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的媒介产业具有天然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媒体要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技术打破了旧时的传播格局,文化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传播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双性互动”论入手,认为在媒介深度融合时代,媒介产业将会呈现出资本与经营多元化、发展集群化、服务多样化以及媒介产业与技术的融合深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马锋 《青年记者》2006,(17):71-73
研究源起1997年,无疑对我国的媒体改革具有界碑式的意义,这一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大众媒介产业化进程进入官方认可的快车道”。①产业化浪潮随之扑面而来。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最后几年,人们对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  相似文献   

3.
冯秋瑜 《新闻传播》2005,(10):53-54
媒体改革以来,我国的大众传媒进入了“企业化”经营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各界都从感性上认同了的“产业”。然而,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与国外的媒介产业相比,它还处于一种很不成熟的状态。而媒介咨询业,正是促使其成熟的一种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如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5.
甘险峰 《青年记者》2010,(13):11-12
中国媒体从诞生之初,就承担着非常沉重、非常复杂的负荷。它有时候要救亡,有时候还要启蒙;有时候要发挥宣传的功能,有时候还要承担组织的责任……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在持续。因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媒体的商品属性有意无意地视而不见。改革开放之后,经过理论界的激烈争论,人们总算以“双重属性”的方式承认了媒体产业属性的存在。此后,经过二三十年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刷,被视为事业的媒体一步步地实现了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非完全国有制媒体存在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媒体所有制改革进程的描述,阐明非完全所有制在媒体产业出现及发展状况,并从政治经济制度、媒体产业自身和媒介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非完全国有制媒体存在的必然性,从制度和所有权两个方面论述非完全国有制在媒介所有制中的发展及趋势。  相似文献   

7.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对于媒介经济而言,媒介产业的进行是由媒体、受众、广告商三个元素构成的,其中,媒体在这个产业链中扮演的是供给的角色,受众、广告商是扮演着需求的角色。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媒介本位正逐步让位于受众本位。准确地衡量和预测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媒介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政治属性;相应地,既具有产业功能,又具有喉舌功能。媒体的发展情况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国家的经济运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既然是产业,就要实施相应的经营管理。在企业管理柔胜化的今天,我国媒介的管理是否也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陶喜红 《新闻窗》2007,(3):100-101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①”随着媒介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媒介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媒介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况,绝大部分媒介资源和受众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而人口占全国绝对多数,居住区域极其辽阔的农村地区,媒介资源却十分有限。农民周围缺少媒介,缺少接近媒介的机会,也缺少表达自己思想和观念的话语空间。农民与媒体的关系基本上是“疏离”的。媒体与农民的“物理距离”和“社会落差”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介具有的“双重属性”(政治属性与商品属性)决定了媒介定位是一个处在新闻编辑学与媒介营销学相结合地带的新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广播电视媒体属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经营媒体成为广电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2001年,广东电视台的朱剑飞同志就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即党和政府喉舌的政治属性、大众传播的社会属性、产业组织的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13.
边巍 《新闻通讯》2011,(2):30-31
在媒介公共性问题上,中国学界存在两大分歧:一方认为,媒介是否能够实现公共性取决于体制与制度,在我国目前党管媒体的制度框架下,媒介公共性的实现存在着无法超越的壁垒;另一方则认为,公共性是媒介的天然属性,一切媒介都具有公共性的基因,就我国而言,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承担了部分公共领域的价值,呈现出公共性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潮迅猛而来。在现阶段,虽然我国的媒介产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化还远未完成,但是,知识经济的浪潮已不允许我们按部就班地先完成工业经济,再顺次发展知识经济。所以,我国的媒介产业将不得不同时承受实现市场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媒介产业如何迎接经济的挑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回眸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媒介产业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将新闻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媒介产业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概念。随着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菊丽娟 《新闻世界》2004,(11):68-68
有偿新闻的成因。经济体制的转型把媒体推向市场,报纸、广播、电视逐渐结束了靠国家财政拨款支撑的历史,广告成了三大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产业属性也随之凸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与企业,效益与信息之间的深刻变化是必然的、必须的.但在客观上也为有偿新闻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可能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既具有政治属性同时经济属性越来越显现的新闻媒体.如今已全面走向市场,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媒体与省级以上媒体相比,除共同担负“喉舌”职责、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外,其地方性、本土文化的特点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产业界,不论从资产实力,还是社会影响,或者市场潜力方面看,媒介产业都是一支相当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国的媒介产业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批媒介集团和上市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介的双重属性,也就是媒介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双性互动"这一重要课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运用双性互动原理对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苓  李红涛 《新闻界》2005,(3):121-122
在通过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并提出以媒介素养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野,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智能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生态,人机交互正在超越传统的控制观,但全新的信息伦理观还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智能化的虚拟数字人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明晰。通过媒介的“可供性”可以判断一个媒介是否“新”,从生产、社交和移动三个角度探讨智能媒体时代媒介的社会属性和全新转向,有利于梳理智能媒体与人的全新关系并厘清虚拟数字人在人机传播中的交互角色。  相似文献   

20.
胡靓 《新闻爱好者》2008,(11):97-98
我国媒介产业在2008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质的提升,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开创了历史先河,并提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媒介产业化越来越引起政府、理论界和经营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