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画体,这种结构严谨,具有装饰意味的着色绘画样式,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风格和形态。一般而言,工笔画以线勾勒效色渲染的笔墨表现样式,在总体上呈现出精工细丽的审美风貌。但就其表现客体人物本身来说,不论是传统工笔人物画,还是现代工笔人物画,都存在着意象性的表现形态。中国画先有工笔后有写意,而写意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工笔,它们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画体。却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写意艺术观和一个共同的意象艺术方法。这一根本特性使中国画成为有别于任何写实艺术、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的意象,而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2.
工笔人物画是以线描为骨干、工整细腻地表现人物对象的绘画手法,早期主要采用墨线勾勒的技法,设色简约,构图富有装饰意味。而自汉到宋,经过历代画师的创新和改良,加之对佛画技法和西域技法的引入,使得工笔人物画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日渐丰富,内容也日益扩大。元、明时期,由于工笔人物画不再是主流,其发展也只是在复古前人的基础上略加改良。到了现代,工笔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世界范围绘画及现代绘画流派的艺术养分,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手法的新工笔画。  相似文献   

3.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举足重轻的作用和位置。“工笔重彩与绘画俱生,工先放写,彩光放墨”。(潘¥兹语)经过二千多年的历史沉淀,集无数画家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的传统工笔人物画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结晶,是古代艺术家们创造的积累。传统工笔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协调,从造型到艺术语言的运用,形成了相对的系统性。其对设色。用线之内在的审美要求,更加深了艺术形式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语言再好,也只能用于传统程式的表现上,我们知道,从顾倍之到任伯年,基本上沿袭着一…  相似文献   

4.
工笔画作为中国绘画重要的分支.同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具有"意"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工笔画中, "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述,并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升华和深化.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和反复绘画实践,继承和发扬传统工笔技法.并且创作出蕴涵深广,意境丰富的工笔画作品,故"意"在工笔画中是工笔画的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5.
陆姗姗 《池州学院学报》2013,(4):121-122,137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具有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营造出一种单纯、和谐、高度提炼的具有东方韵味的装饰感。中国工笔人物画此种技法特性是其与西方以光色体面造型写实人物画有本质区别。本文从以线造型、平面化造型、程式化造型、主观化造型四个方面论述了工笔人物画造型的装饰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族绘画史上最为成熟、最为系统的画种之一,工笔人物画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如今处于表现形式日益多元化和丰富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多元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的全新时代,工笔人物画只有不断寻求创作思路的创新,方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画家参与其中。本文尝试以工笔人物画创作思路的时代化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促进工笔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文人画是兴起于我国宋元时期的一个对于中国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画种,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通过分析该时期的社会文化史可以看出,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当时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激烈,以及新的社会阶层士人集团的形成。其文化根源是在当时的绘画艺术领域出现了由人物画向山水画的转变,以及由写实手法向写意手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线描结构与色彩结构是工笔人物的基本结构,线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色彩结构在色服从于线的前提下,在“色不碍形,线不碍色”的合作之中共同形成了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中国画的色彩观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观念而有青、黄、赤、白、黑五行之说,形成了“五彩彰施”、“随类赋彩”的设色准则和要求。学习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结构,对发展现代工笔人物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鸟画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唐朝绘画题材从宏观的山水画进入微观的花鸟画,花鸟画独立成科,五代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关键阶段,被称为“黄家富贵,徐氏野逸”的黄筌和徐熙代表了当时的绘画风格。宋朝设立画院,画家深入生活,高度的写生制作技巧,表现神妙富丽的图式,成为世界绘画史上灿烂的一页。元、明、清工笔画逐渐衰落,水墨文人画兴起,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新材料、新技法运用给工笔画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线描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段,也是传统人物画的基础,更是学习传统人物画的重要步骤和基本功。本文拟对线描人物的形式美进行探讨,寻求其艺术规律。 美学是以哲学的认识论为依据,以方法论为指导。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包括绘画均以传统哲学的“朴素辨证法” 为指导。如“一阴一阳谓之道”指出统一物由两个对立面组成,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随”即  相似文献   

11.
现代岩彩画由于太倚依赖重来自日本的技法和现代构成而缺乏中国绘画精神,也因此阻碍其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认识岩彩画与中国绘画的承继关系入手,分析了岩彩画和写意精神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融会写意精神和技法重组这两大要素的"岩彩写意画"概念。在此基础上,又从实践出发来谈到了岩彩画与写意精神的具体结合及岩彩写意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水墨人体绘画这一门中,线依然是中国画造型的手段和核心,怎样运用线,使线与墨有效地结合,完成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人体写生,是习画者们研究的重点。文章从培养线性意识的观察方法、意念为先、线性人体速写、意笔线描、线与墨色的有机结合等五个方面来探讨线在水墨人体写生中的体现和运用,进而建构线性造型语言在水墨人体写生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笔墨对于绘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一种表现主题的媒材,更重要的是一种带有观念和文化指向的语言,中国画借助线、墨、色等手段,在绘画中表现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王原祁传统文人笔墨重性情化到现代实验水墨画家徐冰笔墨中的表现性和抽象性的呈显,笔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从而使绘画的抽象性与具象性之间存在着“似与不似”的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意象油画风景写生不仅要记录艺术家的视觉真实,还要通过画面向观者传递艺术家的心理情感和内在情绪。它既不同于西方的表现性绘画和抽象绘画,也不同于中国的写意绘画,而是一种体现中国人的独特智慧和审美情怀,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精神境界的绘画形式。从物象的提炼概括、色彩的主观性表现、形式语言的强化和“意写”性的笔触表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意象油画风景写生中物象的营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逸飞的绘画技法纯熟、风格独特,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浓郁的东方神韵。几组系列组画体现了他的艺术探索,并且都在中国和世界画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领悟到了油画创作的关轮关奂,还体会到了他对关和生命的眷爱。  相似文献   

16.
齐白石的艺术风格,笔墨的纯真朴实,线条的平直刚健,造型的鲜活有趣,语言的犀利精辟,从最真最小的一笔一墨到对现代艺术史的贡献,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努力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彰显;中国画个性特征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绘画样式的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只有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画个性特征的完美结合,才能保持中国画的纯粹性,中国画在世界艺林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巧 《美育学刊》2021,(2):78-83
在中西方绘画史上,肖像画发展的程度截然不同,作为西方绘画主要类型的肖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没有独立的位置。可以说,“肖像画的诞生”是一个现代性事件,只有足够成熟的现代化社会才能为其提供存在的普遍性条件——自主性精神。通过比较中西肖像画所植根的文化系统,可以展现肖像画作为现代性的文化表征所包含的双重性,它既显示了其所植根的那种普遍性的条件——文化现代性,同时也展示了现代性的自主化精神在艺术中的内在化——审美现代性。可以说,肖像画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表征了普遍的现代性精神在文化和艺术中的同源共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短兵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兵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中重要的一部分,脱胎于中国古老的斗剑运动,同时与古老的白棓相斗有源渊关系,其后的流传和剑器用于近体防御的功能联系甚大。中国短兵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渊和深厚的文化意蕴,站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角度探源短兵的历史、梳理其源头派别,对中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对中国短兵的挖掘、整理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墨,作为写意画的核心语言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异的品质特征.书写性笔墨具有鲜明的现代感.虽然传统积淀丰厚,但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发展中国画一定要坚守并努力强化笔墨语系,力除传统文人画审美观念僵化,趣味陈旧,境界颓糜之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