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薇  樊荣 《中国大学教学》2023,(8):48-52+96
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个重要抓手。结合新文科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提出的新要求,以太原理工大学在建设特色一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的实践探索为例,提出锚定守正创新目标做好专业优化,突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课程提质,强化价值引领,围绕文化铸魂育人目标开展专业浸润,发挥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进行育人模式创新,培养新时代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兼备的马克思主义青年。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引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领航和指导作用。在原理上。马克思主义指明新文科建设的实践导向;在实践上,马克思主义启示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融合;在人才培养上,马克思主义要求新文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型领导人才、传播人才和治理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学科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领域,有着贴近社会、贴近新技术的显著特征,也有着鲜明的价值引领作用与文化创新内涵,是新文科建设的“四大关键突破”之一。本文旨在以新闻传播学教学场景变化为切入点,探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新文科作为课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所构建的一种新的学科模式。推进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拓展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充分激发人文社科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政治素养的优秀人才。本文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推动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思想觉悟切实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持续性助力。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对,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当今意义的新文科以新技术革命为背景,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跨学科融合、知识理论创新,在目标任务方面突出全人培养,引领和服务于社会需求.新技术革命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革命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内容;二是新技术的发展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技术手段;三是新技术变革需要新文科提供价值判断和对人文思路的启发.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应服务于全人培养、学科内涵建设及国家战略、现代生产力发展需求.我国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内容方面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文科教学方面要积极融合新技术,推动文科教学现代化;在学术研究方面要积极回应社会实践,加强文科学术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建设是当前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典型高校新文科建设的现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制定新文科建设举措,即掌握新文科建设基调,明晰新文科建设方向布局,构建具有石油石化特色的文科专业体系;以价值观念的培养为指导,建立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新型智库,把握人文社科类学科特色优势,推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融合,探索理工科院校新文科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卓 《林区教学》2022,(4):30-33
新文科建设蓬勃发展以来,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教学实践微观层面改革未受到重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因其自身学科交叉特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具有自适应性.其基于"一个主题、多维叙事解读"的课堂设计模式,能够为新文科建设的课堂改革提供些许借鉴.本文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题讲解为案例,探索叙事式导入、多角度问题呈...  相似文献   

9.
陆志军 《海外英语》2023,(22):106-108
《新文科建设宣言》对英语专业的发展维度、理念和路径提出全新要求。英语专业应该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契机,在发展改革上先行先试,探索以“素质、知识、能力”为三类发展维度,以“新定位、新阶段、新要求、新贡献”为四种发展层面,以“价值提升、专业提升、课程提升、模式提升、文化提升”为五个发展基点的“三维四面五点”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新文科是新文科理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实践。地方高校要适应新科技革命推动的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培养支撑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应用型新文科人才培养必经之路,要提高培养质量需要发挥人才培养理念的价值引领作用,提高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水平,强化协同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当下语境中的新文科具有"大文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基本特点,是跨越了传统学科壁垒并能为解释和解决当前人类生活中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的文科。本文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新文科建设的主要问题,认为现有学科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知识创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趋势、基层学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有效实现新文科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对建设新文科发挥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不够等是阻碍新文科建设的瓶颈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把准文科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塑基层学术组织形态,完善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与新文科建设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等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举措。  相似文献   

12.
当下语境中的新文科具有“大文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基本特点,是跨越了传统学科壁垒并能为解释和解决当前人类生活中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的文科。本文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新文科建设的主要问题,认为现有学科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知识创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趋势、基层学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有效实现新文科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对建设新文科发挥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不够等是阻碍新文科建设的瓶颈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把准文科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塑基层学术组织形态,完善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与新文科建设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等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价值重塑”是当前课程改革响应新文科建设的首要立基点。以旅游经济学课程为例,全面分析其特点,深挖该课程的价值引领元素,利于制定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对该课程巧融思政元素的改革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亟需开展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当前旅游经济学课程存在着学科特性价值盲区、思政元素单薄、教学模式陈旧等突出问题。文章提出“五个一”的课程建设策略,即一线教师队伍、一手教学资源、一流教学内容、一定教学模式及一生教学服务五个层面,并围绕经济、旅游、企业、社会及管理五大类为主的多元化理论知识,开展思政元素的深挖及融合创新,切实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合作是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但在面对文科教师"单枪匹马"的传统科研方式、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老大难"问题以及学术虚假合作等学术合作困境时就需要发挥教师学术领导力的关键作用.在新文科建设实践中,骨干教师和领军人物通过价值观引领、目标定位、持续推动、成果提炼四个具有特定运行逻辑的作用环节,对团队成员围绕共同学术目标进行的实质性合作产生影响力,而这些作用环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前后连贯、自成闭环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文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力之举。在新文科背景下,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导。新文科理念契合思政课价值引领导向,思政课改革融合新文科学科交叉发展,思政课改革结合新文科人才全面培养。进一步分析新文科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导向,提出学科知识穿插的教学内容改革、信息技术介入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质量提升的教学评价改革等实践路向,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真改、实改、新改、深改。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作为一门发源于西方社会的学科,在我国本土化发展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文科理念与传播学交叉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属性相契合,为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准与发展思路。为了服务全球一体化发展目标,新时代的中国传播学教育既要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相契合,又要体现出新崛起大国的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基于此,文章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即在教学内容层面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在教学模式层面把握新媒体语境下数字赋能的时代契机、在教师队伍建设层面挖掘服务社会的潜力,以期实现传播学教育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学科建设要结合区位优势及特色,平衡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注新时代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突出中国视野和现实关照,建构中国特色英语学科话语体系,加强英语专业师范性色彩,实现主动服务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职能。新文科强调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地方外语院系需结合英语专业学科内外的双重属性及跨学科性质,建构双重跨学科、多重跨院校的多层次学科融合体系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人才政策,逐步完成新文科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健康成长,推进新文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人才培养旨在立足新时代探寻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之路。本研究以“知行合一”为目标,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组建“行知实验班”,以“三跨三融通”为引领,探索和实践着“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以此为基础,“新文科”卓越人才改革应坚持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实践载体、教学平台、育人环境和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构建新时代卓越文科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东方外交史学科提出至今已近20年,学科体系建设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以新文科为代表的新时代系列教育改革及学科体系建设概念的提出,东方外交史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亦进入新时代。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东方外交史应不断增强学科特色,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摆脱西方编纂模式与既有体系影响。同时,东方外交史学科应始终呼应时代需求,做到为开展周边外交工作提供历史借鉴,为思考及应对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参照,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国家未来发展作出有益贡献。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东方外交史学科应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文社会科学落实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器,以及构建“中国学派”的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既有各自作用领域和着力点,又相互联系和贯通,并且在很多方面融为一体。在两者关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导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深厚的思想道德建设意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作用,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道德价值,抵制思想道德领域错误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实践,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