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教学后,久久不能平静,不得不做一些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教学片断: 1.复习引新 快速抢答:18-6 17-5 18-9 78-8 57-4 66-5 19-7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20以外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新课讲授 (师生解读主题图后,列出算式33-7)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有这样一组口算: 这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减6、5、4、3、2”的配套练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即在做这组口算时,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十几减9"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的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重要基础。切实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特别是学好"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夯实计算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节教学内容为20以内退位减法中十几减9(教材第1—5页,例1、2、3、4)的第1课时,新授课。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一样,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切实打好基础。而十几减9又是这部分内容的起始课。对十几减9的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将直接影响“20以内退位减法”的单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有这样一组口算:这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减6、5、4、3、2"的配套练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即在做这组口算时,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我随机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奇怪的是,在算14-3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破十法":先算10-3=7,再算7+4=11。而在算  相似文献   

6.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甲、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乙、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退位减法思考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认知十几减几时,个位不够减可用十位上一个1作个位上十个1来计算。这种减法叫退位减法。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和破十法。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7.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是安排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使退位减法的规律更突出,按照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教材中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如:11-9=2∵9加2得11,∴11减9得2。通过备课及教学,我体会到,要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用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能正确、迅速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落脚点应放在加、减法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九义”六年制数学教材,在“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课本采用的编排,是在学生掌握“9加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自拟课题“游戏”。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2.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你和小伙伴们做过哪些游戏呢?生:我们做过丢…  相似文献   

10.
退位减法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内容,需要较深的数学理解吗?教师关于这一主题的知识对其教学有影响吗?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通过对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走访与听课,本文将探讨对于退位减法的教学与理解的几个层次的问题。一、教学与理解的四个层次:借位、重组、分解、进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有以下四个层次的理解和教学处理。1“.借”与“变”。对21-9这个退位减法问题,一些教师会这样教学:因为1<9,所以1是不能减去9的,那怎么办呢?向十位借1,它等于10,然后用11-9得2;十位上的2被…  相似文献   

11.
1.如何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几(不退位),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就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学时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利用画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一册。教学目标1.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2.使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20以内的时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内容分得那么细,花那么多时间教学有必要吗?一、向题的提出勺。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内容拐时专统教法加减法交叉编排,分四小节:(1)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8加儿和相应的减法,(3)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相似文献   

14.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15.
“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口算)”的教学内容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步骤,突破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的难点,关键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懂得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案例呈现] 片段一:一位老师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出示了"35 -9"这道题,有一位同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35-9=34.很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于是老师问学生:"这个结果对吗?"学生哈哈大笑,齐声答道:"错!"老师马上将这个答案从黑板上擦掉,这个孩子灰溜溜地坐下了.然后,老师就叫其他学生作答.  相似文献   

17.
1.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面法有什么特点?被学时应注意什么?答:一位数相加得数满十的属于进位加,与它相应的减法属于退位减,为了叙述方便,采用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第一册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简称想加算减)。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逐步达到计算熟练。因此,门)注意复习的设计。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复习,还可以结合…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并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从而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要凭借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来思考。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掌握“想加算减”方法是教学的重点。20以内的加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应予充分重视,切实教好。一、掌握教材编排特点,整体把握知识结构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用进位加法算退位减法,本单元采用与进位加法相应的编排方法,先出现十几减9,然后出现十几减8……最后出现十几减5、4、3、2。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计算,主要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建立起“想加算减”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是“十几减7”…  相似文献   

20.
陆忠美 《成才之路》2014,(33):51-51
正"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激起计算的欲望,体会到计算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