需要更广阔的平台,国际市场也呈现着日益繁荣的景象,但国内在饮品类商品的对外宣传方面,仍显有对走向国际市场未做好准备之迹象.事实上,广告语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对话形式,而译者又是广告语和受众语消费者之间对话的桥梁.那么结合一种实践意义更强的语用理论和相关翻译策略来指导广告语的翻译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地增多。广告是产品推广的媒介,国内国外的产品要通过广告进行宣传销售。广告语用翻译对广告的准确性和宣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讲述了导致广告语用翻译失效的背景文化差异,广告翻译的语用等效、语用失效问题,同时也阐述了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传达广告信息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方式,广告语的翻译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需求。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日益完善的新生翻译理论,其有关翻译研究的论述为商业广告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本文尝试在三维转换原则指导下,分析部分经典广告的汉译方法,为商业广告翻译拓宽研究视角和加深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9.
修辞手法广泛应用于英语化妆品广告语篇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增加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进而提高化妆品广告的宣传效果。为探索广告语撰写中修辞的运用规律及创意技巧,提高受众的理解水平,从而有效获得产品信息,实现理性购买,本文结合实例,对英语化妆品广告中如隐喻、夸张、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了语言特征的分析,探讨它们在广告语中的运用效果。结果发现,修辞策略在化妆品广告中的运用具有增强广告语言艺术感、突出产品特性、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加深记忆等功能,同时也能提高广告信息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广告效应,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认可度,从而促进购买需求,为产品打开市场奠定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作为品牌方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其翻译的表达方式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该文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世界著名品牌DIOR旗下香氛产品的广告语汉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DIOR品牌在汉译过程中通过选择应用四字词语,增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译文在语言维的选择适应度达到最佳,通过对贬义词"褒"译以及换例的方法使译文在文化维的选择适应度达到最佳,最后通过直译保留原文的内容或画面感使译文在交际维的选择适应度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近现代的翻译理论谈起,回顾了我国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的翻译理论,阐述了对翻译的理解、翻译的标准和对译者的要求,并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误译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议。  相似文献   

12.
“直译”、“意译”是英汉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实际翻译中也各有所长。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在具体翻译中灵活运用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一些相应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应注意的环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教学过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比较单一、片面,缺乏横向的、纵向的联系。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抓好应注意的环节,才能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佛经翻译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详细地分析论述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翻译教学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针对目前我国翻译现状,提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设想和原则。即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被动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积极翻译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遵循真实原则、交际原则、透明原则和充分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语用翻译原理对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有重要启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既注重教授语言本身的知识,又注重教授语用知识才能更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思想,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理解度。两者侧重不同,应用范围不同。文章以《桃花源记》各知名翻译家的不同英译本作为比较,以林语堂的译文作为切入点,用翻译批判的视角说明在语义翻译为主导的文学作品翻译背景下引入交际翻译可以避免因语言文化差异产生的阅读困难,大大改善译文的翻译质量。两种翻译方式互为补充是文学翻译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托马斯·胡德(ThomasHood)的《缝衣曲》(SongoftheShirt)在近代中国的三个译本作比较分析,可以勾画出近代英诗汉译的变化轨迹。从翻译目的来看,马君武强调“新文明之输入”、胡适“不作无关世道之文章”,而刘半农则关注原诗“刻画贫女心理之周至”,体现了近代译者从注重原文社会效果到原文艺术特色的变化;而从翻译方法来看,“豪杰译”到“直译”的变化则体现了近代译者对原作的逐渐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