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价值日益飙升,对其市场开发所得的收益也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重要的经济来源。与此同时,对奥运知识产权"滥用",触及反垄断法限制的担忧也如影相随。奥运知识产权的市场开发究竟是否涉及市场垄断?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仅从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的层面对与奥运知识产权市场开发相关的几个热点争议话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是当今国际体育的圣殿。本文就举办奥运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文化、教育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8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承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次让世界更加了解北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和华夏文明的重要机会,为了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北京准备着接受全世界的关注和检验。这也意味着北京奥运会需要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内为筹备有关举办奥运会的各项事业进行无偿工作,可见奥运志愿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奥运志愿者的价值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诠释奥运志愿者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营销、体育旅游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奥运会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旅游开发热点,其形象的宣传离不开有效的营销策略。文章首先对奥运营销和体育旅游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随即分析了奥运营销与体育旅游的互动关系,再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试论北京如何应对"后奥运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悉尼奥运场馆的利用状况,雅典奥运会前、中期的奥运经营状况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前期瘦身投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及时调整建设方案是务实的,具有深刻理论意义。指出节俭办奥运是贯彻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根本举措,它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北京和奥运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对北京如何应对“后奥运效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郏孙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09-1610,16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对北京节俭办奥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节俭办奥运必须在认清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标准的基础上,不能只注重直接经济效益,忽视间接经济效益;奥运投资要适度的;不能一味强调节俭,压缩必要的投入.研究同时为节俭办奥运提出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概况进行了全景式研究。研究结果:北京奥运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首届网络奥运会,央视网建立了世界上最宽广的奥运传播平台,覆盖中国95%以上新媒体用户,奥运会网络传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奥运会期间,我国网民对奥运参与度高达86.1%,奥运类站点的访问量和页面流量都创了历史纪录。互联网主要接触时段与工作时间高度重合,而电视则成为休闲时间的主要接触媒介,互联网和电视形成了用户空间时间交叉换位、传播第一落点第二落点互补关系。本届奥运报道央视网不仅收获了流量和丰厚版权费,还形成与四大门户并驾齐驱的局面,成为奥运报道的大赢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奥运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奥运旅游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旅游环境的破坏、旅游安全危机、后奥运时期旅游经济低谷、旅游客流排挤效应四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奥运旅游的负效应,旨在减少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业的负效应,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测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和2007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获奖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世界蹦床运动不同单项的强国实力与格局;进而在深入分析2007年世界蹦床锦标赛奥运项目奖牌分布的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蹦床比赛进行了预测,希望对中国蹦床选手在2008年奥运会蹦床比赛中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形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伦敦奥运会的"文洛克""也激励着一代人",奥运吉祥物是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奥运吉祥物做持续性的研究有其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分析历届夏季奥运吉祥物,并兼顾冬奥会吉祥物,在此基础上对奥运吉祥物的发展趋势做了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从1984年奥运经济蓬勃发展以来,各届奥运会举办国在奥运会举办前后的经济形势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奥运经济周期应运而生。中国,作为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办国,在经历了20年的GDP高速增长后,它的经济是否会向以往举办国一样进入奥运经济周期,或者产生新的经济变革,本文将从各国奥运经济特点与奥运经济周期规律,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着手,针对奥运经济用北京的GDP拟合与体育产业投资的变动趋势,从而回归出北京奥运经济的波动形式,进行定量回归分析与宏观观测,以考察中国奥运经济与各届奥运会的周期性差异与变动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奥运会经济价值开发研究对奥运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对比分析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依据节事理论对北京奥运会经济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奥运会经济价值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奥运会对北京市及全国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促进了北京经济结构的调整、刺激了北京的就业结构调整、并全面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品牌;微观层面主要表现在促进北京奥运会相关产业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而北京奥运会经济价值开发实践主要包括北京奥运会与赞助、北京奥运会与转播权、北京奥运会与特许权、北京奥运会与门票销售和北京奥运会旅游经济价值开发等方面。为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访问法等,对北京奥运公益广告进行解读,结果显示,北京奥运公益广告弘扬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营造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环境.北京奥运会公益广告具有传承民族文化;表现浓郁的本土化色彩以及平民化、生活化特征.但北京奥运会公益广告说教多,缺乏艺术性,创意视角应融入奥林匹克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尽管中国武术没有以正式比赛项目跻身进入奥运会,但却以“特殊项目”的身份亮相此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亮相,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武术的平台,作为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背景的传统体育项目之瑰宝,承载着更多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任。因此,对于如何促进奥运后武术项目的推广与普及,实现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战略目标,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武术的深厚内涵具有很深的探讨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本研究方向进行调查整理。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奥运后武术项目在推广与普及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主观自身因素、客观外界因素、其他因素。最后,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借助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的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奥运后武术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从而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价值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青年志愿者与奥运青年志愿者的内涵,指出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不仅为奥运会无偿地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降低了举办奥运会国家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青年志愿者还以其特有的价值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我国青年应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难得而短暂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对国家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整个奥运会期间的运作模式。就奥运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现代奥运会的经济收支分析、现代奥运会的运行模式、北京奥运会运行模式及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询北京奥运会的良好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奥运文化遗产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财富,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近年来随着奥运文化遗产的不断丰富,有力地推动着世界范围内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承办国和举办城市无不总是殚精竭虑地办出自己的奥运特色,做足各自的奥运文章,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奥运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体育图标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的视觉设计元素,有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效应,不仅体现作品的民族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对国际主流标识设计形式影响深远。比较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等不同时期、各具风格的奥运会体育图标,研究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文化渊源及艺术传承,是对图形设计的探析,也是对民族文化、奥运元素传承的一种思维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其它现代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对照系,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济走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立足国情,冷静头脑,在不影响奥运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如下:北京奥运会投入成本高昂,赢利困难;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筹资渠道相对资本主义国家少;政府财政大力支持的背后往往诱发低效率;现阶段我国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奥运消费市场开发相对困难;北京奥运会要赢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奥运经济与中国品牌的国际营销进行了研究,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民族品牌既是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政府的宣传,媒体的宣传,奥运军团的强大实力,开放的中国市场;挑战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外国企业的进入对中国民族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内部:民族企业奥运营销起点较低,营销目光欠长远。提出民族企业借奥运提升品牌的对策:1)主动进攻勇于创新;2)展现奥运关联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