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对手的前锋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中国男篮前锋队员的比赛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前锋在身高、体重上和对手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平均年龄处于球员的成熟期,缺乏新生代球员;中国男篮前锋投篮得分能力和对手差距极大,创造投篮机会的能力低,三分远投能力差。老队员竞技能力保持差,得分能力已远落后与对手老队员。中生代前锋得分能力已超越老队员,而且得分能力也远超对手的中生代球员;在控制支配球方面弱于对手前锋;中国男篮前锋和对手前锋在防守能力上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8,(1):48-53
通过现场观看和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6年第3届世界三人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队在身高体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要以中近距离投篮和突破上篮,内线进攻为主,投篮次数高于对手,可是命中率低。中国队注重外线2分球投篮,投篮次数多,但效率不高。对手外线进攻两分球主要是通过战术配合和无球移动得出空位进行投篮,命中率相对高。中国队在掩护配合中,多数掩护后选择投篮和突破,掩护后的传球少。突分、传切配合相比对手运用次数少且质量不高。中国队的抢夺进攻篮板能力不足,而且二次进攻成功率低于对手,中国队的助攻水平低于对手。  相似文献   

4.
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23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的5场比赛以及2023年男篮世界杯四强的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到中国男篮与世界篮球强队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1)三分球命中率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2)控制犯规的能力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前场篮板、抢断仍然是中国队的不足之处;(3)外线队员投篮命中率与世界强队相比差距明显。这是中国队在2023年男篮世界杯上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4强队之间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场均得分、总投篮命中次数、总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次数、3分球投中次数、防守篮板球和盖帽等指标上,都是前四强球队中最低的;中国男篮除在投篮次数上略高于其他队伍外,其他技术统计指标比其他球队较低。  相似文献   

6.
世界男篮强队前锋投篮得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世界强队前锋在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的得分状况,揭示了世界强队前锋队员在不同区域,不同投篮环境下投篮得分以及运用投篮方式情况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录像观察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得分能力,认为中国男篮在2分球、3分球、内线、二次、快攻、失误得分等指标均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得分过多依赖先发队员,先发队员和替补队员在得分能力上均与对手存在着较大差距;中锋位置目前是中国男篮软肋,前锋、中锋和后卫得分能力与对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在不同干扰程度下,投篮出手次数均落后对手,强干扰、中干扰时命中率低于对手,无干扰时命中率略高对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8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的7场比赛,做了技术指标分析。1·投篮次数与投篮命中率比较分析(1)投篮次数与得分关系比较分析: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2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22次;3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35次。中国球员采用传统战术打法,先站好队形,然后再组织配合,但当刚站好阵形时,对手早就贴身紧逼过来,中国男篮因此丧失很多投篮机会。另外,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组织乏力,缺乏掌控全局和阅读对手阵形的能力,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路线。(2)二分球的比较与分析:中国男篮二分球命中率与对手比相差1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6场比赛技术统计为依据,对中国队与对手临场得分情况逐一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与世界强队的对抗中,中国男篮在2分球投篮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上与对手还有一定的差距,在2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方面稍有优势。找出这些差别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约旦队2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认为中国男篮中锋队员和前锋队员攻防能力强于约旦队,后卫队员的攻防能力明显弱于对手,特别是内线强攻突破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肖志华  毕诗永 《体育科技》2011,32(4):36-40,44
以第十九届南非世界杯足球比赛决赛阶段的64场比赛1816次射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赛中场上队员的射门数、进球教、射门队员位置、进球队员位置、射门区域分布、射门部位的选择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观察统计的方法找出他们的特点与规律,为足球训练工作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64场比赛中射门区域主要分布在2区和5区,占了总体的64.2%。射门队员主要以前锋和前卫队员为主,前锋和前卫队员的射门次数占了总体队员射门次数的86.6%。正对球门的进攻已经成为各队进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在比赛中失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教练员与篮协的沟通不畅、阵容组合不够成熟稳定、投篮命中率、内线及罚球命中率低、进攻篮板球少、不能有效的限制对手得分等方面,提出反思惨败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正确认识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出路,增强球员对抗能力训练和提高队员攻防能力的训练,积极运动联合进攻和联合攻防的方式提高球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女篮在第15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篮在内线进攻、篮板球、3分球、防守等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动战是现代篮球技术、战术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世锦赛和亚运会比赛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篮球强队在技术战术方面的差距,指出了发挥高大队员的优势、有效地组织外线队员的移动进攻、组织灵活多变的运动战,是改变中国男子篮球发展现状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肖泽民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4):19-21,27
运用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比赛的技术数据与对手进行了统计,并与其他6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比较,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尤其在中近距离投篮、抢断、助攻、失误有明显差距,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训练中加强投篮技术练习,提高队员配合意识和防守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外高水平男子篮球队不同区域犯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不同区域的犯规可以反映出不同区域对抗的激烈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各队不同的防守重点、趋向和防守理念。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临场裁判在各区判罚犯规次数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犯规中外男子篮球队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队在一区犯规中,拉人犯规、阻挡犯规、撞人犯规和防无球队员犯规与比赛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二区中,非法用手犯规与比赛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区域犯规中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男篮国家队是中国男篮参加世界大赛的重要对手之一,2006年男篮世锦赛是最近的一次世界大赛,研究该队在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的表现可以帮助中国男篮更好的了解对手,从而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意大利队各位置球员的进攻特点从效率贡献、得分构成、进攻时间、投篮命中率、投篮时机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从各球员优缺点和防守策略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中国男篮备战大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以近3届世界篮球大赛中国男篮和其对手为研究对象,对双方的防守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找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防守上的差距及成因。结果表明:抢断球和防突破与对手存在很大差距;盖帽和抢防守篮板球时内线队员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外线队员能力较弱。防守战术变化少,防快攻的次数多但质量低;半场人盯人和全场紧逼人盯人运用较少,成功率低,主要以“2—3”或“3—2”阵势的区域联防为主,且存在防区小、贴身紧逼不严密等问题。中国男篮防守能力较弱,只有改善体能,强化技术的实效性和对抗性,突出战术的多变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